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个月:发现管理的症结和毛病(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这是因为,日本汽车更有质量,不但经济且更耐用,反过来说,美国的制造商没有生产出大家真正想要的那种质量的汽车,只有质量,才能给人们提供确实想要的产品或服务。
“生产能力既是数量,也是质量,要两者兼得,就要靠人。而当经理的,就必须有效地创造自我感觉良好的员工,许多不合格的经理极喜欢员工求助于他,而优秀的经理只是在开始一项新的目标时,才花时间和员工在一起确定目标,目标责任制是第一条秘诀,也是管理的基础。”
卡莉·费奥里纳不愧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性CEO,她的意见几乎击中了所有企业的致命要害,在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企业里(包括中国),如果你问那里的职工他们在干什么,你会发现,这些人的回答与他们的上司所讲的十有八九不是一码事,实际上,员工的工作与上司所想的,往往对不上号。
员工之所以没有做某些事情,是因为他认为那不是他的工作,上司事后指责他们,可是事前并没有明确员工的职责是什么,经理往往认为某些责任不言自明,结果只有他自己这样认为。
多数单位里出现的问题是,大多数经理对于要让下属干什么,心里还是有底的,但是懒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底交代给别人,他们认为下属是应该知道的,这时候只是想当然,在确定目标这样的问题上,如果你以为下属一切都知道,那是不切实际的。
在我们以前工作过的多数单位里,大家常常是不知道要干什么,谁也懒得告诉我们什么,总之是“不得要领”。如果要问下属觉得自己是不是干得不错,员工要么回答“不知道”,要么回答“我想不错”。
如果再问他为什么这样认为,他会回答说“反正最近没有挨老板骂”,或者回答说“反正没出什么事就是好事”。
这些年来,各个单位里,都有好多雇员上班时劲头不大,似乎员工的主要动力就是免受惩罚。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有哪个人下班后也这样,每个人下班后都又蹦又跳很高兴,但他们上班时却没有这股子热情,因为他们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如果连个目标都没有,那怎么干下去呢?
简单有效的奥秘在于:当一名经理并不像外行认为的那样复杂,管理人也不需要那么长时间,问题是如何确定目标这样的关键问题。
成功的经理必须告诉员工需要做什么,至于他怎样做好则是员工自己的事,经理和员工对需要做的事情取得一致看法后,应把要达到的目标及其标准都要记下来,其篇幅不超过一页纸,有250个字便足以表述,任何人都能在一分钟之内把它看完,经理和员工各持一份,可以清清楚楚地定期检查工作情况,每个人从一开始就必须知道上司期望自己干些什么。
员工弄明白职责还不够,一旦确定员工的工作是什么,经理就一定要启发他们,怎样的效果才算是圆满完成。企业雇员工来是要让他们高质量地解决问题的,换句话说,完成的标准要制定得清清楚楚,经理想听的不是员工的态度或决心,而是要用可测量的标准来确定所希望的事情该是什么样子,即完成任务后的实际情况与现在的愿望必须相符,否则,就是个浪费时间的馊主意。
道理永远是简单浅显的,不管怎么说,要是你和你的下属对应该干什么、怎么干才最好全都稀里糊涂,有效的管理又从何谈起呢?
事实上,从员工到企业工作的第一天起,经理就要让他清楚地知道他将要做些什么,如果他能清楚地知道经理对他工作的评价,把工作做好就容易得多了,他就会希望能成为企业的栋梁,并喜欢自己的工作。
因此,经理必须以毫不含糊的方式让员工及时知道他工作得好还是不好。但大多数经理不是这样做的,在最初阶段经常警告员工保证忠诚,这对企业没有任何帮助。2.B=表扬(Bruit),表扬可以让人拼命工作经理跟员工确定了工作目标以后,就要一直密切地注视着他的活动,要求员工详细记录他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将记录呈送。
起初,员工可能认为是出于不信任而在监视他,后来他就会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他的意图——原来经理是在尽力发现员工的成绩。
这里有个统计结论:在影响工作成效的因素之中,目标的激励占到15%,批评占到25%,60%的作用来自于表扬。
只有肯定的评判,才能激发良好的未来成效。
在大多数企业,经理的心思主要用在抓职工的差错,而成功之路的重点恰恰相反,主要抓人们什么事情干得好。发现员工哪件事干得好时,就给予一分钟表扬,使员工觉得他的确关心着我,希望我出人头地,同舟共济才能干得漂亮,这一定会使员工感到舒心。
经理必须详细地告诉下属哪些地方做得好,哪怕其他方面的事情不怎么称他的心,他不能凭自己当时的情绪作出反应,而是一定要根据员工当时的工作才能使下属心悦诚服。因为双方可以查看有关方面的数据,通过如销售数量、成本、生产计划等途径,知道什么时候下属的工作“值得表扬”。
这种表扬不是要占去经理很多时间,别忘了,这并不需要长篇大论,通常用不了一分钟。只有在员工刚到企业工作或开始新的项目时,经理才一直注视着下属的工作,一旦沟通自如,经理就不大需要管了。到了这一步,说起来简直神了,员工对工作会十分卖力。
管理者必须记住,目标制定是最重要的激励,假使部下不清楚他们的职责,不了解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好的,经理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是为什么整个管理程序从激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