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与狼共舞 仰天长啸

作者:舒 畅

字体: 【




  该监狱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监狱之一。1983年9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安东尼·罗宾逊等一行3人,参观了监狱的监舍、厂房、教室及卫生设施,并采访了罪犯。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劳改劳教单位首次对外开放。随后不久,香港也组团参观了这所监狱。这里发生劫持事件,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案情随后被通报,重庆市公安局、武警四川省总队某支队及狱方紧急召开作战会议,部署方案。
  狱方提供的资料显示:李小文,男,曾因报复杀人被判无期徒刑投入第二监狱。该犯曾在陆军某部侦察大队服役,战术技能过硬,而且参加过边境作战,会散打、射击、驾驶,退伍后曾开过车,当过保镖……这不是个一般的对手。
  考虑到李犯的“条件”,看押部队没有采取大兵压境先威慑的常规战法,以免李犯心理失衡危害人质。
  也许是李犯气数已尽。当时,武警某支队教导大队正在进行射击集训。百里挑一的29名优秀狙击手,旋即开赴监狱增援,在监狱周围布下罗网。
  两位被劫女警坐在二楼办公室的沙发上,从警经验驱使她们试探着与李犯沟通,但立即被李犯粗暴地厉声喝断。狂躁的叫声飘至楼下,让每一位官兵揪心。
  1小时煎熬与等待。离“通牒”时间还有7个钟头。李犯要求警方提供饮用水、香烟以及食品。
  但李犯绝不同意将办公室的门打开,断然要求将所需物品由窗户递进去。监狱办公室窗户都是用高密度的钢筋封死的,武警要求将钢筋锯掉,将物品递进去。李犯同意了。
  于是,一身囚装的武警排长帅林,受领了锯断钢筋的任务。
  帅林拎着寒光闪闪的钢锯,伸进窗子。他看见李犯手里攥着一把磨得同样寒光闪闪的自制钢刀。
  帅林感觉李犯手中那锋刃似乎只要轻轻一抖动,女警的鲜血就会喷涌而出,一切将无法挽救。
  帅林把钢锯来回地拉着。钢锯与钢筋碰出钢花,还有“嘎吱嘎吱”的刺耳声音。李犯终于被这噪声闹得无法忍受。
  李犯吼道:“你狗日的,别锯了!”
  帅林不能停下来。
  “师兄,你龟儿子不想想,不锯断一根怎样给你递东西?”帅林以狱友的口吻训道。
  将办公室内所有情况尽收眼底之后,钢条锯断了。帅林将饮用水、香烟以及饼干慢慢地递了进去。
  李犯果然操刀离开人质,猫腰钻进钢窗前的一张办公桌底下,伸手将物品接进去。
  这一细节,被帅林记在心里。
  一切劫持事件,只要劫犯离开人质哪怕1秒钟。惊心动魄的煎熬将在瞬间得以彻底了结。
  因为,专业狙击手知道,1秒钟内,狙击步枪、微型冲锋枪或者自动步枪能发射多少颗子弹,以及子弹离开枪膛后在空气中飞行的速度每秒是多少。
  送完东西,帅林回到了指挥部。
  其实,就在这段往回走的距离内,一套行动方案已经在帅林的脑子里形成。
  帅林的方案得到了公安、武警联合指挥部的同意。
  等待的只是时机。
  已经是晚上9时30分。离最后“通牒”只有半个小时了。
  终于,李犯饥肠辘辘,再次提出索要食物。
  一名武警枪手再次伪装成送东西的囚犯,从容走向办公室。
  和上次一样,李犯一样操刀离开女警,一样猫腰钻进钢窗前的一张办公桌底下,一样伸手去接食品。
  然而,这一次,李犯伸手接到的却是武警枪手送给他的一梭子弹……
  和所有的同题材电影场面一样,一批公安武警人员一起冲入办公室,女警被抬入早已等候的救护车。
  7个多小时的劫持,解决就在瞬间。
  看押部队解救被劫持的湖南雁南监狱女狱警庞林(化名),只用了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
  2000年12月6日。上午9时40分。
  雁南监狱锻造车间内,年仅20岁因故意杀人被判死缓的周犯,偷揣两把锯片刀,窜入车间二楼财务室。
  女狱警庞林正在制作报表。
  一把锯片刀逼在了她的脖子上,另一把锯片刀贴在了她的脸上——庞林被劫持了。
  庞林还没有缓过神来,即被周某强行逼跪,双手被反绑。
  同狱犯唐唤民发现情况后,立即报告狱警。
  现场狱警边报告边准备营救。周某大声威胁:“你们统统给我退到车间大门警戒线以外,如果上来一步,我就杀死她!”并提出条件,“你们马上给我搞一辆车、两万元钱、一个手机,还有两支手枪和两个装满子弹的弹匣!”边说边把人质从2楼拖了下来,挟持到车间一楼靠北面的一间电工房。周某一脚把电工房门踢关闭,将电灯砸飞,房内一片黑暗。
  10时20分前后,监狱长姜敏和副监狱长邹铁明相继率人马赶到。
  随后,正在衡阳检查工作的省监狱管理局局长张世明和市华新检察院的负责人闻讯火速赶到,并向驻监狱的武警衡阳市支队二中队求援。
  10时41分,武警衡阳市支队支队长陈庆强等人来到案发现场。
  现场指挥部拿出3套营救人质方案。方案一:利用电工房窗户。由武警狙击手击毙周犯。但电工房窗户玻璃涂有黑色油漆,窗内一片黑暗,无法射击——此方案被否决。方案二:强攻,武警防暴队员冲进电工房营救人质,但房门反锁,且这时周犯可能情急之下杀害人质——此方案也被否决。方案三:引蛇出洞,击毙罪犯,解救人质。这是支队长陈庆强提出的作战方案。派两名武警射手,一名隐蔽到电工房门外的铁柜上。用手枪居高临下,进行近距离射击;另一名狙击手隐蔽攀上锻压车间吊车,实施远距离瞄准射击,利用周犯需要手枪等物,将其引出房间,伺机击毙——该方案被采用。
  12时18分。武警支队副参谋长陈璋、监狱狱侦科科长谢树高对周犯喊话,称其索要的东西已全部准备好。周犯信以为真,小心推开一条门缝,欲一探虚实。
  就在瞬间。早已隐蔽在门外铁柜上的武警士官孙凡伟,果断开火,首发命中头部。周犯应声倒地。罪恶的生命灰飞烟灭。
  女狱警庞林成功获救,毫发未损。
  强大的思想政治攻势有时胜过全副武装大兵压境。因此,每次处置劫持事件,武警分队中无一例外地配有政策攻心组。无一例外地携带有高分贝的喊话筒。能否不费一枪一弹而屈人之兵,很多时候就看政策攻心组平时是否训练有素,能否看准劫犯顽固心灵堤坝深藏的蚁穴。
  山东省鲁西监狱,位于山东省太平镇,1995年3月始建,外围武装看押任务由武警济宁支队担负。
  一部名为《中国有座鲁西监狱》的长篇报告文学曾经使这座监狱声名鹊起。发生在5年前的一起重刑犯劫持人质越狱案令人难忘。
  2001年9月18日20时50分,鲁西监狱4号哨兵刘江正突然发现监区内水泥成品楼上有人影晃动,立即打电话报告情况。
  接报狱警立刻展开了地毯式搜索,发现3罪犯已攀至水泥成品楼顶。楼高35米。楼离监墙仅15米。3犯越狱动机明显。
  9时10分,武警济宁市支队政委史仍来、副支队长李德军和副参谋长张启文率部开往鲁西监狱。
  根据惯例,史仍来没有忘记随身带着2名特等

[1] [2] [3] [4] [5] [6]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