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中美高中阶段考试的比较与启示
作者:翟居怀
5.考试用途的比较
(1)美国高中生不同时间可参加多次水平考试,考试结果直接影响升学
美国的高中阶段,大考、中考、小考一个接一个。每门课程本身也有经常性的测验、考试。全国性统一的水平测试,学生从三年级起,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这种考试。凡是想申请读大学的学生,从跨入高中大门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就拉开了“考”的序幕。高二时学校安排一次PAST,高三时又安排一次PAST。正式的“高考”,SAT考试每年考7次,ACT每年举行6次左右,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参加“高考”的时间与次数,直到取得自己满意的分数为止。
所有这些大小考试,都会对个人升入大学产生影响,尤其是同种考试中成绩最好的一次,往往是录取的依据。SAT测试就是对考生将来升入大学后的学习潜能的考查,其成绩就成为美国许多大学录取新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ACT考试与SAT很相似,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相取代。AP考试也倍受重视,在美国申请一流大学,必须在高三和高四选修至少7~8门AP课程,成绩优秀者,一流大学承认所修学分,成绩及格者,一般大学承认所修课程学分。许多通过IB考试,获得文凭的高中毕业生进入了一流大学学习。申请大学不仅需要SAT或ACT成绩,还要提供高中四年的平时成绩。四年各学期末总评成绩必须在B级以上,才能被本科大学和社区学院录取。名牌大学基本上要求学生的高中各科成绩全是优。
单纯成绩好而综合素质不被看中的学生,照样受不到一些名校的青睐。1996年哈佛大学招生时,全美有365个“高考状元”申请哈佛,165名“高考状元”被拒收,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被拒收,拒收的理由就是哈佛大学对申请者隐藏在高分背后的综合素质不满意。综合素质包括个人的特长、参加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表现等。
针对升学而言,可以看出,高中阶段的水平考试成绩在升学过程中是有效的,我们称之为“有效考试”,这样的有效考试贯穿于高中阶段的全过程。
(2)我国高考成绩是升入大学的唯一依据
我国高中阶段的会考是高中毕业水平考试,会考成绩合格者、德智体合格后即拥有了高中毕业资格,可以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同时可以参加高考。即使考试不合格,照样可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高考。会考制度的实施,对学生无压力。会考对毕业水平考试来说是永久有效的,但在升学过程中相对于高考分数,相对于高校录取来说,可以说是无效考试,因而得不到学生实质性的重视,只是一味地应付而已。而高考成绩是升入大学的唯一依据,高校招生中,虽然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择优录取的原则,但在实际中,始终都是按高考分数高低进行录取。分数是录取的重要依据,产生了一分决定考生命运的巨大差异。
二、 现实借鉴价值
1.转变评价观念,增加考试类型和次数
美国现行高中阶段考试多、层次多样、有效考试多,且不断改革和完善,招生时既看高考成绩,又看各方面素质,是一个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招生选拔方式。我国高中阶段实施的是正规统一大型考试模式,评价主体明确,评价标准统一。与美国的考试制度相比较,考试的组织过程统一、操作方便,评价的尺度易把握。但我国的高中阶段考试类型相对单一、次数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应转变评价观念,借鉴美国考试制度中先进科学的经验,增加考试的类型和次数,为考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一考定终身”逐步改变为“多考导未来”。
2.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注重平时成绩和素质能力的考查
从美国高校的招生可以看出高中阶段考试的巨大用途。美国高校实行的是自主招生,但在录取过程中,相同层次、类型和每个州的高校却有着大致相同的招生要求和录取标准。借鉴其好的做法,我国高考制度改革要注重学生高中阶段平时成绩、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其平时成绩体现在高中阶段的会考中。据悉,海南省已将会考成绩与高考成绩进行挂钩,并且会考的成绩占到学生高考成绩的10℅。近期,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将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列入考查范围,也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方法,也是我国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第一次像国外名校那样不是通过统一考试而是以面试自主录取新生。
3.改革高中阶段的会考制度,充分发挥会考的监测功能,扩大其水平测试功能
随着会考制度的实施,也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很多省市对会考制度进行改革,有些地方甚至取消了会考。如上海市从2000年开始不再进行会考,实行普通高中毕业考试制度,湖北、江苏也先后停止了会考,陕西、山东部分取消了会考等等。总的来看,会考作为达标性的学业水平考试,它以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基本达标要求为依据而设计,其考查标准和内容,是一个合格高中毕业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和理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会考具有监测教学质量的功能,只有不断加强对会考制度研究,不断深化会考制度改革。在发挥其对高中教学监测评价功能基础上,扩大其水平考试功能,在监测教学的功能中融入选拔功能,即将高中生每个阶段学习课程成绩以会考的方式可信地表示出来,作为高校招生的条件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美)黄全愈.“高考”在美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民选.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上册).2006,119-120.
[3] 刘决生.美国高校招生:既重素质又测学习成绩.中国教育报,2006.11.3.
[4] 谢一雪,周冀.一种新颖的教育考试模式——国际高中毕业考试.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11),34.
[5] 马朝宏.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存废之争:改革还是取消?中国教师报,2003-07-02.
[6] 张可丹,王曦辉.河南省高中毕业会考“亮相”前台.大河报,2006-04-24.(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