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新课改的“四个问题”与“四个瓶颈”

作者:房 慧 张九洲




  七年新课改一路走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其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随着新课程改革运动向纵深推进,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良倾向不断地暴露出来,这也理当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反思。具体地讲,在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单向度思维倾向、城市中心倾向、理想化心态倾向和形式化操作倾向。仔细思考,笔者认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新课改的四个“瓶颈”问题(思维方式单向、考试制度滞后、课程资源缺乏、教师培训滞后),新课程改革难以深入推进。
  
  一、 新课改的“四个问题”
  
  1.单向度思维倾向
  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关键,就在于变革思维方式。然而变革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并不意味着将新课程范式与旧课程范式完全对立,以非此即彼、单向度的思维方式来看待新旧课程范式。这种思维方式坚持二元对立的认识论信念与原则,全面否定旧课程范式,将关涉到旧课程范式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等都作为批判与否定的对象,凡是旧课程所倡导的、所坚持的、所采用的都予以否决、批判和抛弃。当前在新课程中,不乏这种单向度的思维倾向,这会导致对新课程的误解和误读。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思想上,新课程范式以“学生、经验、活动”中心为据完全否决旧课程范式以“教师、学科、课堂”为中心,从而割断课程发展的历史脉络,将完整的课程现象支离破碎。在内容上,新课程过分强调与夸大课程的经验、活动、体验取向,否定或弱化旧课程所倡导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递与培养,从而造成课程资源的泛化倾向;在方法上,新课程过分强调与夸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否定或弱化旧课程所采用的接受学习,从而造成课堂秩序紊乱的倾向;在师生关系上,新课程过分强调与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定或弱化旧课程所确立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从而造成师生角色错位倾向。
  2.城市中心倾向
  新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一方面,从新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资源来看,基本是以城市为主。比如新课程要求管理者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教学硬件作支撑。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普遍面临着教学硬件“跟不上”,实验设备、图书及网络设备等课程资源欠缺的现象,使得有些学校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无法上,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另外,还有的农村学校反映,新教材过于城市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有些内容太深,不够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这对农村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困难。另一方面,“教育决策权、话语权也是以城市为中心,农村教育者的声音难以引起重视。多次教改均是先从城市开始,然后以城市经验去框架农村教育,而不是内生于农村教育的需求,使得农村教育在教改中,亦步亦趋,始终跟不上城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1]。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农村教育的现状理应是课改的重点,城市主义倾向遗忘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在农村的基本事实,严重偏离了我国教育现实。
  3.理想化心态倾向
  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着理想化心态倾向。其一是完美化倾向。自新课程改革启动以来,一种乐观的情绪始终伴随其中,期望通过这次课程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诸如应试教育问题、学生负担过重问题、课程陈旧落后问题、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问题、教学方式方法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问题、基础教育的甄别选拔功能问题等等所有问题,期待着新课程改革所必然带来的无限美好的教育世界。对此,许多一线教师感觉到新课程改革“过于理想化了,新课改所提倡的理念的确非常先进,很具有人情味,可以说相当具有吸引力,而且具有一定的浪漫色彩。然而,当把这些理念转化为现实时,其中存在着巨大的落差”[2]。 然而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之间存在着落差,不可能指望一次课程改革运动就能解决教育中的一切问题。显然,这种过于乐观的理想化追求与期待,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渐进累积性与复杂艰巨性。其二是激进化取向。新课程改革开始之初,部分课程实施者,就急于求成,希望改革能够立见成效,期待短时间内就建立出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创设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实验之复杂性长期性决定了它需要充分的工作准备和足够的资源条件,匆匆上马的结果影响了课程建设的规范化和实验的结果,这种激进化理想主义极可能因为各方面的准备不足而使新课程陷入困境,导致课程改革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危险。
  4.形式化操作倾向
  在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形式化的操作倾向。其一表现为“弄巧成拙”现象。由于对新课程的内在精神缺乏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只重形式轻效果的现象,新课程难以落到实处。比如新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然而许多教师只注重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对话、体验,把“自主”变成“自流”,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把“对话”变成“问答”,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课堂有活动没体验。“多余”的形式与“热闹”的氛围,使课堂教学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从而“弄巧成拙”,使新课程的教学活动呈现出表面热闹但内涵不足的现象与倾向。其二表现为“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心理定势和考试选拔、淘汰机制,应试教育积重难返,部分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将新课程改革看作是制约提高升学率的障碍与负担,许多地区与学校对新课程都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情绪,因而,不仅在认识上、情感上、态度上排斥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格格不入,而且在行动上、策略上、方法上也抵制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政策、方案背道而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消极应付、做表面文章,从而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现象,使新课程改革停留于表面化、形式化状态与水平。
  
  二、 新课改的“四个瓶颈”
  
  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甚至有举步维艰的感觉。仔细思考,笔者认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以下四个“瓶颈”问题,新课程改革难以深入推进。
  1.思维方式单向
  课程改革不可能取得让所有人均满意的结果,也未必定然取得成功。追根究源,主要是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在认识与态度、方法与路径上存在单向度的、非此即彼思维方式。在认识与态度上,将“变”与“不变”、“改”与“不改”对立起来。如在课程规划方面,把“借鉴”研究与“本土”研究对立起来;在基础理论方面,把“建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立起来。事实上以上的两两关系都不是彼此对立的,不广泛借鉴,理论本土建构难以上升,而他们之间的统一只能通过改革实践本身来解决。在方法与路径上,要么把教学归结为单纯的技术操作过程,导致了面孔单一的教学,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要么把教学归结为学生主动建构过程,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将“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对立起来。然而作为两种基本学习方式,“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并非势不两立。因此,新课程凸显“探究学习”,并非全盘否定“接受学习”,而是旨在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探究文化”取代“应试文化”。因而,反思与纠正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态度、方法与路径,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