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农村初中教师行为失范研究
作者:欧小军
一、 农村初中教师行为失范的表现
1.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行为失范
从帕森斯的价值取向模式可知: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的行为。因此,农村初中教师文化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取向决定教师的教学行为,而农村初中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是其教师文化在实践层面上的集中、具体的表现。目前农村初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材内容的传统呈现方式。由于农村初中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及落后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村初中教师上课基本上是“口述+板书”的授课方式,这种传统的“口述+板书”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过于简单、呆板,教材中的很多知识不能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展示,极大地妨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2)教学活动方式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多地表现出强制性、灌输性。在课堂上,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往往只强调 “教”,信息的交流是单向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和服从,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中的教师中心主义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造精神的培育。在教学中,教师最容易滋生按统一目标、同样要求的教育理念去培养客观上各方面就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完全是一种授受式的注入教学方式。(3)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本位主义。1956年,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提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的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目标,每个目标又分成不同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课堂上,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教育教学目标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农村初中教师在知识本位主义的影响下,基本上把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认知目标上,把教育限制在认知的范式内,甚至把完成知识教学当成课堂教学的唯一任务。这样的课堂知识教学失去了文化的内涵意蕴,而且连教师自身也失去了文化的内涵,课堂文化荡然无存。
2.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行为失范
由合作行为形成的合作文化是教师文化发展的主导文化,是在弘扬主体精神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协作文化,教师的合作文化对促进教师群体思维的开放、知识的共享、突破教师保守的文化心态以及教育资源的整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农村初中教师基本上是以“独行者”的角色履行教育教学的任务,与其他老师相互隔离,教师个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奉行教学的专业个人主义”的原则,把自己的课堂封闭起来,他们经常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处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习惯于靠自己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解决教育难题,化解教育矛盾,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即使有,大多也还是停留在表面,缺乏真诚的合作,“教师不愿意观察和干预别人的工作,也不愿意被观察和被干预;他们独立自主的处理其教学事物,很少有人过问其行事的方式,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很少相互干涉。”农村初中教师由于处在学校组织的不同结构中,受农村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学科之间分割现象十分严重,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还是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自然的教师合作文化氛围难以在这种孤立的教学中形成,逐渐地,农村初中教师之间慢慢孤立起来,形成了封闭的环境和心理空间“蛋蒌机构”。
3.教师与家长之间交往行为失范
教育是一项系统、综合的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内老师的教育,同时也需要校外有关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其中,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行为体现了教师文化,也很好地传递了教师文化,农村初中教育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家长外出务工的较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和学业,农村初中教师与家长难以沟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由于庞大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特呈上升趋势,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给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注过少而导致的学习问题,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生活问题,缺乏完整家庭教育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任务最终将会转嫁给学校,使农村初中教师不堪重负,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情感孤寂、道德教化的缺失、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心理不健全等问题。由于教师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孩子心中的疑团与困惑缺乏家长和学校合作有效的化解方式,使农村初中教育留下了许多真空,同时,这也给农村初中教师增加了一份沉重的压力,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孩子的成长需要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在双方的理解和沟通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情况,家长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老师也不能很好地与家长交往,也就阻断了教师文化向家长、农村社区的有效传递,于是,教师与家长的交往逐渐被边缘化了。
二、 针对农村初中教师行为失范的几点思考
1.教师以新课改为契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不断地对传统的教师文化进行超越,在不断地扬弃传统教师文化的基础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形塑与新课程文化相一致的教师文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变还是教师观念的改变,都是在课程文化重建过程中教师主体性发展的结果,反映了教师文化重建的过程。加拿大的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指出:“全球教育改革越来越被推向通过学校的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来实现变革的轨道,而对教师文化却很少顾及……因此,将来的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运动应该更加重视教师文化的价值。”教育观和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因此,我国农村初中教育要改革,学校要发展,不能仅停留在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的修修补补,而要致力于学校员工的价值观、教育信念、共同愿景、思维方式等的变革。而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教育变革之成败的决定因素都在于教师文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因此,新课程首先是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追求,在农村新课程改革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为了推行新课程,必须首先更新农村初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使农村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新课程内在的价值取向一致,而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教师文化的核心,因此,能否形塑与新课程文化价值取向一致的农村教师文化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如果农村新课程改革过分苛求物质条件,很可能导致新课改因条件缺失而停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课程的“积极推进者”、“平等对话者”、“行动研究者”的角色,要求师生之间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建构知识,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堂活动十分强调“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综合渗透性”。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从本质上说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而不是专制的、封闭的、经验的。这要求农村教师以开放的胸襟,充分利用农村的文化资源优势,融合现代教师文化中的教育理念开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天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