首页 -> 2008年第3期

预防语文教学多元解读的泛化

作者:沈坤林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这些要求,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我们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的概念即“多元解读”及相关操作。
  但是,当我们看到面对任何文本教师都鼓励学生可以“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几乎每一堂“展示课”“比武课”把“多元解读”当作目标或者当作必不可少环节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一种做法,一旦泛化,即意味着消解。
  本文拟就多元解读泛化的预防与多元解读的落实方略,谈一点浅见。
  
  一、从阅读对象看,多元解读必须重视文本可写性与规定性的限制
  
  从一定意义上说,多元解读意味着阅读的对象本身具有相对多样或多层的意义可能,即文本具有较大的可写性,而这样的可能并不是所有的文体或者说文本都具备的。
  进人中学语文课程的文本,无论是既定的教材(课文与读本),还是师生学习中拓展学习的文本(课外读物和增补课文等),乃至被选作研究性学习或用来测试的文本,无论怎样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种。
  如实用类的说明文,像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物种起源)导言》《南洲六月荔枝丹》之类,阅读时虽然也可以对其说明的相关内容提出疑问。但就文本总体而言是较单纯的;再如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之类议论性实用文体,阅读时你固然可以提出质疑,提出不同看法,但就“文本本身”而言,它们并不是多义的,你的不同见解不是对文本意义的别解,而只是对文本某一观点或材料之类的不同见解而已。
  因而,强调多元解读,首先要注意这类实用性文体具有较大规定性的特点,不可无视语文教材中大量存在的这类文体而一味地使多元解读泛化。
  多元解读更适合于文学解读。按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家写出作品并没有完成创作,作品在读者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再创。符号美学家洛特曼也提出了“美就是信息”这样一个原理:艺术之所以美:是因为“艺术语言能以极少的篇幅集中惊人的信息量”。包括我国古代诗词在内的中外艺术名作,都契合了这个美学命题。所以,我们阅读这些集中了惊人信息量的作品,就有可能也必需进行多元解读。
  所以,我们落实的重点应该是,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其关键点有二:
  一是重视作品大类之间的差异。同是文学作品,具体的文体、具体的文本,也是千差万别的。现代主义作品是最具多元解读可能的,但它的特点首先限制的是,我们不能用阅读现实主义作品的经验去解读它们,否则作出的多元解读其意义不大甚至是无效的。像《墙上的斑点》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场景,但这些场景不像现实主义作品那样主要是用来营造氛围与刻画人物的,它更具开放性,更多地表达对社会、人生,乃到生命本源的探索。《变形记》也有“情节”,但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来作看似有条有理的分析,因为这样的整理可能削弱了对人物内心及其成因的关注,而如果用现实主义小说的环境描写之类来套,概括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下的生存处境等。也会大大限制了作品的意义,得出的意义理解必然也是单一的。同时,对于现代主义作品,也不能只作“大话西游式”的消解,这样的“多元”往往是无效的,至少对于学习中的学生来说,其意义不大。
  二是对具体文本作切实的研读。以往,我们犯的错误是,对于其他象征味、抒情性极浓的文本,作叙事分析,落实多元解读,就要避免这种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对文本的细读,具体下文还将论述。
  
  二、从阅读主体角度看,多元解读必须重视基础与发展的和谐
  
  当我们提倡多元解读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脱离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特定范畴。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文本面前,学生不是专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读者,而是阅读能力尚需养育而处于发展中的人。在中学阅读教学中,阅读主体学生不是已具备了足以开展“多元解读能力”的人,甚至极有可能连最起码的阅读能力尚在形成中。因而,学生的审美习惯固然要尊重,但当这一习惯有问题时、不成熟时要帮其纠正;要认同学生的价值判断,但当学生的判断有明显不当时,就要及时引导。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相对来说是记实性的散文,其内涵相对于《荷塘月色》来说是确定的。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来说,重要的是联系生活、激活体验,在阅读中感悟一种特有的亲情。如果一定要让初中学生进行多元解读,他们不可能真的能读出“朱自清有女人人格”这样的高见,学生只能读出“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之类可笑的东西。
  所以,要落实多元解读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作品作底子,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文本读透,至少要把握文本的最基本的意义。在把握最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挖掘。像《荷塘月色》这样的课文,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情感复杂、许多语句颇有争议的文本;高中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但学习时,首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朗读,能背诵重要段落。在感悟其基本情感基调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细读与讨论,这时候,读出新见,才有利于其个性的发展。
  其实,在学生的尝试中,适当的评价是极好的引导。要鼓励,但也要提示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学生的解读不能一概肯定,要实事求是;因为虽然说“诗无达诂”,解读的差异是自然的,但是对于每一位同学的解读,让人觉得无可无不可,对于学生的自觉与提高是不恰当的。学习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一文时,学生对其中的几个细节是感兴趣的。但讨论中不少学生觉得,金先生只是一个滑稽的人,不修边幅的人,甚至是一个看不出有什么学问而有些无聊的人。许多同学也觉得汪曾祺这篇文章写得也很一般,平淡得很,看不出有什么多大的意思。这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的解读作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如文中金先生给每学年新一班学生上课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仅此一句,金先生真诚、直率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如,学生林国达淹死了,金先生上课时只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金先生的痛心一点也不张扬,但其痛是至诚至深的。还有,一位有身份的教授,居然在沙龙式的聚会上,“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着,甚为得意。”让斗鸡和自己一个桌子吃饭,到处搜罗大梨或石榴,与别的教授的孩子比赛等,都表现出金先生风趣幽默、乐观旷达、从不炫耀自己的学识的真性情,当然也真实地透露出单身汉生活的一角。而金先生在北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