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灾难后受创伤学生的心理重建

作者:罗增让 张 昕




   当儿童跨进中学的校门时,从年龄上也进入了人生最为宝贵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随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其所面临的来自于外部社会与情境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需要小心关注的风险因子也与日俱增。近年来,水灾、地震、空难、矿难、海啸、雪灾、滑坡、泥石流、战争、交通事故、校园危机等各种突发性重大事件频繁发生,这些灾难不管是自然发生的还是人为发生的,对人类和人类社会都会造成危害性后果[1]。遭受灾难的中学生除受到物质层面与生理层面伤害外,更重要的是对心灵造成的严重创伤。如何为中学生疗伤止痛、浴火重生,在艰难与痛苦中进行心理重建工作,并从中学习,将之视为个人与社会共同成长的契机,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咨询辅导、临床心理等相关助人专业人员及所有公众共同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出发,解析灾难对中学生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与伤害,探讨中学生灾后的心理重建与教育。
  
  一、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对灾难的反应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Erikson)认为[2],在不同的年龄中,“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感”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与每个阶段个体所面临的成长危机之内容息息相关。人生的每一个新的尝试,似乎都可以看作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危机”,有些尝试成功、有些尝试失败、有些尝试差强人意、有些尝试的成败见仁见智,有些成败可能来自个体的潜力限制、有些成败则来自环境的影响与机会,但无论如何,这些人生大大小小的抉择与经验,终究会环环相扣、反复叠加,形成个体成长后对“自我的认同”与“自我价值感”,也造就了个体的性格。他认为在绝大部分的人类社会中,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体都自然而然地需要面对某些“发展危机”,而每个危机的解决方式,皆蕴涵了个体自我认同的过程。其中中学生处在第五阶段,这个阶段的心理危机是自我同一性与自我混乱:发展顺利则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否则出现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的发展障碍。埃里克森更进一步认为,早期发展危机的圆满解决,是日后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目前及未来发展危机的基础。
  青春期是自我认同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形式运算认知能力的发展与社会的期望,个体在此阶段第一次有能力摆脱各种过去由家人、老师、同伴所标贴出的自我形象,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将要走向何处去,并以自己的方式阐释自我的价值。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危机,可视为过去所有发展危机的重新展现;信赖不再只是对周围人的基本信念,而是转化为对世界、对人性本质、对社会的基本意识形态;自主性不再只是单纯的探索外界,而是转化为对未来生涯的探索与掌握;自动性也不再是对外在规范及生活戒律的尝试错误与了解,而是转化为对未来目标的设定与自我负责;勤奋与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则不再限定于由老师及其他成人所规定的工作,而需养成自己的工作态度与工作伦理。在这样庞大的工作中,青少年难免会迷失于其中,虽然否定了过去的自己,却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暂时的角色混淆与疏离在所难免,此时家人、老师、同伴的支持与接纳,以及过去圆满解决发展危机的经验,往往是青少年渡过难关得以重新整合自我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在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虽难免会刻意否定自己过去的部分生活经验,但灾难所损坏的家园、人际环境及生活形态,却使过去世界的全然瓦解,更是在自我不可控的状态下产生。这使得青少年除了因震惊及面对死亡等经验而产生各种害怕、内疚、忧郁的情绪之外,更需要进一步远离至灾难的现实之外,去寻求自己存在的价值。他也许变得愤世嫉俗、或长时间将情绪驻留在自己构建的悲惨世界中,觉得自己或家人是最不被关心、照顾的灾民;他也许开始逐步从事大人的行为比如性行为、退学等,或是开始远离过去的朋友圈、说粗话、做各种以前不敢也不屑一顾的偏差行为、甚至参加帮派,用这些独特行为为媒介,以便超脱欲自我认同却觉得没有过去的生活做支撑的痛苦。
  具体而言,受灾后青少年所可能产生的身心反应除有些人会变得冷漠、麻木外;其他人可能会有以下的影响。情绪影响有:害怕、无助(自觉脆弱、前途茫茫)、悲伤与罪恶感(为死伤者感到难过、为自己的幸运感到罪恶)、愤怒(对上天生气、对救灾效率生气)、重复回忆(一直沉溺在回忆逝去亲友与灾难经验中)、失望(不断期待救援结果、不断失望)、希望(期待灾难结束、重建美好家园)。认知影响有:困惑、犹豫、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不愿回忆、自责。身体影响有:疲倦、失眠、恶梦、心神不宁、晕眩、心悸、发抖或抽筋,呼吸困难、肌肉疼痛、反胃或拉肚子等。人际影响有:无法信任、无法亲密、失控、觉得被拒绝、被放弃、退缩。另外,没有接受过大灾变的青少年,通常对他的“世界”拥有一些基本的信念,其中主要的有:(1)生活的世界是有秩序的、安全的;(2)灾难不会发生在我身上;(3)我是好人。这些信念受到灾变的冲击会转变成:(1)生活的世界是没有秩序的、不安全的;(2)灾难会发生在我身上;(3)我受到老天的报应,所以我是坏人。这种转变也会强化了对外界的怀疑、不信任,甚至猜疑来救助者的动机。这方面怀疑如果太强,会使个人停止与别人的互动而成为孤独的人。
  总之,对于刚经历过灾难的青少年来说,在灾难过后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会有多方面的影响。而教育者如
  何帮助他们度过这段压力期,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昔日活力的恢复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 教育者帮助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策略
  
  1.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根据Caplan和Lan“dimann研究[3],消除危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根据“悲伤工作”理论,如果陷入危机的人认为自己不能处理问题是软弱的表现,这时帮助他们接受“帮助”。这样的人很可能把痛苦藏在心底,这显然是不对的。面临危机心绪不佳、郁闷、痛苦,这是正常的,经历和体验痛苦才能最后走出危机。
  (2)帮助当事人有所作为的正视和处理危机。面临心理危机的人又要马上应付危机的后果,这时的他们需要得到帮助。正如Caplan所说,调节者应有所准备地给当事人指导方向,使他明白该作些什么,同时对其痛苦和心境表示同情和关注。但切记帮助要真诚,并且分析具体情况,视其需要帮助,适度帮助。
  (3)为当事人提供有关的信息。陷入危机的人常需要了解真相,许多人都会产生错觉,不了解真相,夸大危机情境,想象的远比事实糟,心理危机调节者采取适当的方式、手段和语言,恰当地帮助当事人发现事实的真相,正视现实。危机干预中务必注意:不提供假安慰或语言表达方式不正确。
  2.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
  对青少年的危机干预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帮助青少年处理眼前的危机情境,提供他们可利用的资源。
  (2)保护青少年避免受到进一步的压力与伤害,而有好的应对措施。
  (3)关注青少年的希望感,多谈一些正向的东西;谈话最后要给他们一些强化的结论,这一主张对求助者或幸存者都是很可贵的。
  (4)帮助青少年结合他们原来内在与外在的资源,组织及动员资源。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