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赵顼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到宋仁宗的时候已经很明显了,他虽然试图做过改革,但是终归失败。即位的宋英宗也提出过要“去冗官之患”,并对官员考绩升迁官资的制度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宋英宗英年早逝,改革的重任交给了即位的宋神宗。宋神宗即位后,他开始锐意改革,那时他20岁,力图有所作为。当时他的大臣大都是仁宗旧臣,即使改革派的富弼等人也暮气沉沉,无意进取。宋神宗的改革必须使用新人,他发现了王安石,王安石也是确有大才之人,但是君臣的改革还是失败了,其原因的确是十分复杂,我们仅从宋神宗的用人角度谈一点看法。
王安石是北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年轻的时候就文才出众,得到文学家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20岁做了皇帝,王安石20岁中进士,君臣倒是有些相似之处。王安石起初在地方任职,曾在鄞县做过县官,其时正逢那个地方灾情严重,百姓生活困难。王安石有实干精神,他主持兴修水利,改善交通,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摆脱了困难。每逢青黄不接的的时候,王安石就开仓借粮给农民,等到农民收获后,按照官定的利息予以偿还,很好地接济了百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主豪强对他们的盘剥,得到百姓的称誉。
王安石在地方上做了二十年官,名声卓越,后来被宋仁宗调到中央,他一到京城,就上了一份万言书,主张改革财政。当时,宋仁宗刚废除范仲淹的新政,因此没有接受,后来王安石的母亲去世,王安石回家守丁忧。宋神宗即位的时候,王安石已独负天下盛名多年,他后来的政敌司马光也说天下士人都认为只要王安石当政,“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宋神宗当太子的时候,就知道王安石,当时他手下有个官员经常向他提及王安石,因此印象深刻,在他即位不久后,即召王安石赴京。但当时文官政治已经成熟起来,照例王安石要推辞一番,果然他引病不赴。宋神宗也明白意思,于是令王安石就地担任江宁知府,不久,就召他再次入京。王安石一到京城,就被宋神宗单独召见。宋神宗向他询问治国大计,王安石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答道:“改革旧制,推行新法。”然后向宋神宗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宋神宗觉得很适合自己的想法,于是让他回去拿出一个详细的改革条陈。王安石等这个机会都几十年了,于是回去后当晚拟就了条陈,第二天呈宋神宗。宋神宗阅后大喜,任命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正式改革。他首先创设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具体负责变法事宜,由自己和枢密副使韩绛兼领,并启用了一批新人,任命吕惠卿任“检详文字”,章惇为编修三司条例官,曾布任检正中书五房公事,放手进行改革。
不久,王安石相继提出了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青苗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他在鄞县试用的那个接济百姓的办法,推广到全国实行。
二、农田水利法。由政府出面,鼓励地方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农业发展,从产出上解决粮食问题。
三、免役法。官府的各种差役,民户可以不再自己服役,改为交纳免役钱代替,以前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纳。然后由官府雇人服役。从而减轻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
四、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土地数量,然后按土地的多少以及肥瘠征税。力图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
五、保甲法。政府把百姓按住户重新组织,每十家为一保,每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家有两个男丁的,抽一个当保丁,农闲练兵,战时随军队作战。
从上面的内容看,王安石的变法确实有助于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政府收入,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遭到了许多朝臣的反对。面对这些压力,宋神宗有些动摇,就询问王安石:“现在人们到处议论变法,批评变法不怕天变,不听舆论,不守祖宗的规矩,如何是好?”王安石早就预料到变法的这些阻力了,于是坦然答道:“陛下认真处理政事,怎会天变?陛下经常征询意见,怎么能说没有照顾舆论呢?至于祖宗规矩,本来就是应当顺应新情况加以改变的。”宋神宗受到王安石的鼓舞,暂时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