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
第一章 楚河汉界






  刘邦大军很快地包围了钟离眛,但楚军防卫坚固,汉军暂时束手无策。此时项羽已赶回荥阳战场,刘邦于是下令汉军退守广武险阻之地,项羽也立刻追到,双方在广武形成对峙局面。

刘邦计诱曹咎,再下成皋

  当项羽击破成皋、驱逐英布和刘邦的联军、逼得刘邦逃到赵地去征召韩信的兵马、再度南下阻挡项羽攻击关中之际,项羽后方的梁地又被“大盗将军”彭越的游击队偷袭,睢阳、外黄等十七城池相继失陷。
  项羽为了确保后方粮秣安全,亲自引军东行,进行扫荡工作。
  临走前,项羽嘱咐大司马曹咎谨守成皋,不可与刘邦作战,等待他回来后再行出击。
  曹咎原为秦王朝蕲县狱掾,曾和司马欣共救项梁,因而成为楚军的重要干部。虽然他并没有特殊才能,但仍因忠诚可靠而升为大司马(最高军政指挥官)。
  由于龙且前往救齐,项羽对钟离眛又失去信心,在无独当一面的将领可用时,只好起用曹咎来作防守的工作,并以塞王司马欣加以协助之。
  司马欣和曹咎为旧识,又曾为章邯首席助手,颇富作战经验,由他来协助曹咎应是万无一失了。
  项羽也深知曹咎可能不是刘邦的对手,因此嘱咐他只要坚守十五天即可。
  刘邦当然也接到项羽离开的消息,他判断此次来来回约需十数天,这十数天是夺回成皋最好的时机。
  于是他派出偏将率队到成皋城门前叫阵,以一副轻敌的模样引诱曹咎出战。
  曹咎和司马欣自然不敢随意出击。
  刘邦却想到一个鬼点子,他知道曹咎和司马欣都是早年有思于项梁而受到重用的。
  于是他故意在城中的楚军里传播一则耳语,说这种靠恩情升官的将领到底是不懂得兵法的,因此根本无法率军作战。
  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文人出身的曹咎最无法忍受的便是别人讥笑他不会带兵。
  因此他不顾司马欣苦劝而率军出城,准备和刘邦决一死战。
  但刘邦亲自率军布阵在把水西北岸,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
  曹咎也不肯示弱,亲自带头渡河攻击刘邦本阵。
  刘邦乃下令撤营后退,曹咎见状更加紧渡河。谁知当楚军半渡时,刘邦立刻令汉军回师,以准备好的弓弩队攻击河流中的楚军,楚军立刻陷入大乱。刘邦又命左右两边伏军由河边小树林中冲出,向汜水中慌乱的楚军展开屠杀,曹咎奋力抵抗却不得脱。
  成皋城上的司马欣见状,也立刻组织后备部队出城援救。
  但等到司马欣进入汜水中拯救曹咎之际,埋伏在温水东岸的汉军尽出,立刻截断楚军回城之路。
  在城外的楚军见回城之路被断绝,大为吃惊,纷纷向汉军投降。曹咎和司马欣眼见大势已去,痛悔未能依循项羽的交代,便在汜水上自刎而死。
  刘邦于是渡河攻陷成皋,尽得楚军粮食和金玉货财,并在荥阳对面的广武县驻营,重新控制敖仓的粮食及粮补管道。
   
最是关心虞美人

  项羽在梁地前线听到成皋陷落后,立刻放弃梁地的镇压工作而急速回防。
  此时项羽心中最担心的,并不是成皋的失守或曹咎和司马欣的安危,而是他新近的爱妃虞姬。
  虞姬是齐地的少女,一年半前和项羽在征伐田荣的战争中认识。
  项羽的身心有如柏拉图笔下的杰出运动家,带有相当的自恋倾向,因此他平常不喜接近女色。终其一生,他都未正式设立皇后。
  虽已二十七岁了,但项羽一直未有喜欢的女性,一直到碰到虞姬为止。
  虞姬其实只是民间的小女孩,长得清纯可爱、娇小纤细、楚楚动人,雄壮魁伟的项羽却爱上这个小美人。
  只是十三、四岁的小女孩,项羽尚不忍占有她,只是当小鸟般地保护着,如同宠物。
  项羽并不认为虞姬是他的妻子,因此并未将她留在彭城,而是随军带在身边。
  如今虞姬已十六岁,项羽才正式封她为“美人”,因此上上下下都以虞美人称呼之。
  征讨梁地因所需时间不多,项羽便把虞美人留在成皋营殿里。
  如今成皋失守,项羽不禁忧心如焚。
  其实司马欣出城前便自知大势已去,所以他命令虞美人的专任保嫖赶紧保护虞姬出城,投奔荥阳钟离眛的军营。
  听到成皋失守,机智的钟离眛立刻将军队部署于荥阳东边防线,以免使荥阳成为孤城。
  刘邦的大军也很快包围了钟离眛,但楚军防卫工事坚固。汉军暂时对他束手无策。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项羽已赶回荥阳战场。
  刘邦于是下令汉军退守广武险阻之地,项羽也立刻追到,双方在广武形成对峙局面。
   
汉城楚寨的长期对峙

  进入广武山,是刘邦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
  广武位于黄河南岸,地处荥阳和成皋之间,是个小台地,因此通称广武山。
  在广武山西麓的高地上,筑有数个黄土大穴,这里便是秦王朝重要谷仓——敖仓的所在地。
  只要屯兵在广武高地,便可享有敖仓粮食,而且此地地势险峻,由东麓山下要攻打广武台地非常不容易。
  而且攻打成皋之先,刘邦已令人在此筑寨、凿坑、设栅,拥有相当坚固的防御工事。
  刘邦的营寨东面有个小河涧,通称广武涧,涧的对面是个较小的台地,项羽便将楚军营寨建构在这个地方。
  接下来的一年间,项羽和刘邦便在这里长期对峙,而楚军的力量也在这里急速衰弱。
  后代人便将刘邦的营寨称为汉城,将楚军的阵地称为楚寨。
  这是个致命的陷阱,但项羽似乎并未发现。
  项羽的军队除了广武前线外,尚需供应荥阳城军民的粮食补给,这是相当庞大的负担,但敖仓却在刘邦的控制中。
  因此汉城拥有大量粮食,楚军的补给却在急速消耗中,这对攻击的一方是非常不利的。
  由于彭城方面的补给线长,运送困难,彭越的游击队又经常在梁地打劫,使楚军的粮秣供应倍增困难。
  项羽作战一向火急,又十分讲求效率,因此他对粮食的规划一向作得不好。
  倒不是他不懂得粮秣的重要,而是过去他从来不必为这件事苦恼。
  这次他却被刘邦拖住了,使粮食补给成了大麻烦。这是项羽第一次有机会为粮食苦恼,所以他也的确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欲烹我父,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希望尽快和刘邦决一死战。
  他想到一个逼迫刘邦的好办法,立刻下令部属火速由彭城带来刘邦的家属。
  彭城大败时,刘公和吕后等全都被项羽所虏。
  项羽在楚寨前面作个大刀俎,将刘太公全身赤裸地绑在上面,准备烹杀之。
  刘邦听到报告后立刻赶往城墙前观望。
  项羽派人大声喊话:
  “汉王听着,项王有令,如不尽快下来决一死战,便烹杀你的父亲刘太公。”
  刘邦见状,心里也是着急又难过,不过他知道此事若不小心处理,可能会危及全军的安全。
  虽然明知是项羽的“阴谋”,但事关主人的骨肉亲情,张良和陈平等策士也不敢有何建议,只有让刘邦自己去决定了。
  顾及作为主将的责任,刘邦心一横,扯起他的大嗓门在城墙上回答道:
  “我和项羽当年同时受命于楚怀王,并共约为兄弟,我的父亲不也就是你的父亲吗?如果你想烹杀父亲,也请分一杯羹给我喝吧!”
  项羽被顶了回来,简直气坏了,立刻下令烹杀太公。
  这时候项伯也在跟前,他立刻前去劝止道:
  “天下事每人各有看法,杀害刘公对我们不见得有利,可能还会引发不必要的批评。争夺天下的人通常是无法顾及亲人的,杀了他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帮助,更何况杀人父母可能会惹出意外的灾祸!”
  项羽也觉得杀害无辜的宿敌之长辈会破坏自己的英雄形象,便接受了项伯的劝止。
  项伯出面阻止,虽然其中含有报答刘邦知遇之情分,但以楚人的习俗,杀害千万敌人者为英雄,而阴害有地位又无力反抗的人则为懦夫。因此项羽之所以接受项伯的建议,也的确有他需要考虑的地方。
   
项羽斗力,刘邦斗智

  面对“够皮”的刘邦,恐吓威胁似乎发挥不了效果,项羽无奈下只好正面挑战了。
  他派军使到汉城向刘邦下战书:
  “连续几年来,天下一直动荡不安且战乱饥饿频传,原因都来自我们两人的争战。
  “因此我建议我们两人依循楚人古代尚武精神,单挑对决以定胜负,不要让天下为我们遭受颠沛流离的痛苦!”
  凭个人武勇,刘邦根本不是项羽对手,因此他绝不会中计,只笑着要楚军使回去传话:
  “我宁可斗智,才不斗力!”
  当然项羽也不会真的笨到相信刘邦会同意和他单挑独斗,他只想借这个举动来嘲讽刘邦的缺乏武勇精神而已。因此他立刻派出三个敢死队员,轻装站到汉城前面向汉军挑战,并讥笑汉军阵营是有其主必有其臣,都是一些酒囊饭桶。
  这招的确有效,对汉军的士气影响很大,将士们都为此愤愤不平,摩拳擦掌地想出城决战。
  为了鼓舞士气,刘邦特别派一名来自楼烦的骑射手骑马出城,并在飞驰中以箭射杀楚营的三位敢死壮士。
  汉军大声欢呼胜利,城中一片哗然。
  楼烦属塞外游牧民族,以擅长骑射而出名,这位骑射手或许正是楼烦族的勇士。刘邦入关后,曾大量编组秦地战士,大概也招募有楼烦族的兵团也说不定。
  总之,项羽的心战计谋又碰了一次钉子。
  项羽大怒,乃亲自披甲持戟,站到汉城外向汉军挑战。
  楼烦勇士又急驰而出,欲射项羽。
  项羽怒目而视,大声叱责之,当真是声如巨雷,闻者无不丧胆。楼烦勇士因而不敢瞄准项羽,双手抖得连弓箭都控制不稳,只得火速退回城中,再也不敢出城挑战。
  欢呼中的汉军随即变得鸦雀无声。
  在营中的刘邦对突然的安静大为惊异,立刻派人询问,当他知道项羽只身冒险来到阵前时,也惊讶得连口都合不上来。
   
蛮子射中了我的脚趾头

  虽然在粮食补给和行政管理上,刘邦的汉军占有绝对优势,但楚军是攻击的一方,气势上比汉军强得多。
  如果继续让项羽撒野下去,汉军的士气的确不太乐观。
  项羽都敢亲临第一线,刘邦也不能太示弱,于是他那一向调皮的童心又起了,决定也东施效颦地到阵前去喊话一番。
  隔天早上刘邦表现得又大胆又瀟洒,他居然连盔甲也不带,只穿着营中的便服就跑到汉城外的高地,和全副武装的项羽隔广武涧隘对峙着。
  刘邦估算楚军的弓箭射不到他。
  不仅汉军对主帅的勇猛深感佩服,连楚军也对刘邦的大胆大为惊讶。
  听到汉营军士的欢呼声,一向爱热闹的刘邦胆子更大了。他慢慢拿出昨天准备好的文件,向楚军大声喊话:
  “项羽听着,像你这种无道的人,哪有资格向我单挑呢?你有十大罪状,我要代表天下人来控诉你!”
  项羽听了气得哇哇大叫。
  这下刘邦更神气了,他大声喊话:
  “第一,你违反楚怀王当初和我们的约定,把我贬到汉中,是你缺乏信用的罪状。
  “第二,以自私的动机,谋杀卿子冠军宋义,是以下犯上的罪状。
  “第三,解除赵国邯郸之围,完成任务后却不回报怀王,私自强迫诸侯军队攻入关中,这是蔑视君王、欺侮诸侯的罪状。
  “第四,火烧秦国宫室,盗掘始皇坟冢,私自侵占公产,是不仁不义的罪状。
  “第五,子婴已经投降,却又被你杀害,是你不顾礼法,违反国际公义的罪状。
  “第六,以欺骗手段坑杀秦国子弟兵二十万于新安,是你残暴无信的罪状。
  “第七,自己占有最好的领地,却放逐各国故主,是你自私自利的罪状。
  “第八,将义帝放逐到偏远地区,又侵占韩王领地,私自占领梁、楚的精华区,是你违背公义的罪状。
  “第九,派人暗中谋害义帝,更为天理所不容。
  “第十,主宰天下为政不公平,又不顾信用,为天下人所不容,大逆无道,罪不可赦。
  “如今,我率领义兵,号召诸侯共同讨伐你这个奸贼,像英布这种刑余之人都痛心你的罪状,公然征讨你,你哪里有资格向我挑战呢?”
  面对项羽的怒目而视,刘邦愈骂俞神气.好像感觉自己能够对抗项羽的确很了不起,于是难免有点得意忘形了。
  再看到项羽气得哇哇叫的样子,刘邦“促狭”的童心更强了,他不禁愈骂愈大声,抑扬顿挫的声音响彻整个山谷。
  项羽表面上似乎情绪反弹很大,其实他早嘱咐好麾下的弓弩手,准备乘机偷袭刘邦。
  由于刘邦在一般弓箭射程之外,楚军弓弩手决定采用弩来偷袭。
  弩是一种必须由数名士兵同时操作的远射武器,大多由铜制成,主体是个凿于箭沟的台座,长约六十公分。弓身前端有一个牙钩弦,操作者只要将弦用力后拉,置之于名叫悬刀的凸起物,然后将箭置于沟中,瞄准后再以悬刀的扳机作用引动箭身,箭便会立即飞出。
  这种奇射程颇远,而且箭头大多绑有石头,用以打击目标。此外管通常是藏在矮树丛中发动,以让对方在毫无准备下受到袭击。
  由于广武山属树丛很少的黄土高原区,刘邦根本没有想到项羽会偷袭他,更由于距离远,只用肉眼并无法发现藏在矮树丛中的弩。
  楚军飞弩射至,刘邦应声而倒。
  幸好距离够远,强弩之末只击中刘邦的右胸,虽不致让他命丧黄泉,但肋骨可能也断了好几根。
  起先刘邦真是被吓坏了,胸前重重的一击使他昏了头,他甚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但他很快地警觉过来,明白自己受了重伤,胸前痛入肺腑,但这件事绝不能让敌人察知。于是他使尽吃奶的力气大叫:
  “蛮子射中了我的脚趾头。”
  身后的护卫自然飞快将刘邦抢救入城中。
  项羽则傻在当场,他看到刘邦倒下又站起,并大呼脚痛,心中不禁有点半信半疑。好不容易碰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刘邦居然如此命大,让他很难相信。
  “难道只有轻伤?看样子好像真的没什么严重,这家伙还真是鸿福齐天!”
  眼看功亏一篑,项羽心中也很郁卒,只好先退回营寨中,再行打探消息。
   
欺敌计,强行抱伤巡视全军

  汉营中则早已一片混乱。
  主将在全体军士面前受创,对士气必会有严重打击,甚至可能全军崩溃。
  但刘邦的确痛得站不起身。
  御医自然很快地赶来医治包裹,刘邦也火速召见张良共商对策。
  张良劝告刘邦强行起来,用木棒支撑着坐在马上,到各营巡视一番,以事实证明“主将安好无恙”。
  刘邦当然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于是不顾医生反对而接受张良建议,穿着沉重的盔甲坐在马上,一副无大碍的模样,到汉城各营寨去走了一趟。
  刘邦强忍着疼痛,脸露微笑地接受全体军士的欢呼,然而他内心却觉得自己这次可能活不下去了,因此只有尽全力而为吧!
  楚军细作果然很快将刘邦无大伤的情况向项羽报告,项羽也只好放弃乘胜攻打汉城的计划。
  但刘邦伤势实在太严重了,核心干部为怕消息走露,特别安排刘邦出外视察各战线情况,其实是将刘邦急速送往成皋,以接受较好的照顾和医疗。
  这段期间正好齐王向楚军求救,项羽急着到处调遣兵马,让龙且率领大军以救齐国,对刘邦在汉营的情形也就无暇追究了。
  齐国马上将展开关键性的决战,为稳定北方防务,刘邦在病中下令真除张耳为赵王。
  危险期总算度过了,为鼓舞士气,并消除关中盛传刘邦伤重的谣言,刘邦决定返回关中一趟。
  为避免楚军起疑,刘邦在进入原塞王的首都栎阳市时,故意高举着司马欣的首级,这或许是萧何为安抚关中军民之心所作的特别安排吧!
  其实刘邦此时还是不得休息,广武前线战场仍处于紧张对峙中,随时会有情况发生。因此他在关中只待了四天,便又赶回汉城指挥部,以准备应付下一波的对抗。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暇滴,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此章节的重心在教导人们顺其自然之要,顺其自然绝非放任,放任容易奢欲。顺其自然者,不刻意压制欲念,但绝不放纵欲念,注视自己的欲念,观照它,关心它,不去控制或压抑之,反而容易使欲念自然消失于无形。
  善于处事者,一切顺其自然,反而不会显露痕迹,使事情顺利进行。善于说话的人,不刻意狡辩,所以反而没有任何过失。善于推算者,不用心智,因此也不必苦思谋略,耗费心机。懂得隐藏的人,不用门户来拘限,反而不会引发别人的好奇,能够真正守住自已的秘密。善于结纳人心者,会针对别人需要,所以即使不用绳索捆绑,也没有人会离开。
  是以能够体会自然之道的圣人,最有能力拯救世人,绝不会放弃需要救助的人。又由于他们能够体会万物的自然功能,因而最能拯救万物,绝不会放弃需要帮助的万物众生。唯有能够做到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精微圣明。
  袭明的意思乃因物为用,因物以明之,所以不会妄作聪明,一切体察自然之力,顺自然以行之。
  其实,善人和不善人的本身也是自然。善人固能指导不善之人而成为其老师,但没有这些不善之人,也就无法显示善人的智慧,所以不善人是善人之资源。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护自己的资源,就算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仍会自陷于大迷惑中,这种道理便是所谓顺其自然的奥妙。
  综观楚汉相争发展到此阶段,项羽已明显转强为弱。由于其个人之客观条件原本远优于刘邦,使项羽一直想让自己成为天下的至尊,用他自己的方法来控制天下,统治天下。
  为达这个目的,项羽真可说是苦心积虑。他不但自律严格,进而也严格要求其伙伴,以至于在战术上虽能百战百胜,但伙伴却愈来愈少,反而逐渐落入了弱势。
  刘邦的作风则比项羽更像个凡人。他起初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也没有完整的规划,多少有点像是被拱出来的。但他却颇懂得顺势而动,忍住接踵而来的挫折,一步步往前迈进。他不太要求压制自己的欲念,使他活得更像个凡人,因而他也比较不会要求别人,让别人感觉到他是个需要帮助的人。
  就是这股力量,让刘邦周围的人愈来愈多。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来帮助刘邦,因而比帮助项羽更来得有成就感,自然而然地拱他的人也愈来愈多,使刘邦的力量愈战愈大,愈败愈旺。
  项羽不断地流失伙伴,他的猜忌心使他不断地放弃别人。刘邦正好相反,他从未放弃人,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伙伴,他都依照他们各自的样子和他们紧系在一起。不论他们用的是什么态度,刘邦几乎都能接受,也因为这样,刘邦终能在“有容乃大”的策略下不断地成长,慢慢地占有了优势。


后一页
前一页
回目录
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