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十八章 企业效益(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承担后果    德国某大银行规定,各级管理干部每四周必须开一次全体会议。每次开会时,董事长在台上振振有词,下面将近30名主管却意兴阑珊、精神萎靡,间或还有人窃窃私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会议不重要。为什么不重要?因为会议没有结果,即便有也不会贯彻执行。  如果人们的行为和后果脱节,就会造成萎靡腐化。如果买东西不必自己掏钱;如果“曾经是管理人员”,就“永远是管理人员”;如果解聘是某公司的禁忌,那么就无法惩处失职员工;如果污染环境,而企业却不必受罚;如果大公司因为特权能获得国家认可,在市场上取得不平等的竞争优势;如果允许寡头垄断和卡塔尔随意制定价格;如果……如果……太多地如果。简单地说,如果人们可以靠着把手伸进别人的腰包来生活,那它就是一种不负责、不必承担后果的行为模式。  只要你的行为没有任何成本,那么就会和后果脱勾。企业恼于逐渐升高的薪资水平,就不断通过政治手腕来控制工人的薪资(企业的成本为零);另一方面,他们又使消费者觉得,产品和服务不降价是理所当然的。难道企业真的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吗?难道他们不清楚这样做会造成全社会的担忧吗?每件事都有后果,都有人为此付出代价—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未到。    有结果的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的企业想成为“学习型组织”,肯定要付出代价。首先必须破坏的就是结构,那就会产生“伤口”;也可能你必须采取动态的面试过程,以检验申请者的学习能力;你必须建立新的薪资体系,根据的是员工的知识和能力,而不是职位;绩效评估也不再依据绝对成果,而应参考个人能力与发展前景制定出相应的标准;管理人员更多的是作为支持者;绩效也不只是作为奖惩的依据,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你必须清楚企业内的恶性竞争,提高员工的合作动机。你不想付出这么多代价吗?如果不想的话,就表示对你而言,学习性组织并不是很重要。  言出必行,并且有结果,那么他就是一个可信的人。如果你想改变员工,就必须以实际行动表示你的想法。你应该澄清你和员工之间的旧账;要求他们节约之前,先取消董事长的豪华停车场,下次履行公务时坐经济舱,卖掉企业的行政中心,搬到简易棚中去。没有结果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结果和行为总是紧密相连—有时会导致行为的结束,日常交际中也是如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光是勾画楷模是没有用的,因为它既不能产生结果,也不需要任何成本。所以,没有结果的目标协定也只是浪费时间,甚至还可能导致错误的行为。    沉默表示默许。    某些行为具有后果,也就是说,某件事能诱发某些行为的产生,有时这对我们有所帮助,有时则会产生负面影响。比如,企业尽量接近顾客,感受顾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主导。这就是强调学习型企业的正面结果。    结束不合适的合作关系    成熟的领导人必须具有责任感。承担责任,就应该取消夕阳工业的国家补贴(其实是对‘不负责任’的援助),让他们自己承担失败的责任,为自己的生活付出代价,不再继续做社会的寄生虫。打个比方,汤放在面前,他们至少要自己动手喝。如果我们妄图以资金注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结果只能是善意地看着他们倒下。  很多管理阶层并不重视后果与责任,他们只想做好好先生。如果下属的成绩不好,他们应该坦白地说:“我对你的成绩不满意。”“你违反当初的协定。”“我无法容忍你违反游戏规则的行为。”“我不赞同你这些影响顾客关系的行为。”但通常情况下,他们总是请人事部或董事会来解决问题,或者干脆对问题视而不见,避免冲突的发生。有时候,现代信息技术也会成为“帮凶”—《财富》的一位读者写道:“我的老板经常通过电子邮件指责我,虽然他离我只有五米远。”  明确的思考产生明确的表达,进而产生明确的行为。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放弃问题本身,所以面对恶劣的下属,你要有让他们打道回府的决心和魄力。结束一场没有价值的游戏,才不会影响到其他参与者的价值。  这同样适用于管理阶层,与其容忍无法继续合作的管理人员,不如趁早让他们另谋高就。很多时候,离职政策和选才政策一样重要。但是,强迫对方离职的前提是,彼此有明确的沟通与了解,反馈很及时,不能让员工在沉默中离职。  不合适的合作关系得以苟延残喘,通常是因为结束游戏的代价太高,或者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重视这段合作关系,我们才会怀着敬畏来看待它。不过,如果我们连结束它的勇气都没有,就没有什么理由继续呆下去了。  如果你无权对某件事说“不”,你也就无权说“是”。上帝让邪恶与善良同时存在,我们才能选择良善。不要排除任何可能的选择,以便随时保持清醒。    秩序与自由    未来的座右铭真的是秩序和纪律吗?在特定条件下,答案是肯定的。只有当员工遵守协定时,企业才能有效运作。如果员工不能遵守约定,公司就有权利终止,否则会引发混乱。不过,实际上,很多公司根本就没有制裁员工的措施,员工(包括下级和同事)违反规定时,管理阶层往往三缄其口,不采取任何行动。企业必须有明确的规定,而且只有当员工切实遵守时,规章制度才有说服力。    自由产生秩序。    紧急情况    改变员工其实是对员工的贬低,因为你认为他们活到现在,一直存在缺陷。当然,这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对。其实,到目前为止,员工不仅没有什么问题,成绩反而还不错。企业要求员工改变的原因,其实是害怕未知新事物的不确定性。愿景是很吸引人,但是要员工们为此做出改变,定然会引起他们的反对,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受尊重,甚至会拒绝合作。如果企业里盛行服从文化,自然就会限制员工的行动力。  为什么在必要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不愿意改变自己呢?很简单,因为他们认为没必要。如果你告诉员工:公司正处于困境,盈利和市场份额在减少,成本过高,年增长率太低,不符合股东们的要求等等,这些根本不能打动员工们的心。“对某种事物的恐惧是让人们产生变革的动力。”但是,这些空洞的口号根本不能引起足够的恐惧,从而让员工们改变自己。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根本认识不到问题。人和动物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做出改变。在员工眼中,无论如何,未来都会比现在要好一点,所以根本就没有改变的必要。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员工不断进步、持续学习呢?组织心理学提供了一个矛盾的说法:让员工们充满恐惧!我们要从两方面做到这一点,首先,这种恐惧必须比面对改变还要强烈。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让员工们认识到,如果他们不做出改变,双方的合作关系就要结束;其次,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他们一直像原来那样做,那只会让我们对他们越来越不满。只有当他们害怕结束合作关系时,他们才会对公司的官僚做法做出改变。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占了全球90%的个人电脑微处理器市场份额,每年的利润有50亿之多。但该公司前总裁葛洛夫却在他的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OnlytheParanoidSurvive)中承认,他有很深的恐惧感:恐惧竞争,恐惧长期成功带来的压力。    开诚布公地交谈    用害怕来管理?我可没这么说。我指的是“恐惧”,而非“害怕”。德国哲学家海德格曾解释过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恐惧有所指,而害怕则无所指。”我的理解是:恐惧是有对象、有反应的,而害怕没有具体的目标。也许有些经理人会问:“恐惧是怎么来的呢?”很显然,恐惧不是人们随便就可以捏造的,它是内心感情自然的流露。每个员工都应该清醒认识到:如果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将被扫地出门。因此,员工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来判断自己的处境,而聪明的经理人会把这些信息明确传达给下属—这些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无论失败或成功,信息的传递都必须及时,这就要求企业内部沟通密切,形成一种对员工有威胁的数字转变机制。简而言之,就是有效地领导。领导阶层必须让员工们具有责任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如果主管没有把信息明确地传达给员工,那么,你就没有权利要求员工做出改变。    为什么照顾使人软弱?    患难见真情,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有些人就到处寻找这种危急情况,以便在危急关头伸出援手。其实,他们根本就帮不上忙。企业中也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照顾的义务”。所谓义务,本身就不是百分之百发自内心的自愿行为,它包括了强制和压力。然而,企业中却到处弥漫着这种“义务的伦理”,这和基督教的传统以及康德的理性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管理人员把照顾义务转化为管理模式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不让员工站在雨中”,潜意识中想要保护员工。  当无法自保或自助时,我们需要别人的保护。在企业中,员工们是管理阶层臆想中的弱者,他们在主管的照料下工作,主管为他们承担了大部分的责任。这样的企业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医院或军队。如果企业对员工们有所要求或员工受到责难时,往往是上级首先受到牵连—这就像牧羊人,一天到晚把羊群置于牧羊犬的保护之下,不敢让它们擅自脱离群体,自由行动。  在我们想要保护他人之前,我们应当首先想想,他们是否真的需要我们的保护。当然,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且我们注意别人,也意味着我们在关注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不过,无条件的帮助只适用于儿童,以及某些无法捍卫自己利益的人。我们的员工是怎样的呢?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整天为住房奔波,拥有选举权,必须承担兵役、教育子女、维护友谊,有着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必须为公司或社区服务。这样的人也需要我们像孩子一样照顾他吗?难道我们不能把他们看成独立的成年人,并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吗?  那些认为员工是弱势群体的人,其实并不在意员工的实际需求。他们把员工看成一个群体,既而忽略了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对于那些认为自己在道义上要保护员工、并为他们负责的主管来说,其实已经轻视了员工的能力,对员工间的区别熟视无睹。结果,员工们总会产生误解,以为好的主管就是能保护下级的主管。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员工自愿躲在主管的羽翼之下,不愿意追求积极主动的生活。他们害怕自由,自愿把自己幼稚化,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喜欢“强硬”的领导,这样就能躲在主管的背后;他们甚至运用道德压力,强调主管有照顾下属的义务,让主管别无选择。除了家庭之外,企业中的道德力量也不容小觑,所以,那些要求自主和独立的优秀员工,为了能在企业中继续生存下去,只能对此噤若寒蝉。    诱惑你丧失行为能力    这些在工业化初期形成的“照顾”制度,在如今的新经济条件下还能继续存在吗?毫无疑问,照顾模式最终将使你丧失行为能力,让你变得越来越渺小。对主管意见的不断赞同,就是先兆。  照顾是一种诱惑。表面上,它解除了你身上的负担,实际上这却让人处于被动地位。它代表一种事先的管束,如果主管为了保全员工而代替他们承担任务,那他就剥夺了员工解决问题的机会,员工也因此丧失了在挑战中成长的机会。这种照顾制度还会使管理阶层觉得自己“无可替代,高员工一等”。  不过,很多人会处于一种矛盾中:一方面,他们主张平等原则,另一方面,他们又死死守住照顾制度不放。“照顾制度”和“平等”是两个互不相容的概念,如果你把员工看成是平等的工作伙伴,就应该尊敬、信任他,而不应该用施舍、救济这种单边的行为模式来对待他们。    对于那些能够维护自己利益的人,不应该采用照顾的策略。    克劳斯·韦尔斯曼(KlausW.Wilsmann)是德国格兰泰制药公司(Gruenenthal)的主管。有一次,一个员工请求他的帮助:“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您能帮助我吗?”当时韦尔斯曼非常友好地对他说:“当然,我们可以谈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基本上我是不帮助任何人的。”只有无可救药的依赖他人的人,才会认为韦尔斯曼冷酷无情。管理者的责任感,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主管不应该干预员工的工作。  照顾的另一种含义是单方的、不要回报的馈赠,这是一种不平等的行为。不管是否出于照顾者的本意,这都会让受照顾者养成依赖的习惯。受照顾者虽然不需要回报,但必须心存感激,永远不能在自己和主管之间“一碗水端平”。很多主管都希望扮演大善人的角色,坚持“施多于受”的原则,希望自己能像救世主圣乔治(St.Georg)一样,到处拯救、帮助他人。那些拒绝平等付出的人,其实就是自抬身份,并将压力强加在别人肩上。一旦别人拒绝他的照顾,他就会觉得孤单、失落。    照顾与过分责任之间的平衡    管理阶层必须关注企业内的共同利益,在照顾与过分责任这两个极端间寻找平衡,这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热情会让人腻歪,而冷漠会让人发抖。这两个极端都无法达成管理的目的,无法让员工充满热情、创造性地工作。重视他人,首先要支持对方所选择的计划,主管的作用是辅助员工,而不是“高高在上”,必须保持个体的独立,让他们同时作为施与受的承载者。  此时,具备敏锐的注意力就很重要了。它有两方面含义:灵敏的认知和全面的思考。主管要观察他人是否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要求,凡事要考虑个体的特性,依据个体的不同需要领导他们,避免恶劣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变得消极。也就是说,与其说是主管,不如说是员工的朋友,接纳和重视对方的特质。这种做法能让员工释放内心感情,独立行事。  如何使负面的照顾转化为正面的注意力呢?很简单,让员工在面对困难时独立承担责任,信任他们,尊敬他们,保持他们的独特性,给他们自主的空间,让他们的个体性发挥作用。主管如果想表现出帮助个体的诚意,就应该帮他们创造出完成任务的最佳条件。  那些一心想守着“照顾”不变的人,应该首先问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照顾?比如说,让员工尽早得到消息;让员工有机会尝试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支持员工的冒险精神;不要抹煞或压抑员工的天赋,给他们进修和自我发展的空间;给员工提供不同的工作机会,帮助他们获得不同的经验……在丹佛机场我曾读到:“和安德森(Andersen)共事过后,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为任何人工作—包括为你自己。”在过去一成不变的经济世界里,让员工适应工作岗位是企业盈利的保证。在新的经济条件下,这无疑是让企业自寻死路的做法—市场才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  信任管理就是给员工提升市场价值的机会,包括企业的内外市场。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保持学习能力是员工在职场上驰骋的不败法门。研究显示,员工为一家企业服务的年限很少能超过十年。所以,员工要求的不再是退休金或铁饭碗,而是能终生受益的、提升职业技能的机会。因此,让员工脱离不合适的任务,也是对员工的一种积极照顾,能让他们避免丧失自己的行为能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