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何以解忧,唯有改革

作者:肖 舟

字体: 【



机”,“趑趄不前,难以办成大事”。
  这3篇文章见报后。一些人的攻击开始升级,语句也尖锐起来。有人气势汹汹责问:“主张改革不问姓社姓资的作者,你自己究竟姓社还姓资?”等于宣布皇甫平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了。
  北京《真理的追求》、《高校战线》等学术刊物相继发表批判文章,《求是》杂志很快登了,《人民日报》也转载了,主流媒体的介入,使得当时对《解放日报》皇甫平形成围剿的气势。
  3周后,第4篇文章《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发表了,文中引用了战国时期思想荀子在《大略》中的:“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这也是江泽民在一次中央会议上作关于干部问题讲话时引用过的。该文见报前3天,朱镕基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与邹家华一起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我们在文章中展开了阐述,强调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要破格提拔对经济体制改革开拓有进取精神的干部。文章尖锐提出,对“那些口言善,身行恶的‘国妖’、两面派、骑墙派一类角色,毫无疑问绝不能让他们混进我们的干部队伍中来”。这4篇文章,相互呼应,围绕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中心,由总而分,反复阐明,宣传了邓小平的最新思想,形成了一个推进改革的完整的舆论先导系列。
  
  四
  
  皇甫平的文章发表后,在党内外、国内外反响强烈。当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驻沪办事处人员都接到当地领导人电话,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还派出专人到上海来了解发表背景。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但是,除了当年4月新华社《半月谈》杂志发表评论文章,公开表示称赞外,其他媒体大多沉默不言。只有少数几个攻击、批判,甚至谩骂。
  在当年4月召开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与会者用整整3天的时间,系统批判皇甫平观点。4月24日,《人民日报》以转载形式,发表原刊于《当代思潮》上的一篇文章,题为《为什么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文中对皇甫平文章中的观点,逐条引证加以批驳。5月初,《光明日报》又转载当时国家教委一位副主任下令撰写的批判文章——《改革开放必须先问姓“社”姓“资”》,被认为是批判皇甫平的又一篇檄文……
  我们在撰写文章时,是有一点冒风险的思想准备的,但绝对没有预料到,几篇文章会招致如此火力凶猛的大批判,拿大帽子吓人到如此程度。出于维护大局的考虑,我们不写反击文章,以沉默淡化之。我当时承受着巨大压力,连到香港履任新职的任命也被突然取消了。
  此前,朱镕基已经亲自向我本人和上海市新闻界,宣布了国务院港澳工委关于任命周瑞金即将赴港出任《大公报》副社长兼总编辑的决定,而取消这一决定的通知,竟是国务院方面打到上海的一个电话。此时。朱镕基已经到北京上任,吴邦国也已经正式接任了上海市委书记职务,按理说,朱已经没有必要对上海工作继续作指示。但是因为皇甫平事件,吴邦国还是将这一切向朱镕基做了请示。
  朱镕基当即回话说:“中央并没有表示也没有讨论过‘皇甫平’文章的观点有什么错误,上海情况那么复杂,浦东开发举世瞩目,中央寄予厚望,关键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总比什么看法都没有要好。”
  其实,我心里明白得很,坚信大多数干部、群众是会明辨是非、服膺真理的。到下半年,事情有了转机。江泽民总书记在199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着重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不要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标志的思想。9月1日,他又下令将第2天就要见报的《人民日报》名为《一切为了改革开放》社论中,“关于在改革开放中一定要问姓‘社’姓‘资”’的句子删去。但是,这篇社论,已先由头一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播发了出去。第二天见报出现明显改变,使中央机关报一篇社论出现两个不同版本,这在党的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时在海外新闻媒体中引起强烈反响。
  9月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再次严厉批评一家大报引用其在纪念鲁迅大会上的讲话时做出断章取义的错误编排,这些都表明了中央的鲜明态度。
  1991年,就在皇甫平文章展开的交锋中,邓小平一直在冷静地观察和思考。1992年春天,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出山了。1月18日到2月21日,他以88岁的高龄不辞劳苦进行南巡,足迹遍及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就是要搞市场经济,基本路线要管100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谁不改革谁下台。他还用“发展才是硬道理”,来激励我们“把握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小平的南巡谈话,为党的十四大做了充分的思想理论准备。
  ——说是采访,其实是一种交谈,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3个小时。接待方的催促声又传入耳中,这位已近古稀之年的儒雅老人起身说道:
  17年过去了,今天回过头看那场交锋,已有恍如隔世之感。我真不愿意再提皇甫平了,它已经成为历史,还是让后人去评说吧!总之,做人做事须有“三性”。一曰人性,二曰理性,三曰灵性。人格尊严,崇尚科学,超越生命;世界变化无穷,而人生如此短暂,宇宙探索是无穷尽的。我很看重,也很追求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品位。
  
  责编 书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