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让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充盈美术课程
作者:郑李慧
骆驼,或鳄鱼的浮盖石图,一幅幅稚拙可爱的家乡石头画。
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乡土课程,缩短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不但有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还有助于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的动力。
三、本土创作:兴趣课堂出家乡特色作品
创造是艺术的本质,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国的教育革新者认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而创造美是教育的主要任务。本着扎根本土文化,勇于探索创新的目标,让孩子们的创作有了活生生的素材,激活了表现欲望与创造热情。在课外兴趣活动中,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乡土材料与现代媒材并用;多元文化与民族艺术共融;以深远的文化为主体,或平面或立体的展现形式,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
一张“古镇的老人”的线描写生,学生通过与老人的对话,观察老人的形象,从满脸的皱纹、胡须,长满老茧的双手中感知到老人的善良质朴,感受古镇老人与城市老人的不同特征,用硬笔线描勾活了人物。
芬芳的泥土在农村随处可见,有的同学利用假期到农村采集,用泥捏成了气势磅礴的仙霞关,在仙霞雄关下,站立着用稻草扎成的黄巢及士兵人像,组成一副红色旅游景区雕塑组合。
有一位同学在《绿色的画》的创作中,运用多种绿色,描绘了家乡猕猴桃一派丰收喜人景象,以此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绿色食品的情感。
高年级同学的一幅水墨画,运用泼墨大写意的技法表现了家乡月亮湖雨蒙蒙、山蒙蒙、雾蒙蒙、水蒙蒙的山水意境。
在教室的侧墙上挂着一幅用毛线编织成的江郎山风景画,另一边是廿八都古建筑的硬笔线描,房子的错落变化,线条的疏密排列,整个教室的地域文化气息顿时浓郁起来;还有用少儿水墨画装裱的灯笼,风土人情的剪纸……
这些作品让人感受到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美术的根是对文化的尊重、对历史的追溯、对生活的体验;美术的枝干是创造思维的撞击、各种材料的表现;美术的果是情感的抒发、合作精神的培养、人格的完善……
学生在欣赏评述,感知体验,创造表达中易于产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容易引发儿童的创造表现欲望,又能使儿童在多样化的表现方法中探究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图像。
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美术作品展,评出“十佳小画家”、“巧手奖”、“创意奖”,通过展评不仅让同学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创造家乡美的兴趣。
四、美术导行:在作品中宣传保护家乡人文景观
家乡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为我们开展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廿八都古镇建筑的错落变化之美,民居厅堂设计的对称之美,木雕、浮雕的造型之美,家具门窗的雕琢之美,彩绘壁画的壮观之美,马头墙的层层叠落之美,古树根枝的交错之美……为了感受古镇的美,利用暑假,带领学生前往廿八都采风。在开放的美术课堂里,在现实情境的感知下,学生在积累民间艺术文化的同时,感受家乡美,调动表现欲望与创造热情。
采风的过程中,我们亲历感受到廿八都古镇,这个千年古村落,保留着原生态的民间艺术文化特征。但是很多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风吹日晒,逐渐风化消失,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古镇悠久的民间故事、美妙传说、风土人情、乡土文化等由于人们对乡土美术文化的认识、开发保护不够,在迅猛发展的社会大潮中,以不稳定的速度遭到破坏或消失,于是一种出自于对家乡大自然的热爱与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组织学生搜集、整理有关资料。把美术作品与宣传保护家乡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或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对家乡的保护热爱之情,如在海报、宣传画中融入剪纸工艺,融入古建筑的装饰图案等,鼓励学生发扬主人翁意识在一笔一画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劳动人民。教育他人树立保护古镇的意识,不在古建筑上乱刻乱画。对学生注入美术文化观念,有利于他们树立良好的文化保护意识,形成正确的艺术文化价值观。也让学生为家乡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五、合理取舍:促进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优化运用
重传承、重交流、重审美、重渗透、重合作,是我们美术教育追求的目标。通过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其中的丰富性、知识性,作为文字的书本是无法比拟的。
但是乡土文化资源进入美术课程资源有一个合理开发和运用的过程,对此,要经过挖掘、整理、筛选、分类、整合,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必须本着“适时运用、适量运用、符合实际、符合学生”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效果;老师还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引进美术乡土资源的同时,还要把现代艺术的美渗透其中。但选择什么,怎样合理利用,还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炼适合于学生的地域文化美术特色资源,让学生在活生生的环境中去感受美、认识美。
美术课程资源在各地,特别是在农村蕴藏着很大的开发潜力,应该强调,全国各地传统的名胜古迹、民俗文化、现代的人文景观、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宽广和深刻的挖掘空间,我们可以灵活多样地将它们运用到各类教学内容中去。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形势下,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加以挖掘和发扬会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不会被淡漠和遗忘。并且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就会更加受重视,我们的美术教育会真正拥有自身的特色和分量。所有这些,要求我们的美术教师进行形式更加多样、地域更加广阔的实践和交流,在吸取世界先进的教学思潮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开拓进取,让我们的美术基础教育走向辉煌。
希望有朝一日能在乡村的田野中看到孩子们用各种材料动手制作的形态各异的稻草人;在城市的街道上能看到孩子们设计的建筑或者雕塑,而在各民族特色文化的聚集地也能看到与美术有机结合的产物,让它们形式多样、绚烂多姿地呈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