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关系与整合实施

作者:黄 梅 龙武安




  新一轮课改以其鲜明的三维目标而备受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1]这个三维的课程目标不仅明确了基础教育培养对象应达到的素质要求,同时也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有效的教学在于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行为起点。一堂课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它也直接关系着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但在新课程当中,教学目标究竟在教学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该如何去有机整合实施,这是广大中学教师关注的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 对现实的反思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如果目标不明或者有偏差,教学行为就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误区与整合方法不足的情况。
  体现在概念理解上,许多教师对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一般不难把握,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到底是什么不明确,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认识很多停留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角度,对三维目标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不甚明了,对在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为什么整合,怎样整合理解不够。
  体现在教学目标设计上,由于缺少对三维目标的现实性思考和必要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指导,设计的教学目标脱离教学实际,缺少前后的逻辑层次的统一,造成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表现在教师对学习环境、学生基础等缺乏必要的分析,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得太大,与教育目的、与课程目标混为一谈,或照搬参考书现成教案上的教学目标,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千篇一律,使教学目标设计缺乏对实际教学的导向调节作用。
  体现在具体操作上,不能有效地把握好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只重视知识技能,忽视过程方法;或只重视活动,忽视知识技能的两极化现象。
  
  二、 三维目标的内涵关系
  
  三维教学目标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了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从知识是否是“可言明”的角度出发,“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是隐性知识,也有称之为缄默知识的。克莱蒙特在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指出缄默知识也并非只有一种形态,它可以划分为“无意识的知识”、“能够意识但不能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和“能够意识到且能够通过言语表达的知识”三个层次。通过这种划分,克莱蒙特认为,在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存在着一种“连续”或“谱系”现象,而不是截然不同的两极。通过这个中间地带,显性知识可以转变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也可以转变为显性知识。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有分为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大类[2]。陈述性知识是指对内容的了解和意义的掌握(如概念、规律、原则等)就是指“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怎么用的知识”,就是在新遇到问题中有选择地运用概念、规律、原则,它与认知技能直接联系。条件性的知识是指“为什么的知识”,知道在为何、何时、何地使用特定的概念、规律、原则。它是关于如何思考以及思维方法的知识,它与认知策略直接联系,所以一旦掌握,能自觉地、熟练地、灵活地运用,那么它就转化成了能力。从知识观的角度出发,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一个完成预设教学指标的结果性目标,是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有待转化的知识,它需要在认知过程的实践过程中完成向条件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和方法”是一个动态化、开放式的程序性目标,从方法论的角度是一种“认知思维的操作和体验”,是指通过运用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认知思维完成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过程,即学生向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转化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人对亲历事件的体验性认识及其由此产生的态度行为习惯,是一种体验性目标,是这个知识化学变化中的催化剂,它是一种社会性态度,包括自我意识、心理健康、自我发展、道德、态度、价值观、感觉、动机等方面,它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具有较大的动力性和深刻性,明确学生的需要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最适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形成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情感态度的中介和机制;情感与态度目标是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方法,逐步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性方法的动力,它对前两个目标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好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又反作用于情感与态度。这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力求达到和谐发展。”[3]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大胆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的反思、批判和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技能为实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是等值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章节内容里,“三维”中的每一维度并不总是甚至总不是均衡的。也许恰恰相反,正是若干局部的不均衡最终达到整体的均衡,这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无数绝对不均衡的不断回归,最终将导致相对的均衡,也就是一种动态平衡。所以教师要从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学生基础背景的实际出发,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整合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
  
  三、 实现三维目标整合的教学行为
  
  三维目标整合主要要达成以下目的: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在知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如何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在于对学生的深入研究、对教材的透彻分析,对自身教学特点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任务的正确定位。
  1.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知识需求进行预设
  比较和判断某种知识教育价值大小的标准无非有三条: 一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二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三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知识发展的需要。这三条标准或三种需要, 彼此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从而形成了一种三维的、具有适度张力的知识需要结构或知识价值结构。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所要探索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和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分析任何可能影响实现教学目标的事项。这样,使学生不仅理解知识,而且认识到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和他们怎么学习,他们要帮助学生整合新思想转换到原来的概念中。通常情况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要从他们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引出学习任务外,还需要尽可能地在教学之初,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让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成为一种自发的需求。在每次学习之前,有意识地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