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复读现象剖析及对策

作者:陈益林 韦 宁




  1977年高考匆忙恢复,当年超过50%的考生不是应届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高考考生才以应届为主。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复读便逐渐成为一种“气候”,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早在2002年教育部便发布通知叫停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在江西、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已被叫停,但事实上,“复读”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复读生已成为重要的高考人群。对于高中毕业生的复读现象社会上历来是众说纷纭。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本文旨在查找“复读热”动因,并提出复读生参加高考是高考公平性的体现的看法,遵循了考试机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与高考的举办初衷相符合,出路在于“导”和“监督”,在于“合法化建设”,而非单一的“禁”和“堵”。
  
  一、 复读原因透视
  
  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50万,而招生人数为530万,这也就意味着有420万落榜生,而这批落榜生的绝大多数将选择复读。北京2006年参加高考人数11万多人,实际录取8万多人,预计高考后将有两万名考生复读,其中不乏高分考生[1]。复读生增多问题的出现,一是高分落榜生的增加;二是录取后考生不报到的人数加剧,需要复读生自我、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社会舆论等几方面协同努力解决。
  1.复读生“不慎出错”
  大批落榜生走向复读之路,原因在于高考自我定位不清、高考志愿填报失误、名校情结等因素。部分考生自我认知不当,不考虑自身的实力和个人的志趣爱好来合理定位填报志愿而导致落榜。有些学生对所报专业不甚了解,一味追求“热门专业”,追捧目前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只顾近期利益,忽视长远规划和自身特点,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冷热”的相对性,造成许多考生不能进入所报的专业,只能靠调剂志愿进入其他自己不满意的专业,于是干脆不去报到。此外,许多考生都把名牌高校看成惟一的选择,形成了“非名牌大学不上”的思潮。现在很突出的一种现象就是“高分复读”,非名牌大学不上,甚至有的考生为了考上理想的学校坚持复读了三五年。在报考志愿时,有些考生不考虑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往往出现过于保守、从众心理、轻率随意等特点,造成要么因报考院校较低而后悔,要么因录取院校不适合而懊丧,结果往往是被迫或不甘心地放弃入学机会,加入复读大军。
  2.高考招生制度上不尽情理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对考生报名条件有很大的放宽,取消了对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取消了当年不报到的新生第二年不准高考的规定等,使得复读生有了较大的空间和心理优势。但是,现行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太少,同批次高校间录取分数差异较大,同步进行录取造成实质上变成仅第一志愿能成为有效志愿,其他志愿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投档模式也造成非第一志愿的考生报考某校时,只有在该校第一志愿生源严重不足时才能生效,否则其他志愿毫无作用。有些名牌大学宁可降一个或几个分数段招收而不愿意录取非一志愿的考生。
  3.公办高中鼓励学有潜力学生复读
  学校和教师的误导也是造成复读生增多的重要原因。学校和教师对考生的志愿填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学校甚至直接替考生填报志愿,或者要求考生按照学校和教师的意图去填写志愿,从而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名校和重点大学,以此提高学校办学的知名度;二是指导考生保守报考,填报志愿过于求稳,以保证学校的升学率。从保证升学率角度讲,复读生越多越好。于是一些公办高中为提高升学率便鼓励或默许学生复读,以优惠学费、给予奖学金等条件来吸引高分学生复读。因此片面追求升学率也是导致当前复读生增多的诱因之一。
  4.社会舆论误导“复读潮”
  社会和高校对招生的宣传存在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名牌思想,忽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随之而来。有些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毕业生时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即不考虑学生的素质高低、不考虑岗位的设置实际,一味要求名牌大学、本科以上,甚至硕士、博士,使得一些非名牌普通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受到影响。考生家长之间“攀比心理”也容易形成对落榜学生的“另眼相看”,因此,复读生选择复读也与家长的“高期望心理”有关。
  5.农村复读生人数增加
  在复读生群体中,农村复读生、家庭经济困难复读生占较大比例。此类型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大多努力学习,但在高考中失利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再考,多为理性复读主义者。他们立志通过高考改变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因此在高考失利情况下只能选择复读,在他们看来,读书上大学是唯一能够证明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除此则别无其他途径。“从高考录取机会来看,农村考生录取率总是低于当年总的录取率,农村往届生的录取率总是高于农村应届生。1999年以来,农村往届生的录取率高于农村应届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接近20%,而农村应届生的录取率总是低于当年总的录取率。” [2]因此,农村应届生要具备与城市考生同等的学业竞争能力,到目前为止仍是不现实的,一旦高考失利,就不得不选择复读。
  
  二、 复读行为类型分析
  
  按高考落榜及复读原因划分,复读生可大致分为因录取学校不理想而复读者,平时成绩突出临场发挥失常者,平时不努力、落榜始着急者等几种类型。他们大都承受着较大的学习、生活压力,但在心理承受力等方面较强。复读生中也有部分是已经达到了学校录取分数线,但在高招录取中却被莫名其妙地挤掉的。从复读动机来看,可分为四类。
  1.工具性复读行为
  工具性复读行为的目的是通过理性的方式,选择复读一年来获取一定的回报,以追逐高考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从升学主义的角度讲,就是有目的的选择复读。复读出发点即为了通过高考获取资源并采取复读这一执行策略体现了复读行为的工具性、功利性。理性复读主义者为升学主义的行为主体,更多时候其行为模式表现为理性的选择。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升学是惟一有效改变自己身份的渠道,复读为升学,升学为跳出农门,为改变家族命运,光宗耀祖,为到城市谋求一份稳定的职业。
  2.随波逐流复读行为
  此类型学生选择复读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受同龄人群体影响较大。此类型学生看到自己的伙伴在高考中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如高考失利、上线但志愿未填好、志愿填报不当)而选择复读,则紧跟着也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方式选择复读。此类学生在复读生中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类,其中不乏天资聪慧者,尤以男生居多。童年、少年时的贪玩,使他们先天不足,等到上高中甚至面临高考,要选择人生之路了,他们才翻然悔悟,然而为时已晚,复读便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当然,此类考生中也不乏大器晚成者。
  3.符号性复读行为
  符号性复读行为指的是复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行为者追逐某一符号快乐感和愉悦感,并借此向自己表达和传递“自己能行”的极度自信心态。此类型学生视院校为符号,视走入某一院校为一种身份地位,此类复读生所看中的是高校所代表的某种社会文化意义。此类型复读生选择复读不是为了解决能不能考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为了考上哪所大学的问题。该类型复读生多为高出本科线以上的高分学生,如“非清华北大不上”的学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