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与书亭的位置密切相关。海舟书亭在学校行政楼下面,临近王晓庆所在的工商管理系的系楼门口,还与同学们上课的教学楼相对,所有同学上课都要经过这里。当初王晓庆负气而离开学生会,而书亭的红火的确为他出了口闷气,但他的心思早已经飞得更远了。
在一次活动中,王晓庆偶然认识了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初次接触,他们沟通很融洽,谈话间就有了做英语复读机的想法。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实施,并出了样机。王晓庆还参与了这家公司在重庆地区的推广活动,成为了区域总代理。这些都成为王晓庆为同学们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良好切入点。通过各种活动,王晓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贷款全部还上了。虽然书亭挣的钱不多,但他已经把自己经营理念的基石打得十分扎实了。
生意做得好,王晓庆在其他方面也不甘落后。由于是学校广播台的播音员,他有机会从图书馆借到更多的书籍资料。他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把学院所有系的课程内容全部涉猎了。每个学期,他利用开学后的两周时间把本学期的课全部自修完,之后就成为逃课大王。他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及格就行,最主要的是要知识广博。
王晓庆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在学校和生意场中度过的。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他反复接受锤炼,思想也日益丰富。
“商人是悟出来的”
“天上掉了大的馅饼,可是哪里有这样的事呢?即便是天上掉下了馅饼,你不去主动去接,那么仍然砸不到自己头上。”大学时期的学习、实践经历给了王晓庆务实、踏实的经营理念。他认为,商人不是学出来的,是悟出来的,是吃亏吃出来的。
大一时,背着沉重的行李,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迈进学院大门的那一刻,王晓庆曾经感到自己如愿以偿了。因为他从小就想做个商人,而且是连外国人都惊叹的中国商人。但经历了四年商学院的大学教育后,他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与商业实践相印证,就只是纸上谈兵的商战理论。因此,他毕业后没有马上选择创业,而是来到北京找工作。
北京的招聘会为王晓庆提供了很多投简历的机会,但大多石沉大海,没有一点回音。一次,在参加招聘会的路上,他看到一个规模很大的印刷公司,于是就单刀直入地跑到公司的人事处进行自我推荐。很快,对方给了王晓庆答复:“你的经历和条件都不错,我们决定录用你!”就这样,王晓庆开始填表、报名、走程序、办户口,很幸运地成了“北京人”。其实,对方看中的正是王晓庆身上那股不服输的精神。
初涉职场的王晓庆深知,虽然自己在大学里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但知识面及知识结构却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技术公司的销售人员不仅要懂得销售知识,还要懂技术,一个不懂技术的销售人员基本没有竞争优势。
为了学习与销售业务相关的技术,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并专程从北京的北郊到位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向人家学习。但人家又不肯全说,于是他就把对方的一个产品拿回来,整整研究了12个通宵,一点一点地试,终于彻底搞懂了。
“当时,我看什么东西都是斜的,还是双影儿。”如今王晓庆自己想起来也觉得很乐。那是他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熬夜。就是靠着这股冲劲,他不仅成为销售部的骨干,后来又到公司总部做到营销副总。当时,他毕业还不到7个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