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关系与整合实施

作者:黄 梅 龙武安




  现在我们即将要学习的是什么?
  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材料在什么时候学比较合适?
  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材料在什么地方学比较合适?
  你认为自己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你认为自己学习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可能会不能适应这些问题,例如,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或是觉得这些问题不具有实际意义,这时教师一方面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同时还要督促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这个提问回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自己的学习制定了一个粗略的学习计划和时间表,长此以后,学生会将这个过程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认知策略。
  2.教师要善于对教学模式进行整合
  现有三种教学模式:一是行为主义指导下的传统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班级授课为主,老师讲授,学生接受,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种是认知主义指导下的过程启发式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思维的引导者;第三种是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探究教学模式,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和优越性,也有它的短处和局限性,教师应区别情况,科学选用,巧妙组合,刻意出新,自成体系,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善于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知识与技能能够成为一个载体,它能“载”给学生一些“过程与方法”的体验,“载”给学生若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启迪。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教师应该注重将知识技能内化为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学习方式、研究方法的传授。只有把教师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教法”转化为“学法”,把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实现“主体”与“主导”的最佳结合。
  教师要学习应用先进的学习理论,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教学最优化理论,将接受式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范例式教学策略实现有机的整合创新,用最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不同的学科各自的优势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人文学科在精神层面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与交流,提升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感悟,容易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而理科学科容易让学生通过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与逻辑推理能力,达成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教学目标,所以说,在学习人文学科时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不失时机地追问:“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引领学生将思维的过程说出来,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总结经验方法,达到对过程方法目标的实现。在学习理科学科时,教师要善于“激趣”,让学生体会到理性思维运动的兴奋感,并使他们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这种“乐学”的状态。
  4.教师要善于对教学任务进行优化
  教师要善于优化设置各项教学任务,既要考虑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考虑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主要方式有:(1)设置目标任务。教师要善于在相应的活动和现实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选择或确定一个恰当的问题(习题、专题或主题),使其既具典型意义又能够达到重现新知识的目的,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把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自己运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获取知识向能力的转化。(2)体验实践操作。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科学研究的体验,围绕学习目标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方向或进行策略方法指导,在关键问题上做好提示与点拨。在教师指导下,经过活动操作后学生可以把知识、技能进行内化。(3)鼓励质疑发现。通过质疑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使学生能产生新思想、新观点,得出新的结论。(4)参与合作分享。给学生确定合作学习的任务,形成共同的活动目标,分工协作,总结交流,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5)设置多元目标。通过合理设置一些弹性目标,针对每一种智能,创造一些可能的学习机会,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内容和提出问题的机会, 满足学生对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过程的需要。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和交流认识的过程中形成认知冲突,通过领悟方法历练能力、体验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2] Tennyson,R .D., M (1988).Linking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to instructional prescriptions. Instructional Science, 17,369-385.
  [3]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88.
  (该文第一作者黄梅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