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书呆子的反思



  人生真像一局棋,一局只能下一盘的棋。

  当我念大学的时候,常到附近的一个摊子买水果。去多了,处熟了,也就跟老板成了朋友。有一天,听我喉咙沙哑,他问我为什么不喝点椰子汁。

  我说好啊!可是没买过,不知怎么挑。他笑道:“我帮你挑,摆得愈久的椰子,愈甜,也愈好!”从那以后,我常去买椰子,还带朋友去,主动告诉朋友,摆得愈久的椰子愈好。

  有一次,我跟女朋友一起去买了个椰子,特别请老板帮忙挑。可是拿回家,才把椰子靠柄的地方削掉,就觉得软软的不对劲,等插进吸管尝一口,差点呕了出来。

  那椰子壳里的果肉,已经烂在椰子汁中,散发出一股酸臭的味道。

  我突然发现自己上当了。长久以来,我把那人当朋友,他却只想把快坏掉的东西卖给我这个笨蛋。

  我后来常想,当我介绍同学去向他买“烂椰子”的时候,他的笑容后面,是怎么想?他八成在笑我们都是一群书呆子。

  ※·※·※·※·※·※

  进入社会的第二年,我出版了《萤窗小语》,没想到非常畅销,又一连写了六本。奇怪的是,几年下来,物价不断上涨,我印书的成本不但没涨,还下降了。

  有一天,我对装订厂老板抱怨:“我发现你以前要的价钱不合理,害我多花了不少钱。”他居然若无其事地一笑:“那当然了!以前你是新手,现在是老手了嘛!从新手到老手,总是要交学费的啊!”

  最近,有个学生对我说,她简直要发疯了。因为她打工的店里,常有顾客请她推荐最好的产品。

  “我起初实实在在,把我所知道的告诉顾客。可是有一天被老板听到了,居然把我叫进去骂一顿,说:'什么叫最好的?你去仓库看看!积压最多的,就是最好的!'”说到这儿,学生哭了,“我觉得好有罪恶感,我怎么能这样骗人呢?”

  她离开之后,我想了许久,想到自己第一次发觉被出卖时的愤恨,也想到从小到大,上过的许多当。我相信,如果现在把我再放回年轻时代,我一定能看到许多以前看不到的东西,我也一定能少吃些亏。

  当然,回想以前初人社会时的处事方法,也发觉有许多不对的。那时候的我,不懂工作伦理,常常率性从事。每次想到这些,都令我惭愧。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人这句话说得真好,问题是等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我们的生命恐怕已剩下不到一半了。为什么在学校里有那么多老师教我们做学问,却少有人指导我们处世的学问?就算有些治世格言,也常是“等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暧暧内含光”、“守愚圣所藏”,或“雄辩是银,沉默是金”之类。

  那真是最对的吗?就算对,对的道理在哪里?

  为什么没人教我们“工作伦理”、“人际关系”、“说话技巧”、“行为语言”?为什么让我们这些读破万卷书的人,进入社会之后,处处碰钉子?而且真正做到“被人卖了,还在帮他数钞票”?

  ※·※·※·※·※·※

  近几年,常有朋友找我聊天,征询我的意见。令我不解的是,当他们把身处的情况说出来时,已经一清二楚,可以见到横在眼前的陷阱,他们竟然毫无感觉,直到我“点破”,才大吃一惊。

  是因为我聪明吗?不!是因为我上过许多当,久病成良医,终于对人生与人世,有些了解。

  人生真像一局棋,一局只能下一盘的棋。可惜多数人,可能一直下到结束,还摸不清自己在下什么棋,这局棋又该怎么下。

  为此,我写了这篇《我不是教你诈①》。它只是我系列“处世学”作品的一部分,因为那学问太大了,故事也太多了。为了不过度刺激学生读者,本篇中的题材,还是经过了调配,有尖锐也有柔和。我尽量为每个人生处境,提出解决方法,希望读者们看完后,就能用。

  在《冷眼看人生》的一开头,我就写:“这是一篇专为成年读者写的文章。未满十八岁的读者,请在成年人的辅导下阅读。”但是经过再三斟酌,我认为本篇不必这么写。虽然它是为社会人写的,我却建议高中学生也不妨一读。因为它在学问之外,或许能提供些处世的智慧,使你更圆融、更成熟、更坚强,并在见到人生的各种怪现象时,更能冷静地面对。我要再一次强调: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地坚守原则;是教你保护自己,且在风雨狂澜中,做个中流砥柱。

  对于本篇的推出,我既兴奋且惶恐,这是大胆的试探,敬待读者的指正!

 
页首 页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