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校长如何用制度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伍小兵 黄 滨 田贵荣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很多,学校制度的引领作用最为明显,因为这些制度的建立都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而校长在制度引领上的作用至关重要。制度引领成功与否,关键是制度是否科学、民主和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校长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特别是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制度的导向,在学校内部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具体的落实达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一、 建立科学的制度
  
  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包括:一切制度都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建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一定要科学合理;学校制度建设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学校制度建设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制度必须合法
  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都必须在国家的法律和各行政部门的法规范围之内。作为校长,千万不能想当然地制定一些制度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有很多学校通过制度无休止地延长教师的工作时间,机械地规定教师完成一些额外的任务,人为地拔高对教师的要求,这些都在有意或无意之间违反了《劳动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而这些制度的建立也为学校埋下了隐患,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甚至还会承担一些法律后果,校长必须高度重视。
  2.学校、教师的发展目标必须科学、合理
  “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时期都应该有不同的发展目标。校长首先要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的确立必须考虑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包括教师水平、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学校硬件、生源素质、周边环境、学校管理等诸多因素,目标的明确是为了让师生有信心、有热情、有干劲。其次是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建立在对全校教师的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对教师群体在专业发展中的不足,找到这些制约因素的“瓶颈”,找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三是要遵循教师个体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一般来说,校长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事业心都很强,所以很多校长都容易犯“严于律人”的毛病,总喜欢按照“律己”的要求来规划教师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拔苗助长,其成效可想而知。
  3.学校的制度建设一定要具有前瞻性
  要发挥制度的引领作用,那么准备建立的制度就应该走到学校发展或教师发展的前面,要起到真正的“领跑”作用。校长要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高瞻远瞩地确定建立哪些制度。如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中,首先抓什么?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技能孰重孰轻?课堂教学改革应该如何走向?教育科研如何发展?后勤服务如何社会化?监督体系如何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如何进行?学校资源如何整合?教师福利如何提升?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要求校长要深思熟虑,运筹帷幄。
  4.学校制度建设必须循序渐进
  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样,不能一蹴而就,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制度建设上不要贪多、求全,要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学会科学地规划,有步骤地实施。实际上,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师的自主发展,所以提高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就感,促使他们自我反思与提高是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一步一步地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首先应该进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规范的建设。这是一个学校成功的基本保证,要让所有教师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哪些对他们发展有利,哪些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如把教师行为规范进一步细化,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工作手册》、《教学工作制度》、《教育工作制度》、《教职工请销假制度》等等。
  其次是通过制度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这些制度要求校长立足于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如建立《教学设计的要求》、《校本教研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的规定》、《教育科研的制度》、《合格课、研究课、示范课、赛课等相关要求》等等。
  第三是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升华。这是很多校长都不太注意的问题,他们都认为那是教师自我的总结。实际上,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理论的升华,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同伴的引领”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奖励制度的建立来达到目的,如建立《教育科研奖励制度》、《首席学科教师制度》等,整理、集结出版学校教师的专业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教师 “百家讲坛”等不同形式。作为校长,还必须努力挖掘学校优秀的教育教学典型或模式,在学校大力地进行推广,以达到通过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第四是教师成就感的培养。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这就要求各种制度的建设都要以培养教师的成就感,提升他们的发展动力为目的,从制度上引领教师走向成功。校长要特别注意让各个层面的教师都能有成功的机会,如制定《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学校骨干教师评选办法》、《学校名师评选办法》、《学校先进教师、先进职工评选办法》、《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评选办法》、《先进教研组评选办法》等等。同时也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岗位考评方案》、《各级先进评选方案》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工作的成就感,促进他们专业的发展。
  
  二、 建立民主的制度
  
  要发挥制度的引领作用,重要的一点是制度一定要建立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这样可以避免制度制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要重视个别教师的意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第三是要做好制度建设的“扫尾”工作,要时刻关注制度的滞后性;第四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申述体系。
  1.教师应广泛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
  一个制度要具有引领作用,首先得让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制度建设中来,得到他们的认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为了促进他们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校长要与不同层面的教师交心、谈心,最好把它确定为一种制度。给教师讲清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要能客观地分析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的不足,给教师阐述清楚制度制定的目的。同时要从时间和空间上给教师足够的消化时间,建立广泛的沟通渠道,如校长信箱、校长邮箱、校长博客等等。在制度建设的程序上,可以先在备课组或教研组进行讨论,然后再到年级组,最后通过教代会或校务委员会等形式表决而确定。
  2.要重视个别教师的意见
  因为一个制度最终涉及的是教师个体,而每个教师个体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校长要通盘考虑,换位思考,充分关注这些教师的“思想”,可以在制度上作适度的修改,也可以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一般来讲,有两类教师对制度建设比较恐惧,一是在专业成长方面动力不足或基础不太好的教师,二是在学校有较高威信但不太愿意进取的教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怕自己被改革所淘汰,所以抵触情绪比较大。对于前者,校长一定要多关心、多鼓劲,与他们一道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指明他们发展的方向;对于后者,一定要肯定他们的成绩,给他们讲明道理、分析利弊,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多献言献策。通过这些细致、深入的工作,促进他们专业的发展。
  3.要注意制度实施中的“扫尾”工作,关注制度的滞后性
  扫尾工作的第一项就是让这些制定的制度“妇孺皆知”。第二项就是校长要勇于承担责任。因为任何一个制度的建设,总是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肯定有一些问题和矛盾的出现。这个时候,校长就要勇于承担责任,做好“扫尾”工作。如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实事求是地进行修改,努力排除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障碍。第三项就是要时刻关注制度的滞后性。因为制度的改变总是没有现实变化快,有些制度在学校和教师的不断发展中就应该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这就需要校长审时度势地修改、废除、制定相应的制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