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解读及其启示

作者:王 敏




  ⑵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制度
  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其中英语为通用语。因此,服务于教育的国家本位的终极目的,新加坡实行的是以英语为主导语言、“英语+母语(民族语)”双修、三向分流的双语教育制度。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是学生终身学习、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手段;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三种民族语是重要的语言教育课程,是开启传统民族文化宝库的钥匙,在独特的民族性背景中保持传统文化的价值。
  这种教育分流制度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学习表现,来判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倾向及其潜能发展,并且兼顾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以此决定下一步与之相应的学校课程的选择,这样就确立了如何实施分流的标准,然后逐步实施分流,秉着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新加坡式”的各尽其能的精英化人才[3]。
  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放弃双语政策,我们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使自己沦落为一个丧失了自己文化特性的民族。我们一旦失去了这种感情上和文化上的稳定因素,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充满自豪的独特社会。相反,我们将成为一个伪西方社会,脱离了我们亚洲人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双语教育制度一方面提供了文化对话的桥梁和平台,可以多少改善由于种族及文化组成造成的纷繁复杂的影响,还可以促进各民族在宗教及文化上的沟通交流,避免彼此之间产生隔阂。另一方面,在新加坡的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双语教育制度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满足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及融合的需求。
  2.民族化——公民道德教育
  新加坡自1965年宣布独立起,就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其居民大多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有少数的欧亚混血人和其他民族。如何更好地融合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形成统一的为新加坡民众所共同拥有的、独具新加坡团结特色的民族精神,并通过教育培养每一位公民的国民意识、民族意识,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可缺少的公民道德教育主要承担了这方面的重任,通过各种形式的公民教育课程的设置,让每一位学生在此阶段的受教育过程中,为逐步培养民族特色的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形成厚重务实的新加坡民族性格,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作为东南亚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所形成的优良文化传统中的民族精神:冒险精神、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节俭勤奋精神、宽容的精神、务实的精神意识,无疑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被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传承与升华。
  3.多元化——课程内容
  新加坡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多元文化,在基础教育改革中,亦有其鲜明的时代内涵。学生可以在吸纳和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又与西方的先进文化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也为新加坡各民族的融合及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中学课程内容中,可以更多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包括英语、母语、数学、科学、人文学科、公民与道德教育、体育及音乐等。在中学的中三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修科目,学校则提供各式各样的辅助课程和活动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喜好和才能.还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活动、视觉及表演艺术、信息科技、科学研究等领域尽情挖掘潜能、发挥特长。
  4.人本化——课程设置
  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向上都更加关注人的本体的发展,以及人除了作为生产手段外,人作为人本身在个性、潜力等心理方面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的观点,这种极为实用的教育观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新加坡的人本化的国民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诸多实践中,深符教育思想的发展规划,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积极营建有效的情境氛围文化,其中在教育制度改革中的分流、课程改革中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改革中的教学方法的优化等等,无不着重于适合每一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李光耀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除了具有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之外,我们并没有任何天然资源。我们唯一的资源是人民。”
  
  三、 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文化解读下的启示与借鉴
  
  1.儒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是民族精神的支柱
  儒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锤炼出来的民族之魂,家本位的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了一代代的炎黄儿女,以其不可动摇的民族塑造力渗透国家发展的支脉,其伦理观同时造就了国民的共同的文化认同性。即使人类的发展历史中,社会形态发生着千姿百态的变化,但儒家的传统文化始终被继承与发扬下来,独特的魅力得到了众多海外专家、学者的青睐,吸引了研究的视线,并广泛地为世界各国的文化所接受。新加坡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适当地借鉴与吸收儒家传统文化,塑造新时代下的本国国土特色的民族精神。
  2.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是课程设置的活力之源
  当今时代的高速发展,世界一体化的迅速构架,对于生产高素质人才的“学校”机器,如何才能顺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在愈演愈烈的模式化的“标签”竞争机制下,让“学生之花”在学校的“土壤”中吸取充足的“养料”,获得茁壮成长?而课程作为“养料”的供给库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必然在课程的编制、设计、实施、评价等维度上注意吸收新的时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以及淘汰落后于社会长远发展的部分内容,尤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呈现方式、价值等方面在新课程改革中已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
  3.时代的脉动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文化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既是“动态的”、“鲜活的”,又是“历史的”、“时代的”。在时代的交替中,不同文化经历着适应、冲突、转化、融合,从而实现趋于稳定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灵魂所指。教育的发展是与时代的发展同向的,而且大致是同步的,各历史时期的教育改革举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及时协调教育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4.人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永恒话题
  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人的发展。因此,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是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调动出每一个个体的人的各种能量,并为之提供“生活通行证”,使其在现在以至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改革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在时代与社会的双重需求下必然紧紧围绕着人的发展的主题而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工作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1-68.
  [2] 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33.
  [3] 张凤莲.亚洲“四小龙”教育制度与管理体制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16.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