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中学生校外活动的社会化倾向及引导

作者:万 成




  为了探索中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今年上半年,笔者就中学生校外活动的情况,对本市十多个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变化是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社会化的特征。中学生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虽然中学生的社会化并未完全定型,但其趋势是明显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中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1.理想逐渐与实际靠近。中学生的校外活动较以前更重个人因素,大多是从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出发,有意识地选择校外活动的内容、场所,并把发展自己、提升自己的素质当作重要的任务,主体性比较明显,初步摆脱了成人的控制。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升学、就业等与他们有切身利益关系的问题,忌谈较高而又与社会现实较远的政治理论,思想逐渐与实际靠近。主体意识得到增强的一大标志是差异性进一步扩大,校外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各不相同,一哄而上的现象是很少见的。
  2.定位比较明确。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眼里,自己的角色毕竟是学生,读好书,考上理想大学是奋斗目标。于是,他们有做不完的作业,父母也有道不完,说不尽的话,一切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考上理想大学。虽然考上理想大学的目的、动机各不相同,但中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与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比以往认识更清楚了,大多能认识到学习是自己角色的必然要求,离开了学习自身的角色就无法实现。因此,他们校外活动的内容虽呈多样化的特色,但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并未发生动摇,这并不完全是外界压力所致,也包含了中学生的主体自觉。
  3.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时下,中学生的视野已越来越广,已不再局限于学校、家庭,而是注意到了社会的发展,并力求与社会发展相一致,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识。他们反感中学所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据笔者的问卷调查,63.7%的学生对目前学校教育不满,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差距造成了不少学生的困惑。于是,不少学生学习劲头、动力不足,渴望早日跨进社会,在社会的大潮中锻炼、完善自我,而校外活动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在校外活动中,他们广泛地接触各种信息,颇有从“书生型”向“社会实践型”转变的趋势。
  4.成人化社会行为开始出现。中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化倾向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已经走上了社会,其广度、深度都是以前无法比拟的。一是校外活动出现了高消费,讲时髦、讲排场的倾向,吃、住、穿、行都具有成人化的色彩,与他们的身份不相称。二是人际交往的成人化,具有一定的功利的成份,请同学帮忙要送礼,出于个人利益也舍得花钱。三是打工者已经出现。比如上街卖报,代看地摊,帮父母看店,少数学生则开始了创业。四是知识学习的生活化。比如,学习洗衣、烹饪、缝纫、做饭、装饰等等。
  
  二、 中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化的几个特征
  
  1.成才意识得到了增强。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注重个人的发展、成才,中学生也不例外,从所见所闻中已经初步知道发展、成才的重要性,他们渴望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能够出人头地,因而,在校外活动中都会考虑自己的未来,将个人的发展摆在第一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在校外活动中所做的一切都自认为有价值,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不少同学将考取重点大学作为成才的标志。
  2.需要丰富。中学生需要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他们与其他社会群体有质的区别性,中学生的需要是丰富多彩的,有渴求知识的需要,升学、就业的需要,培养能力的需要,渴望友谊和爱情的需要,进取成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娱乐的需要等等,体现出丰富多彩性;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中学生具体情况不同,他们需要的差别也很大,正因需要存在差异性,导致了其校外活动的多样化,但由于中学生毕竟是学生,学习对他们来讲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因此其他的活动一般都会让位于学习。
  3.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中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一代,对新生事物和流行的现象更是积极吸纳、主动接近及率先模仿,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学校内单调乏味的生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由此极大地吸引了中学生,并推动了他们的社会化。另一方面,从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看,解决自身的升学,就业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实际,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大课题,当然,由于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总归是一部分人,其他的学生则面临着其他出路的问题,因此,这一部分学生社会化的心情就更为迫切。
  4.同龄群体及大众传媒是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最重要因素。对中学生来讲,同龄群体给以他们的社会化影响远高于父母、学校教师的影响,同龄群体的交往正日益成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曾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对社会基本原则和社会游戏规则的把握,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不是由传统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来完成。足见,大众传媒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5.身心发展不成熟又决定了中学生社会化的不成熟。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半成人半小孩”的阶段,身心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又未完全成熟。因此,他们的社会化很难谈得上真正成熟。一种情况是社会化不足,表现在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滞后,在自我定位上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人际交往上表现的过于敏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种情况是社会化过度,即心理发展水平超出了其所处年龄阶段所要求的水平,这其中又存在两种情形,一是少年老成,二是唯他人和社会是从,忽略、丧失了个性。
  
  三、 针对中学生校外活动社会化倾向应采取的引导措施
  
  时下,中学生的校外活动实际上是处在一种放任的地步,在不少同志眼里,加强中学生的校内教育是对的,而对学生的校外活动则重视不够,以为只要不出事就行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我们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教师的头脑,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对学生校外活动出现的积极因素,予以肯定,而对中学生校外活动出现的消极因素则要坚决地制止。
  1.加强中学生的角色意识教育。不同时代,青年社会责任的内容不同,在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的社会责任是拯救祖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是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党和人民对青年寄予了莫大的希望。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青年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去奋斗。中学生的社会化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角色,否则,其社会化就会失去方向。为此,我们应加强中学生的角色意识教育,使其明确自身的角色,尤其要引导中学生努力学好知识,增强才干,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打下基础。
  2.用教师优秀的品德来影响中学生社会化。通过榜样来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为他们提供他们愿意模仿的行为模式,这可以推动中学生对一定行为方式的掌握。当然,中学生并非模仿他们看到的任何一个行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证明,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来影响中学生的社会化是一个好方法,我们尤其要发挥教师优秀道德情感的作用,因为教师优秀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社会情感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别林斯基说: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对学生爱得有多深,责任心就有多强,教师热爱学生的情感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可使中学生受到感染、感动、感化,这将有利于其包括社会责任感在内的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这可确保其社会化的正确进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