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熊猫局长

作者:曾 飞

字体: 【




  2006年7月12日,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投票表决,在世界自然遗产的名录中,又多了一个新伙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说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不能不说夹金山,因为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说到夹金山,不能不说崔学振,因为他从海滨到深山,一干就是一辈子。从“申吉”到“申遗”,看着全球大熊猫热一次又一次的升温,有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神之称的四川省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现任调研员)崔学振却仍感到忧心:“我们位于夹金山中的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跟1975年相比,数量是减少了。那时我们这里大熊猫有320多只,现在只有143只。”
  崔学振,来自大海边的浙江省宁波市,在遥远的中国西部干了一辈子,他与大熊猫结缘,在大山中建立了一个江浙人的家庭,成为最后一个宁波帮;曾抢救了50多只珍贵的大熊猫,建了一本不轻易示人的大熊猫抢救档案。他自嘲:“一生只有一个窝,一生只干一件事。”
  虽然在大山中生活了30多年,但崔学振依然有着浓浓的宁波乡音。看上去,崔学振长得很健壮,他说:“这是我长期爬山的结果。”59岁的他,现在还常常跋涉于海拔2000米甚至3、4千米的缺氧地带。有时为救护大熊猫,几十公里的山路赶个来回只用一天时间。去年,他回宁波市参加同学会,有的同学下车要让人搀扶,而他依然健步如飞,“我比同龄人显得年轻。人家问我原因,我说是熊猫让我变得年轻。”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平均海拔约1500多米,占地4万公顷,处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这里的森林草甸、陡峭的山势以及亚热带气候,为野生动物的栖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崔学振曾是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当家人。在雅安,崔学振因为保护和抢救大熊猫,大家都叫他熊猫局长。
  崔学振还非常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大熊猫的情景。那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崔学振和同事一起进行森林普查。在原始森林中第一次看见大熊猫时,他就被大熊猫可爱的形态迷住了。“当时,我们正在密林中行走.突然听到一阵窸窸(穴/卒)(穴/卒)的声音,有人喊了一声:‘注意,有野生动物来了!’我从没看过野生动物,顿时吓呆了,一动也不敢动。谁知走出的是一只黑白相间的动物,看上去乖乖的,十分温顺。它看了看我们,转过身子,摆动着圆滚滚的屁股跑了。有人告诉我,这是大熊猫,是最温顺的野生动物。”那一幕,崔学振终生难忘。
  崔学振1969年从北京林学院毕业后分到了四川省宝兴县,在宝兴县一干就是30多年。这些年来,崔学振也有机会回宁波工作,他说自己一直没有回去,是因为牵挂着宝兴县的大熊猫。崔学振承认,刚到宝兴时,他很想回宁波,这里的条件,真的跟老家没法比,但后来接触了大熊猫,也就铁心呆在宝兴了。
  崔学振说,他之所以能跟大熊猫结下不解之缘,还同他的家庭成分有关,“当年,因为我的家庭成分不好,如果想读大学,最好填报一些艰苦的、冷门的专业。”高中毕业填报志愿,崔学振几乎报的都是跟农林有关的专业。
  崔学振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三个弟弟,他们都在老家宁波工作。母亲生前一直在念叨:老四是不是犯了错误?要不然,为什么老是支边不回家?崔学振说:“父母老是把我在这里工作当成支边,他们认为我的命运最不济。其实,我在这里过得很充实。”亲人认为他活得很苦,并不是空穴来风。刚来的时候,崔学振的确不习惯,没固定的地方住,还常遭到蚊虫、跳蚤、臭虫的叮咬……于是,他写信回家给亲人诉苦,第一封家书,给家人留下了“吃苦受穷”的印象,现在的条件好多了,家人依然认为他在吃苦受穷。
  1983年,崔学振当上宝兴县林业局局长,他面临两难选择:一边是保护大熊猫,一边是批指标砍伐森林。森林砍了,生态破坏了,大熊猫靠什么生存?而此时一场大熊猫灾难也正在蔓延,由于生长周期的原因,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出现了开花现象。崔学振说,箭竹开花后大多数会很快死去,而它的种子要经过10多年的生长才能成为大熊猫的食物。大熊猫食量大,每天有16个小时在吃东西。一旦没有足够的食物,熊猫就会走出山林,结果往往是饿死病死。
  面对箭竹开花,崔学振并不惊慌,让他惊慌的是人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破坏。他四处呼吁:“威胁大熊猫生存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崔学振学的专业是林业,他知道箭竹每60年左右要开一次花,而大熊猫的历史比人类还长,大熊猫不知遇到过多少次箭竹开花,为什么大熊猫没有饿死?因为不同地方的箭竹生长周期不同,不是普天下的箭竹都同时开花,“从另一角度看,箭竹开花反而是好事,迫使大熊猫四处寻找食物,从而扩大了大熊猫的交往范围,有利于大熊猫种群之间的交流和繁殖。但过度地砍伐森林,切断了大熊猫的异地交往通道,大熊猫只得坐以待毙。崔学振奔走呼号:“放下斧头,留住森林!”
  说起这段往事,崔学振感触很多,“那时宝兴发展地方经济,把资源变资本,富得最快的就是砍伐木材。刚好那几年箭竹开花,我任县林业局局长,白天上班批森林砍伐指标,晚上抢救大熊猫。那时有种说法,乡镇企业工厂建在山上(指原始森林),工具别在腰杆上(斧头)。”后来,宝兴滥砍滥伐受到了查处,县长摘了官帽,而作为林业局局长的崔学振没有受到处罚。有人不解,其实他们不知道,作为林业局局长的崔学振一直反对滥砍滥伐,认为砍伐指标太多,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过少砍木头的书面建议。县上要求他追加砍伐指标,他首先站出来反对,因为过度的砍伐,会让大熊猫无处栖息。当年,县政府的关于追加砍伐木材指标的文件,被他反“批”了回去,“请政府收回这份文件!”
  那段时间,崔学振和他的同事经常爬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上抢救大熊猫,然后送到自然保护区去喂养,大熊猫恢复健康后,他把大熊猫送到动物园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
  1983年10月,崔学振记下了大熊猫1号档案。他当时想,大熊猫应该有档案资料,这对自然保护区来说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仅仅半年时间,他已记到了第10号档案,他记不下去了,因为大熊猫死得太多。每次看到大熊猫死去,他的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下来。
  据崔学振同事介绍,这本“熊猫档案”是他的宝贝,轻易不肯示人。对此,崔学振笑称,“没这么神秘,其实熊猫档案记录的只是1983年10月以来宝兴县抢救大熊猫的故事。”到目前,档案记录的大熊猫数量已经有120多只。十一届亚运会的吉祥物“盼盼”的原型“巴斯”就出自宝兴,后移师福州熊猫世界,成为一只大熊猫的“天皇巨星”,先后出访美国等地,并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表演了打电话向家乡人民“问好”等节目。这只“天皇巨星”,也在他的熊猫档案中。
  “送走一只,这里的大熊猫就少了一只。如果抢救成功后的大熊猫都送走了,宝兴大熊猫有朝一日,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