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作文对生活的背离与回归

作者:任运昌




  一、 背离中的尴尬
  
  “生活”的内涵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揭示:①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②进行各种活动;③生存;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⑤(方)活儿(主要指工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这5个义项侧重于物质或生理方面的存在,从教育的角度审视,虽然比较全面,其中两项也涉及了“各种活动”,但不够清晰,因为学生的生活“还应当从精神生活(人的思想、感情、愿望)的意义上来理解”。物质与精神完整统一的生活,对于儿童成长和作为成长方式之一的作文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生活即活动,“人则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用马克思这一关于生活活动本质的观点分析,儿童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自然世界的春去秋来、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自我内心的喜怒哀乐等等,都是儿童研习的大书。对于这一点,陶行知先生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语言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作文教育方面,生活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然而,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儿童(特别是城市儿童)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学校教育受科学主义和能力主义思潮的影响,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之间出现了一种彼此分离的现象。儿童失去了大量的体验人的基本生活活动,如家庭劳动与亲情生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等的机会,被异化成了超负荷学习、被动学习的机器,导致现实生活所具有的教育力量开始全面丧失。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不过,在我国也不容忽视。其中,作文教育尤其令人担忧。比如,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虚假现象,吹牛、杜撰、说谎话、编故事的习作比比皆是。“优秀”者虚情假意,以华丽词章掩饰生活理解上的贫乏;“低劣”者任教师百般启迪,也无法挤出几个词语。真正能够反映多彩生活之灵气的文章可谓凤毛麟角。学生“学了12年语文,居然写不好一张字条”。为应付考试,教师猜题,家长押题,学生背范文,套模板,甚至恶意抄袭,写出来的几乎都是“化妆的八股文”。这一切,都是儿童生活抛弃作文、儿童作文背离生活所带来的尴尬。
  
  二、 亲近中的背离
  
  为了恢复生活本身具有的教育力量,实现作文对生活的亲近乃至回归,近年来,在举国上下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大背景中,不少有识之士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以生活作文思想为指导的各种流派、各种名称的作文教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不过,在实践操作领域,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虽然具有亲近与回归生活的强烈意识,但从客观效果方面考察,学生作文仍然无奈地停留在与生活的背离状态之中。
  1.指导学生关注生活,用“事实”说话
  教例:为了帮助学生写好《我尊敬的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寻找信息并构想作文内容:由粉笔想起老师生活节俭的二三事,从冬夜的灯光想起老师繁忙的工作情景,由学生与老师惜别的场面想起老师关爱学生的生活细节,从老师温和的语言想到老师一次严厉的批评……
  评析:这个方案,需要以一种假设为基础才能付诸实施,即儿童的生活时空中拥有各方面的、有序列的素材。这些素材是否拥有,还值得怀疑;即使拥有,我们也应该看到,儿童个体之间生活素材的基本特征,如具体经历、直接体验、情感取向、价值判断等具有相当大的差别。在儿童的视野中,尊敬的老师有与无?尊敬的程度深与浅?尊敬的动机是与非?尊敬的情感真与假?……如此系列问题,都值得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然而,在题目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中,首先给所写的对象定了性——值得尊敬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不一定是学生生活中真实的老师,而每个学生还要尽可能写他(她)值得尊敬,并且要用事实说话,达到有“二三事”的记叙、“工作情景”的描写、“生活细节”的刻画之类的要求。这样的作文教学,表面上关注了生活,实质上抹杀了学生生活的个性,给学生生活划定了框框,规定了类型,难免一些学生会写出千人一面的值得尊敬的老师和千篇一律的作文。
  2.启迪学生表演生活,虚构“真实”的故事
  教例:2003年10月,在重庆举办的一次大型教学观摩活动中,一位著名特级教师指导学生围绕“爱鸟”的主题进行了写作。课上,老师扮演成猎人扛着枪到树林里打鸟,同时启发全班学生出来劝阻。此时,学生只能泛泛而谈,不能说服“猎人”;而后,老师提供与鸟类相关的资料,组织学生阅读。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开始“打猎”,几个学生代表就有理有据地劝说起来,结果,“猎人”深受启发,停止了猎杀。
  最后,学生根据课堂表演,虚构出了题为“劝告”的纪实性作文。
  评析:这个教例在读写结合、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整合等方面提供了示范。但是,从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考察,教师非常遗憾地把生活事实是否真实这个问题忽视了。表面上看,师生的表演符合生活的逻辑,学生在作文中想象的内容也可能“符合实际生活”。但是,深入学生现实生活会发现,对于爱鸟、保护生态环境之类的严肃话题,学生的思维与行动绝对不可能如此单纯、浮浅。学生通过阅读、体验、观察等方法,在生活中把握事实,提高认识,是作文教学的基础,缺乏这样的基础,根本不可能写出表达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的作文。况且,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的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涉及学生道德观与人格的形成这一重大问题,绝对不能对生活与事实的真实性视而不见。其实,对于爱鸟这个主题,指导重点不在于虚构一个故事,而是把它当一个课题来组织学生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然后以作文的形式来反映事实的真像,提出学生自己的观点和构想。
  3.组织学生体验生活,把作文写“具体”
  教例:对于不到10岁的小学生来说,春天究竟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在春天有哪些特点?他们不一定清楚,要写好《春天来了》相当困难。因此,老师除了可以让学生在自然界中寻找春天外,还可以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播放一段与春天有关的音乐,随后播放配乐朗诵的画面:冰雪逐渐融化,大地披上绿装,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同学们陶醉在对春天的向往中,不待节目放完,都跃跃欲试,不再无话可说……
  评析:面对这个教例,我们不得不对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再次思索:作文难道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无须关注原生态生活的本真蕴含吗?是为生活而作文还是为作文而生活?生活与作文关系的错位意味着什么?多媒体课件营造的虚拟生活空间果真能够启迪学生在真实生活世界中找到作文所需要的景物及其特点吗?学生写作,一方面是在客观的、物质的世界中遨游,一方面是到主观的、精神的世界中放歌。当他们感到有如丝的春雨洒落在灵魂深处;当他们被夏日遮天的树叶所震撼;当他们陷入对秋蝉鸣啼的沉思……他们那“凭借符号与语言、自然与生灵、真诚与热情打开的话题就会一个个涌现出来”,诠释和创造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与这种境界相比,为作文而生活,表面上是体验了生活,亲近了生活,但它必然在本质的苍白中走向与生活的背离。事实也如此,在带有作文任务的春、秋游中,不少学生往往觉得玩没玩好,作文也写不出来。
  上面三个教例反映的作文教学方法,之所以使学生作文在对生活的亲近中走向了背离,是因为教师没有深刻把握生活作文的内涵。“作文是一种生活活动,是同日常生活相连的活动,是同人的成长相连的活动,是同劳动、认识、思维相连的活动,是一种儿童自身文化的创生活动。”真正意义的生活作文,必须表述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直至创造儿童自身,其核心目标是在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进儿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上述三种教学方法,虽然形式上关注了儿童生活,但本质上关注的仅仅是言语表达能力,没能走出纯科学主义和能力主义教学模式的误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