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马锐的梦想依然是进入媒体工作。碰巧一份新的周刊正在创刊,有着半年媒体工作经验的马锐前去应聘,和招聘人员一拍即合,并负责这份刊物最重要的两个栏目。“那个时候我每周要写七八千字,十分辛苦。”然而,回想起那一年的工作经验,马锐至今心存感激。他开始学得“踏实”,在采访前努力做足功课。在做人物采访之前,他对此人所从事的行业、背景都了如指掌,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压力越大,成长越快,这一年的收获特别大。”
对于人际关系尚不宽广的他来说,如何联系到采访对象是一个重大考验。每一次采访热点人物,马锐都多方联系,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终于保证了40期周刊期期没落下。1年下来,署着他名字的稿件已经有15万余字,对此马锐既满足又骄傲。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马锐的媒体梦似乎还是不太顺利。一年后,这家周刊因为香港人撤资而倒闭了。
何去何从?再次失业的马锐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坚持自己长期以来的理想,继续做媒体?还是顺应现实,选择现成的工作机会?当时新浪网正好有一个机会,马锐以为如果做网络,就意味着放弃当时的理想,有朋友劝告,别这么天真了,工作最要紧。马锐一咬牙,选择了新浪。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马锐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起跳,他开始对网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最终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对于自己的事业,马锐第一次有了完整的规划。
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有了人生规划的马锐不久后再次跳槽到了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全力推出自己策划的招聘服务。“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招聘服务,在产品本身,我们提供了很多不同于目前其他人才网站的功能,更加方便企业选择人才,也使求取者能较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对逐渐找准定位的马锐来说,任何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坚持、能否创新、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陷入一个误区:片面追求工作单位的名气,却忽略了个人价值和能力是否能与之匹配。“宁为凤尾而不做鸡头”的观念其实是一种虚荣,它使相当多的大学生陷入了求职的瓶颈。“很多事情可以提前规划,但是你无法预知未来。”今天,因为成就感而越来越自信的马锐对自己的过去有了更客观的评价。对于一个人来说,生活与命运也许都不能完全把握,你所能把握的就是个人在某个领域的积累和思考。“中考、高考、就业,在这些关键点上我都抓住了机会。”对于马锐而言,除了临门一脚的幸运,他所具有的还有抓住临门一脚的实力。
专家点评
代价或许就是经验
点评人:杨开
马锐虽然有着不断随风改变的目标,好像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但他所具有的坚持与探索精神、敢于放弃的魄力使他的职业发展方向正在逐渐清晰。马锐曾经走着一条中国大学生并不陌生的路: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学了自己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是讨厌的专业;周围人都说大学期间应该多实践,所以一、二年级时只要能参加的活动都参加;到三、四年级开始真正为前途着急,出国还是考研,打工实习还是多考认证?实在拿不准就一锅烩。看上去忙忙碌碌的大学四年过来,当迈向社会的大门时,依然感觉自己什么也不会,说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这些经历并非全无意义,但是如果大学生早点有职业规划的意识,也许能少走很多弯路,马锐毕业后的职业探索也许不会付出那么多的代价。
在职业规划发展的比较成熟的西方国家,小孩子从六七岁就开始有职业生涯的教育,他们有比较多的时间通过各种活动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父母也会很好的支持他们。而在目前的中国,职业规划的普湴程度还很低,没形成有意识的教育,单纯的应试教育又使学习成绩成为了学生惟一追求的目标,而大部分父母更视学习之外的事情为洪水猛兽。所以甚至有些学生到了大一、大二还认为,师哥师姐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大学期间没有好好学习。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学生没有机会参加业余活动来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所以到高考报志愿时,只能凭家长的“金玉良言”,或通过对从未接触过专业的一厢情愿来报志愿。所以出现像马锐这样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却学着并非自己真正感兴趣专业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