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跟风因何大行其道(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跟风出版中,模仿的对象往往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畅销书。跟风出版的结果,必然会冲击被模仿图书的市场份额,所以在出版界中,跟风出版往往极易招致被跟风出版者的犀利批评。
那么,模仿的选题策略就没有存在的依据了吗?平心而论,模仿作为策划的一种方式,和其所引发的跟风出版都有存在的道理。
首先,在市场经济中,书籍和其他产品一样,满足市场需要的创新性选题如果得以实施,就会在一定时期内为出版者带来垄断性的高额利润,从而诱惑其他出版者竞相模仿出书,直到市场饱和。
其次,图书作为知识载体,和其他知识产品一样,在消费中遵循着价值增值规律和边际效益递增规律。采用模仿的方式,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既满足了知识生产的需要,也可满足新的图书消费需要。
再次,书籍是一种分众化程度最高的媒介,读者分布零散,很难达到影视、报刊等媒介广阔的覆盖面;即使满足了相当规模特定人群某方面需要的畅销书,在销售渠道和网络限制下,也很难迅速与目标读者见面,这就为模仿者留下了市场空档。
出版选题上的模仿,其关键在于对被跟风图书的创意和已开辟市场的利用,并不意味着在出版实施中从内容到形式对被模仿者的亦步亦趋。
有创新就有风险。出版选题上创新的风险首先来自高失败率。据美国学者观察,在畅销书出版领域,创新的风险很高,十本书中有一两本成功就不错了。当然,如果你拥有绝对实力且资金雄厚,即使有一本成功其他九本亏钱,出版商也会大赚特赚。
跟风者可以用同样的选题和风格、近似的书名和内容等方式,形成对创新图书的部分替代作用,以低成本、低定价的后发优势抢占创新者的市场;不过,有些模仿者的滥竽充数或粗制滥造伤害到了消费者,从而使读者失去对同类图书的信任,这就极不可取。
创新和模仿作为选题策划之道,在跟风出版中各有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创新最为可贵,没有创新,就没有出版业的繁荣;没有创新,就没有模仿。但若模仿者恪守法律和道德,模仿而不抄袭,跟风而不过度,反倒也会促进出版业发展。
跟对风向方能赢利
跟风也是有门道的,如果跟风跟对了,就可以赢利甚至赢大利;然而,如果跟不对,也是会赔的。原本跟风就是为了尽可能地降低风险,如果跟错了方向,从而导致白扔进了钱,那就太不划算了。因此,我们经过总结,得出了以下两条图书跟风者应该注意的关键。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跟风者实现跟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 选择好模仿对象,切忌盲目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生命力,有的书能穿越畅销成为经典,如“四大名著”、《围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有的书畅销乍逝如昙花一现。跟风者只有选取生命力较长、能够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的书作为模仿对象,才可能达到预定目的,否则就得不偿失。一些出版社为了模仿明星题材的书,分别在刘晓庆案发和张国荣去世之际,利用社会舆论热点,几天内推出关于二人生平的书,结果并没有在图书市场掀起波澜。相反,在中信出版社出版了《谁动了我的奶酪》之后,有的出版社迅速跟进,所模仿出版的“奶酪书”与它们的被模仿者一起位列畅销书榜。在先期跟风过后,又有一些出版社相继推出“奶酪书”,却迎来市场的萧条。这说明模仿选题除了选择适当的模仿对象,还要注意下面一点。
2. 把握好进入市场的时机
就目前国内的出版情况看,从确定模仿选题到组织编写出书,被模仿的书至少已畅销两周,如果在该期间犹豫不决或行动拖延,没等模仿的书出版,该畅销的风潮已过去,自然会造成大量的图书积压。
跟风不会赔本,应该是商业规律,如果把书换成其他的商品,跟风也是正常的事。中国的出版社在商业化运作刚刚起步时,很多商业道德、游戏规则还不成熟,跟风就会特别多,以后会越来越少的。有没有创意,要分别看待,比如说,人家出一个《孙悟空是个好员工》,你就出《诸葛亮不是一个好领导》,能不能卖得好就难说了,模仿《谁动了我的奶酪》就有数十个版本,但加起来的销量还没有第一本多。
一旦图书产品消费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成熟的时候,跟风是跟不出商业成绩来的。产品需要创造业绩,就必须突出个性。你穿一件红色的衣服,别人可能也会穿一件同样颜色的衣服——广东人叫“撞衫”——成熟的消费者是不喜欢这种事的。比如说,《水煮三国》的作者成君忆自己都不会跟自己,他写的《孙悟空是个好员工》就不会用《麻辣西游》作书名。
对于跟风现象,专家观点的重点常常归结到品牌问题。从短期来看,跟风可以较快得利,但如果片面追求一次性的市场价值而败坏作者与出版社的信誉,失去自己的品牌和读者的长期支持,往往得不偿失。从长远考虑,文化创新和积累是出版发展的真正根源,确定完善的市场游戏,保障良性竞争,鼓励原创,乃至整个图书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跟风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跟风是一条可以降低风险,获得赢利的有效途径,但是,这种方式不宜鼓吹,原因是,跟风过火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跟风太盛,事实上反映了整个图书生产的创造力低下。同质化的东西批量集结,随风而至,充斥市场;真正有创意的、异质化的产品,却永远稀缺。这多多少少也反映了不少出版人没有志气,缺乏能力。有志气、有能力的出版人,应该开创潮流、引领风尚,让别人来跟风;而不是“闻风而动”,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折腾一把,赚点快钱了事。
跟风现象没什么大不了,它透露出来的文化创造能力的低下,以及不少出版人的心态浮躁缺乏理想,才可堪忧虑。“跟风现象”暴露了文化产业化路途中的浮躁心态与鱼龙混杂。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文化图书在面向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又需要文化人更为冷静地自省和更有力地对文化本义的追问与坚持。
跟风会导致图书市场疲软,现在国内图书购买力比较小,读者消费没有形成档次消费。由此看来,跟风越来越少,原创的作者也越来越少,原创就挣不了钱,一个作者写小说一年挣不到几个钱,就转向写剧本了,什么事挣钱,人家就趋之若鹜。
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图书跟风就比较多,在市场化程度高的情况下,跟风就会越来越少。西方市场鼓励原创,但是中国原创比较少,原创的东西不好做。有一个值得中国出版人注意的现象:在美国,图书市场高度垄断,这种垄断又是市场竞争后的高度垄断。2002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前4名的出版集团垄断了图书批发市场的80%,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跟风是不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