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道德无价

作者:唐银生

字体: 【



烟雾:“我看还是依死人说的去做吧!如果那肇事司机知道了真相。你还能过平静日子?”“可是,做人岂能不讲德性。不要良心?”“你呀,女人之见!”郭新凡斥责道。“良心能值几个钱?听我的错不了!”
  郭新凡旗帜鲜明地表了态,卢瑛却怎么也睡不着觉。她知道。郭新凡的话不无道理,他需要一个安定的家。需要她一心一意帮着他做生意,如果这事向刘信甲捅破了。势必惹火烧身、自找麻烦。但是,把这活生生的事实捂在心里。自己又怎能吃得香、睡得安?人心都是肉长的。做人岂可太自私。她决定曝光这份遗书,坦然承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卢瑛知道郭新凡性格有些固执,所以,一边慢慢做工作。一边防范他阻挠自己的行动。这个重大决策她要自己做主。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趁郭新凡心情不错,卢瑛又提到曝光遗书的事。没想到郭新凡哈哈大笑,说,我让你死了这条心吧!他飞快地从卢瑛枕下取出那个白信封。啪地用打火机点着了。不到一分钟,那信纸就化为灰烬。“没了这封信,你就不会胡思乱想了,忘掉这些。我们好好过日子吧!”
  卢瑛的眼泪旋即流了下来——也许这是她此生最痛心的泪水啊!即将成为她丈夫的心上人。竟是如此狭隘自私、专横鲁莽,郭新凡成了她眼中的陌生人。“郭新凡。我们缘分已尽!”她带着儿子头也不回地回到了原先的家。
  第二天,郭新凡找上门来,求她别做傻事,跟他回去。卢瑛一声不吭。郭新凡说:“遗书我烧了,你口说无凭,人家不骂你神经病才怪呢!”卢瑛轻蔑地说:“可惜,你烧掉的只是复印件,原件我早已藏起来了。”郭新凡见自己上当了,又说:“你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这样做不仅会让你前夫臭名远扬。你还得把人家的赔偿歉退回,甚至可能替死人吃官司!”“无论怎样。我不反悔!”卢瑛说得斩钉截铁。郭新凡知道无可挽回了。“你要一意孤行我也没办法。但我没有兴趣陪你瞎折腾!”卢瑛明白他要与自己分手,很干脆地回答:“行!”郭新凡又说:“你垫进建材行的4万元钱,我一时半刻还不了!”卢瑛也明白。他是以此要挟不还钱,因为当时并没打借条。卢瑛很大度地说:“不还没关系。算我投资亏了吧。”
  “你呀。脾气比牛还倔!”望着郭新凡拂袖而去。卢瑛痛心疾首。但她不想责备他。他有他的立场。他的道理。卢瑛忽然记起孟子说过的话:“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自己付出放弃幸福的代价,就算是取义成仁吧!这么想着,卢瑛的心情不再阴云密布了。
  她去的士公司寻找刘信甲。得知他早已把车卖了,不知去向。又打听到他的住处,邻居说,刘信甲把住房也卖了,现已在南昌火车站附近开快餐店谋生。卢瑛又找了大半天。终于在小巷尽头找到了正在忙活的刘信甲。
  “老刘。还认识我吗?”刘信甲点点头。卢瑛诚恳地说:“告诉你一个重要消息,三年前的那场车祸。是我老公蓄意制造的自杀事件。我到前几天才发现他的遗书。”卢瑛递上藏在贴身衣袋里的那封信。刘信甲看后,仰天长叹:“天哪,我被他害惨了!”
  
  真诚为媒
  
  原来。三年前的那场车祸。对刘信甲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那天上午10点多。他送当小学老师的妻子去医院看朋友。谁料与骑摩托车横穿公路的孙怀远撞上了。孙怀远当场身亡。车内的妻子也受了重伤。在医院呆了48天。妻子先是成为植物人。最终不治而逝。刚刚赔了巨款的刘信甲又让5万多元医疗费弄得焦头烂额,他不得不卖车还债。为了生存。他还把城郊的房子卖了。带着8岁的女儿进城经营快餐。
  “刘大哥。”卢瑛情不自禁地改了称呼。“都是我丈夫的错。我替他向你道歉!你有啥要求。告诉我吧。”刘信甲想了想说:“你丈夫死了,指责他已毫无意义,上法庭也多此一举。你看着办就行。”刘信甲轻描淡写的回答出乎卢瑛的意料。这时一个小女孩背着书包走过来。刘信甲介绍这是他女儿旬旬,11岁。读小学五年级。旬旬说了声“阿姨好”。走进里间屋伏在椅子上写作业。卢瑛看了好不心酸,人家落到这种境地。都是怀远的罪过啊!她告诉刘信甲。她一定将当年的赔偿款一分不少还给他。
  两天后,卢瑛将3万元递到刘信甲手上。她说。还有4万我用掉了。等我有了钱再还吧。刘信甲激动万分。虽然这本来就是他的钱。但失而复得也算是奇迹啊。他问卢瑛,为什么不听丈夫的遗言守住这个秘密,卢瑛笑笑:我想这样做,道德不答应!刘信甲对这个爱恨分明的女性钦佩不已。他请她坐下,询问她这些年来的经历。当得知卢瑛因公开遗书一事与准丈夫郭新凡闹翻了脸。而且那4万元钱也是郭扣押了时,刘信甲简直肃然起敬了。一个弱女子。能为道德与良心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在世风日下的今天。显得何等可贵!刘信甲当即决定:“小卢,那4万元钱就不必还了。其实你这份真诚的心。比什么都宝贵啊!”“不。刘大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呀!”“听我的。好吗?”刘信甲伸出手,与卢瑛紧紧相握。卢瑛感到这双大手是那样的坚毅、温暖和真诚。想起当年的刘信甲为了给她凑齐赔偿款到处借钱,卢瑛觉得自己欠他的实在太多太多。
  一来二去。卢瑛与刘信甲渐渐熟悉起来。忙的时候,刘信甲常常要旬旬洗碗、端菜,不少顾客戏谑刘老板雇佣童工。卢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想着自己家有三室两厅,在做通了儿子的工作后。又做刘信甲的工作,终于将旬旬接到自己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去住了。她晚上为两个孩子辅导功课,白天去刘信甲店里帮忙。有了卢瑛的支持,刘信甲生意出奇的好。每每忙了一天下来。刘信甲总会重复一句话:“做这个苦差事,太委屈你了。”卢瑛说:“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我倒觉得,只要是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就值得去做。”刘信甲点点头表示赞许。继而又问:“你全力帮我大半年了。我该向你支付多少工资呀?”“我是真心来替一时糊涂的丈夫赎罪的,哪有领工资的道理。”卢瑛嫣然一笑。想起三年前对这个宽厚守信的汉子所起的恻隐之心,脸上顿时热辣辣的。“刘大哥,若不嫌弃。我愿意帮你五十年。”
  品着卢瑛的弦外之音,刘信甲被一种浓浓的幸福感包裹了。这些日子,他一直想向卢瑛表白真情,但总不敢说出口。他觉得自己是个大老粗,与俊丽善良的卢瑛不太相配。现在卢瑛表达了这个意思,他当然顺水推舟了:“那好。我们签协议吧,五十年不反悔!”
  就这样,这对历经生活磨难的男女。以真诚为媒走到了一起。
  2006年6月18日上午,卢瑛和刘信甲在他们的“协议书”——结婚证上。郑重其事地按下了手印。
  (责编:弘 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