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自传作者手记(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有的人生来就是穷人,也有的生来就是富豪,无非是各人遇到的小环境不同罢了,并不能证明这个人的本身,也不能注定他的一生。从一无所有到家财万贯,或者从亿万富豪到一贫如洗,都用不了多长时间。
真正能够辉煌人生的,是理智的拼搏与奋斗(这里面不包括蛮干)。否则,所谓争气,所谓发愤,都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您好!欢迎您阅读这本书。
我是一个从打工仔起步,经过12年努力,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拥有数亿资产的私营集团企业的总裁。《重庆日报》1994年10月9日发在头版上的对我的专访,题目就是《来自邓小平家乡的亿万富翁》。那时候人们称我是“28岁的亿万富翁”。
我最早当打工仔时可能是天下最穷的那一种人,就像一首流行歌曲里唱的那样:“一无所有。”如果您愿意读下去,您会了解到我的具体情况。
我之所以要写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立一个小传,讲述自己怎样从一个一无所有的打工仔,发展成为亿万富豪的经历,我是想让更多人也富起来,中国是个很需要很多大富豪的国家。
所以,我不仅讲具体的经历,还要讲我的观念、我的眼光、我的思索,以及我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措施。
我不敢保证您读了这本书就会发大财,但我可以断言,您一定会从中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因为一代打工仔是这段历史的产物,打工仔们身上不仅具有这段历史的共性,还有大家闻所未闻的个性特征。每一个打工仔的经历都有值得人们了解的内容,越是做事成功率高的打工仔,他的思考和操作过程就越有借鉴价值。尽管我仅仅是其中之一,但我的成功毕竟是真实的。
即使您不想发财,不想当大富豪,读了这本书对您也有好处。天下事都是触类旁通的,您一定能够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有利于您干其他事业的东西。
就算我是一个自信的人吧!
财富,只是检验努力成果的一个方面。
近百家报纸和刊物刊载了关于我的故事和有关我的报道,著名的文学刊物《青年作家》和比较有影响的《商界》、《成功》等杂志,还分别在封底和封面用全版的篇幅,登载了我的彩色照片。这些杂志都是国际型大开本,比一般的杂志要宽大得多,而且印刷精美。于是,我在上面就显得有头有脸的了。有人告诉我,全国十几亿老百姓,能够这么亮一次相的,为数极少,而多次亮相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我数次拿起这些杂志端详自己的模样。
说真话,至今我还没有在照相馆照过这么大的照片。
感谢这些杂志的美术编辑,由于他们高水平的设计,我的确有一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的感觉。
但我也若干次地问自己:这就是我吗?
我那时候的确难以把照片上的自己,同14岁时的自己联系起来。我14岁是个什么模样呢?只有我自己才最清楚。有的文章描述我,说我那时候衣不遮体,满脸菜色,行囊空空……我觉得写得太简略了,他们没有写我由于贫穷而产生的自卑心态,没有写我由于不甘心贫穷而滋生的勃勃“野心”,更没有写我由于立志改变贫穷而逼出来的许多心计……
总之,没有几篇文章谈到了我想要谈的内容。这不是写这些文章的人的错,是我不可能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从容不迫地来了解我,熟悉我。
我相信有句话:人是逼出来的。但我也有自己更进一步的看法,我觉得“逼”只是一种动力,不是绝对的规律,有的人能够逼出来,有的人可以被“逼”得怨天尤人,但就是“逼”不出来。也许,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服逼和不服逼两类人。
我大约特别容易服逼。从14岁到18岁,不过4年时间,就曾经3次离家南下,到广东、福建打工。“打工仔”这个词是后来才有的,我开始出门时,人们还称之为“盲流”。我不在乎称呼,我只在乎实际。
四川人外出打工,打的是苦工。不仅很累,还很下贱。首先是老板常常不把人当人看,每天给了你几毛钱,好像你就得给他擦屁股。在这方面受的气,受的侮辱,简直是几天也说不完。
其次,沿海的当地人中,当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十分轻视外地来打工的人。他们并不认为我们实际上也是在帮助他们搞建设,搞发展。
再有,就是当时家乡的个别父母官,他们说外出打工是“不安心家乡建设”、“不踏实”。我还算幸运,仅仅是受到一些指责,听说有的地方还将外出打工者的责任田都没收了。
后来我同好几个朋友聊天时谈到过,我们经常在口头上强调“穷则思变”,而实际行动上做的始终是老一套办法。不知道为啥不能够换个角度来想一想,既然老办法干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起色,为什么不可以换另一种方法试试,就算错了,也不会是白错,至少可以得到一条经验教训嘛。
诚然,这都是后来才有的想法。那时候我想的只有两点:一是改变一下太贫穷的生活;二是争口气。
我真的是穷怕了。我为什么只读了4年书就被迫离开学校,原因很简单,家里凑不起学费。那时候的学费很少很少,只需要2元钱,但我家里的确就是无论如何也凑不起这区区2元钱。我大哭了一场,从此告别了学校。离校后才发觉更拮据的日子还相当多。我外出打工,曾经3天才吃一个面包,几乎饿死在路上。现在我看见火车想的是什么?说来没有人相信,我想的是将列车上的盒饭全部买下来!因为我至今印象相当深刻的是15岁那年坐火车去福州,在车上看见列车员推着盒饭来回叫卖,那时候的盒饭是每盒3角而不是现在的10元15元,我饿得头昏眼花,就是没有钱买……不,最重要的不是这些,是由于穷而到处被人歧视,被人欺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