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美国校本管理的特点及启示
作者:李素敏 朱瑞刚
一、 具备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
美国校本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既有哲学理论,又有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后现代主义哲学在管理中主张“权力下放”、“授权”;当代组织理论强调参与模式、参与、小型化、工作团队、决策在最底层作出以及集体管理和绩效报酬[1];权变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要根据环境和内外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校本管理对学校管理的自主性、分权和参与管理等方面。
二、 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美国校本管理的实施有一个多层次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教育管理的法律责任在各州。因此,联邦法律中并没有关于实施校本管理的条款,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历任总统都十分重视教育改革。1981年里根总统任职后,在体制方面,下放教育管理权,如通过裁减联邦政府教育人员、各州教育财政自主等措施,使教育管理权力下移。自1983年《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问世以来,地方控制的管理体制受到质疑,人们要求教育管理权进一步下放。1991年,“教育总统”布什签发《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战略重点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它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旨在20世纪90年代彻底改变美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不拘一格地创办全球一流的中小学校。为此,该战略把下放教育管理权力,以学校为基础进行教育改革,作为创建新型学校的措施之一。将管理某一学校的权责一并交给该校的教师、校长及家长,扩大学校在使用经费方面的自主权,减少联邦和州政府及学区委员会对学校的干预。在克林顿主政的8年中,下放教育管理权仍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美国各州可以根据联邦宪法以及本州的情况制定实施校本管理的法律。比如:在一些社区领导和地方官员的驱动下,芝加哥在1985年就制定、颁布了《芝加哥学校改革法》,规定在芝加哥实施校本管理;1990年,肯塔基州立法机关通过《1990年教育改革法》,授权各学区实施校本管理;在各州制定的校本管理法律中,一般都规划出校本管理实施的框架,例如肯塔基州《1990年教育改革法》中主要规定了以下几方面内容[2]:
(1)课程:州初等和中等教育委员会应该制定关于高中生的最低学习要求,到1993年,要向各学区、各中小学提供一个标准的课程框架。各学区教育委员要向所属中小学提供一个松散的课程框架,使学校能够自主开发课程、决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科书。
(2)人事:学校管理委员会有权自主雇佣教职工。
(3)安排学生学习:学校管理委员会可以制定对学生进行分班和安排学生参加教育项目的政策。
(4)安排学校计划:学校管理委员会有权制定日计划、周计划,课程和教育项目的时间安排等。
(5)学校自主使用学校场地和设施。
(6)改革教学实践:鼓励学校开展教学思想和实践的创新,以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和鼓励学术自由。
(7)纪律:授权学校管理委员会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开发课堂管理技巧,目的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8)学区教育财政:学区教育委员会有权向所属学校分配教育经费,保证经费分配的公平。学校管理委员会可以向学区教育委员会申请追加经费用以开展教学和学生服务项目,学区教育委员会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予以资助。
地方学区根据州法律制定校本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在学校层面,各中小学也会根据州法律、地方学区的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对本校管理委员会的人员构成、职责、开会制度、校长权力等问题作出操作层面上的规定。
三、 强调自主管理
实施校本管理改革之前,美国联邦教育部、州教育委员会和州教育厅对教育进行宏观控制,而各学区教育行政当局则统一负责学区内中小学的经费分配、人员聘用和课程设置,拥有管理中小学的实际权力,学校只是执行学区的指示。实施校本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中小学受到学区教育行政当局过多控制的状况,使中小学在财政、人事和课程等方面拥有自主权。
1.财政自主
预算规划和经费控制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内容,校本预算或校本财政已经成为校本管理中的常用术语,美国教育财政协会在1999年还专门出版了题名为《校本财政》的年鉴。实施校本管理的学校在财政方面的自主权不尽相同。例如佛吉尼亚州威廉姆王子县曾给予5所学校很大的财政权力,即让学校在人事、教学、日常生活等方面作出预算并分配经费,但这一预算须由校长、教师和家长等共同作出。也有学区是在扣除教职工的工资、校舍维修、校车、教科书等开支费用后,再根据学生人数将其余的小部分经费拨给学校,由学校自由支配。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特许学校则享有绝对的经费使用权[2]。
2.人事自主
人事自主是校本管理中一个关键的授权要素,且又是争论较大的方面,与经费使用密切相关。人事自主权主要包括确定职位和挑选人员。一旦根据学生人数确定了招聘合格教师的人数后,学校可以用剩余的钱款(通常非常少)来招聘几个非全日制专家、教学辅助人员或办公室人员等。学校可以自行决定的另一个领域是,当因为退休、调动而留有空额或增加了名额时,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如何使用这一空额[3]。
3.课程自主
课程改革与发展是改进教育过程及追求学校效能的重要活动。在校本管理实践中,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在学区或州确定的目标和核心课程的框架下编制自己的课程,并选择或编写教材,这实质上是一种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3]。
四、 实现了学校决策权力共享
在当代多元化社会中,学校承担的任务是复杂的,这就需要更多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努力才能完成,需要学校所有成员参与校内的人事、课程、财务的决策,并对决策和决策的执行负责,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参与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实施校本管理以前,学校的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学区和校长手中。实施校本管理后,学区把很多权力下放给学校,而这种权力并没有只控制在校长一人手中,而是校长与教师、社区和家长共享学校管理权。
1.教师管理学校的权力
很多教育管理者认为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应该具有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力,这样做可以提高学校的效率和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09年,美国第一个教师组织在达拉斯成立,到1922年已经有29个州的86个城市成立了教师组织。随着教师组织的迅速发展,其影响力大增,教师参与教育管理的权力得到了有力保障。在校本管理改革中,中小学教师都有权参与政策制定,内容主要涉及课程与教学管理、教师发展培训、学生纪律和品行准则、学校经费和设备利用等问题。
2.家长管理学校的权力
美国素来有家长参与教育的传统,1960~1970年,有些大城市将全市按人口、交通、地理和生活形态等因素划分成若干社会型学区,每一学区仅包括数目较少的中小学,每个学区都设立教育委员会和学区教育局。学区教育委员会由当地社区居民选举产生。因而,社区与市的行政系统、各校分享有关学校人事、经费和课程的决定权,家长与社区居民也获得间接管理学校的机会,这就是学校的社区化运动。形成了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管理的风气,这对此后美国校本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