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辍学 不可忽视的暗流

作者:田 萍

字体: 【




  今年“两会”期间,有关教育公平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真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声势浩大地集中议论某一个话题,这种现象是非常少见的。关注教育,关爱孩子,其实就是关心祖国的明天和未来。但是,在这股全国上下重视教育的滚滚热流中,还潜藏着一股不可忽视的暗流,这就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农村孩子辍学问题,亟需引起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尽快堵截这股暗流。
  
  农村辍学率的现状令人忧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在过去的一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覆盖率已达到93.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95%,初中生入学率达到94.1%。但小学生辍学率为0.59%,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49%,个别地区初中辍学率仍然比较高。其中女童占据较大比例。现在我们仅按教育部公布的统计口径为依据,算一算辍学率在全国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今年3月12日,教育部发布的200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2年全国共有小学45.69万所,比上年减少3.44万所;在校生12156.71万人,比上年减少386.76万人。我国初中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已见成效,随着“普九”目标的实现和学龄人口高峰段上移,初中在校生数有所增加。2002年全国共有初中学校6.56万所,比上年减少0.1万所。招生2281.82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在校生6687.43万人,比上年增加173.05万人;毕业生1903.69万人,比上年增加172.19万人。
  这里请注意两组数据,一是全国小学在校生12156.71万人;二是初中在校生6687.43万人。这两个数据按小学辍学率0.59%和初中辍学率2.49%算,就得出这样的数据,即小学生辍学人数为71.72万人,初中辍学人数为166.51万人。这已经是惊人的数字了,但全国实际辍学率远远高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就从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也能看出名堂,招生2280多万人,而毕业只有1900多万人,相差300多万人。全国政协委员张承芬曾就一些地区的农村初中辍学状况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平均辍学率接近40%。对此,有人推算,全国初中阶段的辍学率不会低于6%,决不是2.49%。换句话说,如果比2.49%高出1个百分点的话,意味着全国又多出近67万人。据调查,在辍学的学生中男女比例为11:19,辍学的学生中约有16.7%外出打工,48.3%在家务农或从事当地的经济活动。同时,农村父母双双外出务工,数以百万计的学童成为留守孩子,打工族后代的教育,远离了父母,缺乏关爱,厌学、逃学、失学、辍学者不在少数。山西省黑砖窑童工和广东省童工事件再次让人们对辍学孩子的去向担忧。
  
  剖析农村辍学率偏高的原因
  
  目前农村辍学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人认为辍学的根源在于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很多孩子上不起学,而辍学现象不仅发生在贫困农户,同样也发生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人认为,农村教育条件差,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留不住好教师,也留不住学生;也有人认为,现行的应试教育太呆板,学校规矩多激不起孩子学习兴趣,孩子不想学。这几种说法几乎都有道理,但是具体情况要作具体分析,深层次原因要做深刻的剖析。
  读书无用仍有一定市场 由于受到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致使有的孩子初中没读完就走出校门。有的认为:农家子第念几年书,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子就行了;有的认为:女孩子书念得再多也是替人家念,早晚是人家人;有的认为: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书念多了没得用;还有的认为:现在的书念不起,杂七杂八费用交不完的钱,几亩薄地难以承担费用……等等,这是读书无用论在新世纪的翻版,在农村还有一定的市场,使许许多多花季少年深受其害,过早地离开校门。
  升学无望导致纷纷辍学 由于农村总体上办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不高,教育教学质量低,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甚至歧视后进学生,结果就使得很多农村学生即使上得起学也不愿意上。加之,农村初中教育后的出口狭窄,升学无望,进入高中,要花上万集资款,特别被认为所谓的差生,便提前走出课堂,这样还容易形成连锁反应,往往一人辍学能带动十个八个同村(庄)孩子无心学习。
  念书无钱不如回家挣钱 目前许多农民认为,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最少也得花费10-14万元,全家一年纯收入也就是5000-6000元,为了孩子念书夫妻俩累死累活还要不吃不喝20年才能积攒起学费,前提是20年中家里人不能生大病。否则一个“喷嚏”就能打掉全年收入。与其花未来的钱,不一定能有好的回报,还不如早让孩子干活挣钱。有些农村庭院经济搞得好,劳动收益可观,家长就认为挣钱实惠。当然,家庭条件困难的或病残家庭无钱交费的仍然是农村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显示,辍学率有一半以上因经济困难所致。
  学而无果家长积极性不高 众所周知,我国实施普九义务教育,也就是说念到初中毕业,进入高中才进入“高学费、高开支”阶段,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农村中不少镇、县以上级别的中学初中就开始大搞“分类”教育,“释钱”招生,把优质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以“一分千金”收费,而剩余的初中是那些校舍条件最差、师资力量最薄、教学设备最孬、生活条件最苦、工资拖欠最多的学校,老师无心教、学生无心学,再加上统一的课堂设置和教材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农村实际,识了一肚字种田用不上,导致家长供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自家孩子不是念书这块料儿,有的干脆就动员孩子辍学。
  留守儿童生活在教育真空 我国目前约有1.5亿流动人口,他们多数为农民工,其中学龄儿童约为250万人,他们的教育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由于壮年农民外出打工,把学龄儿童或少年留在家里,被人们称为留守儿童,全国已有2200万之众。这些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回家一次,有的不能及时寄回子女的学习生活费。因而导致部分未成年儿童面临失学和辍学。特别是这些打工族后代的教育,远离了父母,缺乏应有的关爱和必要的家庭培养、教育,往往容易患上种种心理病症,如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早恋早婚,读书缺乏督促,上进观念淡薄,厌学逃学非常严重,甚至发生不该发生的斗殴、偷盗、强奸等悲剧。生活在这种教育真空里的留守孩子们,怎不令人担忧呢?
  辍学率上升已经成为农村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它不但严重影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开展,而且由于流失生比例上升,产生大量新的文盲,将势必影响新一代农民素质的提高,也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对农村还在蔓延的辍学问题不可小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多管齐下,尽快遏制辍学势头。
  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 我国虽然早就颁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