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乙三因为作战勇敢和极力支持对外侵略扩张政策,而颇受军部赏识,仕途顺畅,平步青云。他渴望的就是横刀跃马,沙场征战,机会终于来临,1937年,他再度踏上中国东北这块土地
山田乙三,1881年出生在日本长野县的一个武士家庭。从小就深受武士道精神熏陶的山田,把当一名军人驰骋疆场作为自己的理想,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勋”,为天皇、为日本帝国“效忠”。1902年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山田乙三被授予少尉军衔,并任第三骑兵联队小队长。
1904年,山田乙三开始了他第一次的远征——到中国东北,参加日俄战争。不满23岁的山田乙三在这场战争中作战勇敢,只身率领一个骑兵小队,转战大连、辽阳等地。日俄战争最终以沙俄战败、被迫签订停战和约、日本大获全胜而告终。从训练非常严苛的军校踏上军人之路的山田乙三在这次战争中,第一次感受到实战的“魅力”,感受到为天皇“尽忠”的光荣。同时,这场在中国东北展开的帝国厮杀,使山田这样的少壮军官亲眼见到了中国东北的资源之丰富,土地之肥沃,从而坚定了内心中侵略中国东北、报效日本帝国的信念。
山田乙三从日俄战场回国以后,凭着作战勇敢而受到日本军部的赏识,不久被送入陆军大学深造。1912年,山田乙三陆大毕业。毕业后,山田历任第二十六骑兵团团长、陆军大学教官、陆军骑兵学校教务部长、骑兵第四旅团旅团长、陆军交通学校校长、陆军士官学校校长、关东军第十二师团师团长、关东军第三方面军司令官等职。
1930年,山田被晋升为少将,1934年,被晋升为中将,1938年,晋升陆军大将。他为什么能够如此平步青云?原因在于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也严重冲击了资源贫乏的日本,为了缓解危机,日本国内军国主义迅速膨胀,更加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扩张野心。山田乙三有着极端浓厚的军国主义思想,极力鼓吹对外侵略扩张,自然而然地得到高层的赏识,因而也就“青云直上”了!山田乙三从日俄战争结束离开中国一直到1937年,未曾踏上过中国的土地,但他始终密切地关注着日本对华,特别是对东北的侵略战争的局势,极力支持这场战争的扩大,而且在军校任职时,积极鼓动学员为了日本帝国的“荣誉”,抱着殊死的决心,为天皇“尽忠”,树立“丰功伟业”。
山田乙三所渴望的横刀跃马、沙场征战的机会终于降临了。在“满洲国”始终活跃着抗日游击队伍,反抗日寇的殖民统治。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自1935年起,联合东北其他抗日武装组成了抗日联军,其组织性、战斗性大为提高,使日寇在东北寝食难安,恨不能“灭之而后大快”。为了能够尽快消灭活跃在自己“战略后方”的抗日联军,关东军绞尽脑汁地制订了大规模的讨伐计划。当时的抗联主要活跃在东北地区东北角的“三江”省,因而这里也就成了日寇“剿匪”的重点区域。日本军部为了加强镇压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力量,于1937年3月,任命山田乙三为第十二师师团长,派往“三江”省的牡丹江。
山田乙三踌躇满志地走马上任后,第一个目标即是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在牡丹江地区,山田亲自指挥日伪军、警、宪、特,大肆搜捕和屠杀地下党员。当时东北地区较其他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党的工作和群众基础相对薄弱,边远农村人烟稀少,加之冬季漫长,非常不利于游击战的展开。而且,山田在“三江”推行“大检举”的政策,使大批地下党员和抗联战士被捕牺牲,这一地区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
不仅如此,伴随1938年10月关东军在东北全境实行的“大讨伐”的展开,山田乙三率领第三军团对抗日联军围追堵截,企图将其围歼在“三江”省境内。山田采取“梳篦战术”搜剿深山密林,摧毁抗联密营和地下粮食储藏地,制造无人区,遂使三江地区的抗日联军的斗争进入极其艰苦的阶段。
除了对抗联进行军事“围剿”之外,山田乙三还大肆对所辖地区进行经济掠夺,以保证日军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
山田乙三的第一个办法就是,指使日伪政府巧立名目、增加捐税。仅牡丹江地区珠河县,1937年的捐税就比1935年增加了两倍半。而这仅仅是按伪政府的净收入计算的,实际上层层加派,花样繁多的敲诈勒索,落到每户头上,增加的倍数就远大于此了。
山田乙三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执行日伪政府所谓“交储蓄金”的政策,该政策强迫农民每人将每年收入的30%交储蓄金。这种储蓄金交了以后,便石沉大海,无日偿还,名为储蓄,而实与白日抢劫无异。
日军将东北三省视作“帝国的第一道防线”,作为侵华攻苏的战略跳板。在处心积虑地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把武装本国在东北的移民作为加强殖民统治的一项重要政策,从1937年起又开始推行所谓的“二十年百万户移出计划”。准备用20年时间从日本国内向东北移民一百万户,巩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山田乙三是这项侵略政策的积极推行者。1938年春,升任第三军团司令官的山田乙三,命令其所属部队以保护日本移民为借口,闯进牡丹江地区的珠河、苇河一带。他们把居住在这里的中国农民赶出家园,霸占土地,强占民房,掠抢民财,使这些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他们还强迫丧失了土地的农民做长工,从事各种各样繁重的劳役,辛勤劳作一年不仅分文不给,而且稍有不满,便以“反满抗日”的罪名施以毒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