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道高,还是魔高?

作者:盈 欣 伟 蕻

字体: 【



一些地方出现了以家族、民族、地缘为纽带的职业贩毒团伙。国内形成了昆明、大理、广州、深圳等多个辐射全国的毒品中转站、集散地。贩毒手段更加多样。武装对抗性增强。每年发生武装贩毒案件二三十起。人体藏毒、武装贩毒活动突出。零星贩毒活动有增无减。2006年6月22日上午,中国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在每年破获的毒品案件中,武装贩毒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数量来看,每年武装贩毒案件大概二三十起,甚至有时候还多一点,每年缴获的枪支都有几十支,子弹几千发,包括手榴弹、手雷等等。从地域来看,武装贩毒案件边境地区比较多,也有极少数在内地。3.易制毒化学品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非法流失问题时有发生。4.滥用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人数迅速增多,娱乐场所吸贩毒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正在进一步加强禁毒国际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在国际禁毒领域的影响。以求禁毒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戒毒脱毒
  
  凡是遭毒魔缠身的人,在清醒时刻。没有一个人不想彻底摆脱毒魔的纠缠,但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意志和精神力量,无法挣脱出毒魔的手掌。“毒瘾好戒,心瘾难除。”这句话在吸毒者中间被普遍流传,于是,有一戒、再戒、三戒……直到把这句话当成借口。
  一个吸毒成瘾的女青年。先后五次进戒毒所戒毒,而且每次戒毒时,都剥下一个手指甲,以表示自己再不重新吸毒的决心。可是,当她左手的五个手指甲都已剥光时,她还是复吸了;一个吸毒成瘾的个体老板,为了戒毒,让家属用手铐把自己铐在铁床上,关在房间里,并关照家属三天后再去看他。谁知,当第三天家属打开房门时,不见了他的人影,而铁床已移动到窗口。更让人感到可怕的是,铁床上留着那只铐住的手臂。显然,为了吸上毒品,他可以连自己的手臂都不要;在云南某少数民族集居地,一户人家曾发生一群家鼠“集体自杀”的事件。后来证实,原来这户人家的男女主人都是瘾君子,他们长年累月吸毒时吐出的毒雾,竟使满屋的老鼠都上了瘾。这次,他们全家出门到临县走亲戚,几天没回来。上了毒瘾的老鼠过不上瘾。便一只只从梁上跳下自尽了;由此可见,戒毒的难点就是如何防止复吸。这是当前国际上的一大难题。谁能解决这一问题,谁就对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谁就在这一科学问题上站在了世界前沿。
  昆明药物依赖性戒毒康复研究中心的主任说:生理上戒毒是戒毒全程中的最简单的过程。用药或不用药7-10天都可以实现生理脱瘾。但关键在于心理康复。人们总期望有特效药。希望三天两个晚上就使人完全戒断,这是自欺欺人。现在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的人数都不少。为什么复吸率仍在98%以上?就是药物戒毒只能完成戒毒的第一过程——生理戒断.而关键在于心瘾的根除。
  半个多世纪来,世界各国的医学科学家为寻找一种能彻底戒除毒瘾的药物和方法,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从三四十年代的颠茄疗法、溴化物催眠疗法、内分泌疗法;到四五十年代的电休克疗法、冬眠疗法:到六七十年代的冷火鸡疗法、替代递减疗法;到八九十年代的麻醉戒毒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探索不断、创造不已。但是,这些戒毒药物和疗法都仅仅限于生理性成瘾方面,即脱去生理上的毒素(也称毒瘾);而对于心理性的毒瘾,却几乎不起作用。问题的严重性恰恰在于,如果一个吸毒者仅仅戒除了生理性的毒瘾。一旦回到趿毒的环境,结交昔日的毒友,或者遇到什么不称心、不合意的事,就会重蹈吸毒的覆辙,即复吸。据有关权威统计。全世界的复吸率高达95%以上。
  “戒毒真的太难了!”北京市第一个戒毒社区——向日葵社区的创立人之一王志强说,“毒能戒。但毒难戒。戒毒人员像是跑马拉松的运动员,戒了的是冠军。很多人都是中途退场的,在跑道上的人都在努力。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
  现代医学认为,吸毒成瘾的形成与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诸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戒毒治疗也就不同于一般疾病的治疗。现在全球公认的戒毒治疗方案,并非仅仅着眼于身体症状一个方面,而是从吸毒成瘾的机制出发,给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全面考虑,这种现代戒毒模式包括了脱毒、康复、后续照管等三个阶段,它摒弃了过去那种只顾早期脱毒、不顾后期康复的简单戒毒模式。
  脱毒,就是摆脱身体对毒品的依赖,这是戒毒的开始。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冻火鸡法、梯度戒毒法、替代递减脱毒疗法、中医学戒毒疗法等药物治疗方法。使吸毒成瘾者顺利渡过急性戒断反应期,帮助解决身体上的戒断症状。使吸毒者能够脱离毒品而没有生理上的痛苦。这阶段通常需要1—3周或更长时间。国际上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减量替代,非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症处理或用麻醉药品剥夺意识,均可在10天左右完成。这一点,我国基本上已解决了。目前在脱毒药品方面,国外有的,我国基本都有。此外还有中药和针灸等很多传统医学的办法。
  脱毒完毕决非是戒毒治疗的终结,在常规的脱毒治疗中,由于药物的作用只是消除了生理戒断症状,而戒毒者的心理、神经功能、身体状况还未恢复,行为还未得到矫正,这些都是导致复吸的因素,因此需要有一个过程来处理脱毒后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心理和行为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康复阶段。该阶段主要是采用心理疏导、正面教育、社会帮助、体育锻炼、改善营养等措施以解除或消除稽延性症状和心瘾,矫正个体的不良心理、行为态度,完成心理上的康复,使戒毒者能够重返社会,成为社会所能接纳的人,成为亲社会的人。该阶段通常需要6-12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在康复工作方面,国外一般采用美沙酮维持疗法和组织康复治疗集体。我国目前基本上没有办法。至于康复治疗集体,我国目前还难以实行。因为既无资金,也无人员。政府无法花大笔经费为吸毒人员提供康复治疗集体的各种服务。这种服务,在美、欧等国一般每人每天约数十美元。在我国,当前还有几千万人有待扶贫,温饱尚未解决,如要政府花大量资金和人员为吸毒人员组织康复治疗集体,事实上是无法做到的。即使经费和人员都解决了,吸毒者也未必就愿意接受这种康复模式。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要花时间去赚钱,而不是花时间来治病。
  
  后续照管
  
  后续照管阶段指的是戒毒者回归社会之后。建立一监督、扶持、帮教系统给予后续照管,以便对戒毒者提供心理、专业或职业辅导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作为一个正常人适应并融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中。该阶段需要1—3个月或更长时间。在回归社会。彻底恢复健全的人格和行为模式方面。我国的差距就更大了。国外要求在这一阶段由心理卫生医师对患者进行相当长期的、耐心的心理行为矫治。要求患者脱离吸毒环境,给患者安排正当职业,使他们有心灵的寄托和事业的追求。在这方面。我国难以落实。首先我国从事戒毒工作的心理卫生医师十分有限,无法面对几十万吸毒者去做长期耐心的心理行为矫治工作。目前连心理行为矫治的指导原则也还没有制订

[1] [2] [3] [4] [5] [6] [7]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