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论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其转型
作者:李红恩
一、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内涵
要研究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首先必须要明确课程资源的内涵。但是课程资源的含义和课程的含义一样,具有复杂性、丰富性、发展性等特点,再加上由于研究者不同,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者所处的立场不同,对课程资源的理解也就不同。
我国教育理论界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课程资源是指“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思想、知识、人力、物力等,是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外部系统”;课程资源“从广义说与教学资源同义,就是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即一切具有教育价值并能被纳入课程体系、有利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的的各种物质、精神和人力因素”;所谓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或者将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统称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部条件的总和,是课程得以呈现的基石,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基本组成部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以上概念其实都暗含两层意思:课程资源是构成教育资源的一个方面;课程资源是制定和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诚然,要给课程资源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把握课程资源的内涵,即课程资源是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确保课程各方面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种条件。
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课程资源是因为:首先,课程资源必须是能够对受教育者提供积极的教育意义,能够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的发展。其次,课程资源必须是能够确保课程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等。
根据上述的梳理,不难发现,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就是指在某种价值观的支配和影响下,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根据实际利益的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的有意识的选择和取舍。
二、 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转型
1.传统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
(1)在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下,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忽视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
从我国课程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课程始终与社会、政治息息相关,对社会本位的强调始终高于对个人本位的强调,课程太过注重迎合社会的需要而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相悖。我们的教育目的体现着时代、社会、民族和国家对理想人格的统一要求。“有社会的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要求(需要),恰好没有人的要求,没有人的发展的要求,只有一个“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主体性却被忽视了。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也仅仅指向“有用价值”而忽视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这样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学生关注的是学习评价的结果,教师成了教材知识忠实的“搬运工”,学生则成了“容器”,这种机械灌输与被动接受的方式既不能体现教师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又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难以塑造独立的人格。在学生主体地位丧失的情况下,教师的主体意义也没有得到彰显,这是因为,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师要受到教学评价的制约,其行为也是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控制,所以教师作为完整的人的主体意义无法得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苦、教师更苦的现象。忽视人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成了毫无生机的“单面人”。
(2)受传统知识观的影响,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仅仅局限在教材知识的范围内
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认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所以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次上,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长期以来,作为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教师,由于缺乏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甚至有些教师对于课程资源是什么还不是很了解,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学科专家的事情。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局限于书本教材及其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材料上,教科书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被极端的绝对为惟一,即使有些教师能够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重要性,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他们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教给学生的那些所谓的“知识”,也不过是脱离学生实际,与学生相距甚远的没有意义的符号和公式罢了。
2.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转型
(1)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首先应该是彰显人的主体性,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作为一种价值的存在,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应该受到重视,。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弘扬、唤醒并形成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客观真实的现实世界,发挥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地探索周围的世界,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与之发生关系的各个方面都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另一方面,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应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教师更多的课程资源开发的权利,不仅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解读,而且还可以自主开发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使教师驾驭课程的自主性得以真正实现。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课程资源选择的自主权利的增大,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教师也要付出更多的劳动,所以社会及学校各方面都要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利于教师更好的发展。
(2)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还应该适应新的知识观
相对于旧的知识观,新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封闭的、稳定的,而是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知识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知识并非终极真理,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知识是个体的主动构建,而不是简单的镜式反映。多样化的知识观消解了科学知识的权威性,认为知识虽然存在不同的类型,但是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因此,知识应该被视为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知识的本质是生成的。这种知识观的转型,要求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突破传统狭隘的课程资源观的限制,不应把教材当作圣经来崇拜,而是要明白,“教材是范例”,从而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对于他们来说真正有意义的知识,要认识到,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感受等都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
三、 课程资源的价值实现
传统课程资源开发存在以下问题:从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看,主要是依靠少数的学科专家,并没有将广大的一线教师调动起来;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来看,仅仅将教学局限于课堂,使课堂成为利用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场所,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普遍缺少相应的专门教师、实验室、图书馆、参观考察场所等,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等课程的实施;从课程资源的内容看,往往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内容结构单一,相应学科知识的新发展和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与融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以下因素尤其要给予关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