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日本人的商业情报战觇观

作者:黄金旺

字体: 【




  
  派出学习,轻松“拿来”
  
  日本搜集科技情报历来以“拿来主义”著称。二战后,日本约有一万多人被派到美国学习新工艺和管理技术,并陆续学成回国。美国人后来经调查研究得出惊人的结论:这些日本人仅仅花费了25亿美元,就几乎把西方的所有技术都搞到了手,而这笔花费仅占美国每年研究经费的十分之一。
  蓄意制造车祸,打进工厂刺探技术
  丹麦的啤酒酿造技术闻名于世。有一天某著名酒厂老总的汽车撞残了一名日本游客。老总可怜对方是个孤苦老人,将他安排进厂在门房干些杂活。一年后,日本老人神秘地不辞而别。谁能料到他是一名经济间谍。原来,他是日本啤酒厂的老板,苦于无法得到先进技术,只好演了一幕车祸剧,利用工作之机,从工厂的废弃物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技术资料,从而使自己的酿造水平升级换代。
  
  卧底,骗取技术
  
  英国从16世纪机器革命后,编织工业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对编织技术和工艺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
  日本人很想学到这种技术。经过精心策划后,日本派了几个人,在英国一家技术先进的编织厂附近开了一家餐馆。编织厂的员工经常到那就餐,越混越熟。不久,这些日本人面露愁容,向他们倾述他们经营亏损,无脸回乡,使员工们备感同情。该厂原先规定不雇用外国员工的,但经不起众多员工的请求,破格录用了日本人,但也留了一手,只准他们做粗活。但这些日本人铁定了心,表现得非常吃苦耐劳,忠心耿耿,对企业感激不尽,慢慢地企业的防线在无形中被瓦解了,鬼使神差地分配其中一些人做了技术工。
  几年后,这些日本人纷纷离开公司,原来他们是日本派来的一流的纺织专家。回国后,他们设计出了一套比当时英国更先进的纺织设备。从此,英国的纺织业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从新闻媒体上搜集有用的商业情报
  我国生产的蜂王浆,由于是手工操作,欧美国家及日本企业均无法与我们竞争,在世界蜂王浆市场上曾处于惟我独尊的地位。70年代,我国出口的蜂王浆,每吨可以卖到12万美元。可是进入80年代后,外销国际市场蜂王浆的价格就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每吨只卖到7万美元。原因何在?原来,1981年6月,一家中央级外贸报纸,在不显眼的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披露由于联产到户调动了蜂农的生产积极性,我国的蜂王浆产量当年将大幅度增长,而且此后还将以较高幅度持续增长。这则不显眼的报道,被注重我国蜂王浆生产信息的日本一家蜂王浆进口商搜集到了。于是,他们抓住我国蜂王浆出口产大于销的理由,以这则报纸新闻报道所披露的信息为根据,要求我国出口公司予以降价。后几经讨价还价,我方最终只得降价出口。欧美一些国家的进口商也以此为例,要挟我方降价出口。
  (责编:伟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