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狗肉、猫肉、牛肉



  打仗时与其正面交锋不如转进,

  谈话时与其当面戳破不如幽默。

  笑引子

  ◎梁实秋的太极拳

  谈到幽默,真不能不再想到梁实秋。

  1977年,梁教授丧偶没多久,就跟韩菁清热恋,当时梁实秋返美,安排回台久居的事,和在台湾的韩小姐每天鱼雁往返,还写了首诗送给韩青清:“文章信美却何用,漫留得天涯羁旅”,表示已经厌倦海外漂泊的日子。

  梁韩都是名人,这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甚至有电视上辩论,谈这段忘年之恋应该不应该,一些梁教授的老学生,还说要组织护师会,被梁教授训了一句:“我又不是小孩了,由你们当保母!”才没组成。

  那年某日,梁实秋终于回国了。因为我跟梁韩二人都是旧识,当时得个独家新闻,早早带着摄影记者跑到机场等候,而且梁才出来,就拿着麦克风访问:“梁教授,据说韩菁清小姐已经把家里重新装修好,一切俱备,您能不能透露,婚礼订在哪天啊?”

  就见梁实秋不慌不忙,抬起头,看看天,笑说:

  “这,总得等天亮再说吧!”

  ◎马思聪的迷踪步法

  再说个我当年在电视新闻部的趣事。

  有一年,国际著名的小提琴家马思聪到台湾,由于据传马思聪是文革时,由美国人安排离开大陆的,所以台湾的新闻界大加炒作,我当时服务的中国电视公司更特别开了个马思聪时间,由我主持。

  采访的内容早早就准备好了,而且经过大家讨论,认为不长不短,时间把握得正好。

  访谈开始,经过前面一段寒暄,我把节目引上正题,问马思聪:“您是不是能回忆一下,文革那段时期的遭遇?”

  没想到马思聪一笑,淡淡地说:

  “还是别去想不愉快的事了吧!”

  天哪!原本以为马思聪会用十分钟回答的问题,他以用五秒钟就答完了。害得我在节目后半段,不得不加入许多访问马思聪女儿和他孙女的部分,才把时间凑足。

  ◎乐透彩宠儿的撇步

  台湾的乐透彩现在真是疯狂,使我想起二十年前,纽约刚有乐透时,也成为新闻的焦点。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大奖的得主,曝了光,一群记者涌到他家,访问他的画面。

  “你一下子得到这么多钱,打算怎么花?”记者问。

  我当时心想,他一定会像别的得奖人一样,说些“辞掉工作、买栋豪宅、买辆新车、还清贷款、环游世界”之类的话。

  没想到那个人答得很妙,他只说了三个字:“好好花!”

  ◎主席的幽默

  前几年,台湾总统大选,陈水扁跟连战竞争激烈。当国民党主席李登辉自比为带领犹太人出埃及的摩西时,陈水扁居然“捞过界”说他才是约书亚,继承李登辉。

  话才出口,就有人去访问连战:

  “陈水扁自比为约书亚,您觉得怎么样?”

  连战居然没有多作评论,只笑笑,简短地说:“国民党欢迎大家来参加。”

  ◎妈妈的闪躲

  有个朋友,夫妻都忙,却又觉得应该趁孩子小,在暑假带孩子到美国喝喝洋水。

  问题是家里的事业忙,夫妻都走不开,只好请小姨子带孩子出去。

  出国之前,那六七岁的孩子兴奋得睡不着觉,但是临出门,发现他妈妈居然不跟着去,可就急得哭了,好不容易被推上车了,还在车里边哭边喊:

  “妈妈为什么不去?”

  就见那妈妈过去,对着车里的孩子说:“你放心!妈妈会照顾自己。”

  那孩子怔了一下,觉得好像得到答案,又似乎不是答案,这么一糊涂,居然不哭了。

  笑点子

  ◎答非所问的脱身法

  说了这么多故事,我今天要讲的正是“好像得到答案,又似乎不是答案”的说话方法。

  回头想想,梁实秋说“等天亮再说吧!”马思聪说“别去想不愉快的事了吧!”

  得奖人说“好好花!”连战说“欢迎大家来参加。”妈妈说:“妈妈会照顾自己。”

  以上这些人,他们都答“别人的问题,但不也等于没答吗?

  这正是“似是而非”、“答非所问”的金蝉脱壳法。

  ◎四两拨千斤

  当别人问你问题,你不正面答,答得似是而非,实在说,是很不礼貌的。问题是,这种答话的方法,却常常是你回避交锋、避免尴尬,不得不用的手段。你更可以用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技巧,暗示对方你不愿意答,却又为了顾全双方的面子而作答。

  尤其当你碰上莽撞的问题时。举个例了:

  有人听说你找到新工作,冷不防地问你一句:“一个月多少钱哪?”

  在西方社会,这是很不礼貌的。只是他问了,你不好不答,也不好骂他,于是你可以回说:“不如彼得詹宁斯(美国著名新闻主播)多。”

  在中国社会,倒是常有人会这么问,不过中国人也自然有不痛不痒的答法,可以只用三个字——

  “过得去!”

  再不然更简单:“还行!”

  当对方听你这么说,不是自然知道你是不愿意说,而把话题岔开吗?

  ◎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因为绕了弯子,所以自然还带点幽默的感觉。举几个餐馆跑堂的例子,他们就常用这种技巧——

  笑例子

  一、不烫!

  侍者端了一大碗汤上来,不知是因为汤太重,还是不小心,他的大拇指也伸进了汤里。

  “你的手指伸进汤里了。”客人不高兴地提醒他。

  他一笑:“谢谢您!不烫!”

  二、太鲜!

  侍者端上一条清蒸石斑鱼,客人一下筷子,发现居然没蒸透,下面鱼肉还是生的呢,于是把侍者喊住:

  “喂!你这鱼没蒸好。”

  他居然一咧嘴:“哟!新鲜过了头!”

  三、狗肉还是猫肉

  你去吃铁板烧,不知是炒得过火,还是肉不好。那牛肉咬不动。

  你不高兴了,损炒锅师傅一句:“这是什么肉啊?狗肉还是猫肉?”

  他马上回你一个笑脸:“您别捧我了,我们哪里卖得起狗肉、猫肉,那太贵了!”

  四、恭喜中奖!

  上馆子吃饭,东西端上来,你刚要吃,吓一跳,发现菜里有只苍蝇。

  “这是什么?”你把堂倌叫来,给他留点面子,指着苍蝇:“你瞧!”

  他也机警,立刻拍拍你的背,小声说:

  “恭喜您,中大奖了,再来一客奖!”

  ◎连宗教大师都用的方法

  这些跑堂的“似是而非”的答法,不是很幽默地解除了严重的尴尬吗?

  当你不能争辩,又不适于当面认错的时候,这种“金蝉脱壳”的幽默就有大用了。

  甚至连教宗和佛教界的大师都用这种方法作答——

  当有人问教宗若望23世:“梵蒂冈有多少人工作”的时候。

  教宗回答:“有一半人。”

  当有人问某佛教大师,为什么要做许多公益活动、济助可怜人的时候。

  他没有说一大堆道理,只讲五个字——

  “因为我看到。”

  问题是,这五个字虽没有正面作答,却表现了“当下即是”和“喜舍”的最高境界,你能不说他答得高妙吗?

  ◎耍嘴皮子

  当然也有许多人用这种技巧“耍嘴皮子”。

  举几个例子,

  一、老太太过河

  某人问:“有位老太太提着一块肉,要过独木桥,才过一半,前面来了头狼,后头又追来一条恶犬,你说,她怎么过去?”

  你想了半天,拿肉喂狼狗、把肉扔下河,甚至老太太跳下河去,全想到了,他却连连摇头,最后告诉你答案:

  “老太太怎么过去?老太太晕过去!”

  二、还没决定也!

  你遇到个娘娘腔的男人,不好正面问他。等那人走了,就问认识他的朋友:

  “那个人是不是同性恋?”

  朋友不说是,也不说不是,笑答:

  “好像还没决定!”

  三、凉拌!

  有朋友去看电影,你好奇地问:

  “你去看什么电影啊!”

  “恐怖电影。”他答。

  你又问他从哪儿来。

  “从前头过来。”他答。

  更坏的是,他答你“从我妈肚子里来。”

  当你很正式地问他:“事情怎么办?”

  他答你:“凉拌!”

  笑点子

  看了这些例了,你大概会说太耍嘴皮子了,真惹人气。

  对!当你用这种“答非所问”方式耍幽默的时候,最容易给人油嘴滑舌的感觉,所以对长辈绝不能这样答话:平常“要幽默”,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你为什么偷看她洗澡?

  最后,我要举个很特殊的例子——

  有位大陆的名作家,在文革下乡的时候,被一个女同事告他偷看她洗澡。

  “你为什么偷看她洗澡?”干部把作家找来问。

  “我奇怪她为什么长了尾巴。”作家答。

  “她长尾巴了吗?”干部说:“不可能啊!”

  “是不可能啊!”作家说:“我也不可能偷看她洗澡啊!”

  这是用了“诡辩”的金蝉脱壳法。

  诡辩的幽默法很多,最有意思的是“连锁式”,请看下一章。

 
页首 页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