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经验才是捷径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也来钓鱼,分别坐在他的一左一右。
博士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想:和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脚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时面上厕所。
博士眼珠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飞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啊!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飞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此时,博士也想去厕所了,可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去对面厕所非得绕10分钟不可,而回单位又太远,怎么办呢?
博士生不愿意“屈尊”去问那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就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就过不去!
只听“扑通”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忙将他捞了上来,并惊问他为什么要往水里跳,是否有想不开之事?他反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漫过水面。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管理就是沟通
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有一个习惯,就是随时随地用电子“便条”沟通,而且不受层级关系限制,可随意与任何人进行工联系,即便是普通员工也可给他本人发便条。但微软同时还有另一个习惯,就是收到便条之后要立即回复。
后来,公司规模大了,盖茨建立了一些200人以下的小团队组织,理由是一方面可保证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就是便于团队内部信息沟通。此后,比尔·盖茨更加重视管理层之间的“便条”沟通,即团队之间的沟通。同时他要求团队领导必须生活在团队中,随时与队员保持“热线沟通”,不能延误。
将感情与应酬融会贯通
上世纪70年代,有一次美国一位大银行家举行家宴,包玉刚也应邀参加。宴会上的友人很多,气氛热烈非常,主客谈笑风生,频频举杯,欢乐和谐,令人陶醉。席间人们忽然发现包玉刚不见了,经过四处寻找,才发现他跑到厨房里去了,与女主人一起在边洗碗边聊天。那种亲如一家的自然平和,令客人无不感慨万千。
包玉刚与当时世界风云人物如:里根、邓小平、伊丽莎白等都曾礼尚往来。他在政界、商界都有过从甚密的好朋友,但他不仅仅是“应酬”朋友,而还能做到给政要、巨商的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包玉刚这次与大银行家夫人一起洗碗聊天,成为后来交友商务支持的良好开端,其后许多合作项目多与这位银行家夫人的促动有关。这次赴宴的故事在商界也传为佳话。
投身于高质量的沟通
《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一书中,郭士纳披露了他与IBM员工沟通的故事:
1993年3月,毫无技术背景的郭士纳空降到已陷入泥潭的IBM担任CEO。IBM是一个不同于任何公司的大公司,它是一本制定基本原则的教科书。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IBM不仅是全世界除了政府以外最复杂的机构,它还有一群技术教父,他们傲慢地称郭士纳为“饼干怪兽”,有的甚至给他写信讥讽地说:“不要担心自己并不懂多少微型芯片知识,只要你不把它们和巧克力混淆在一起就足够了。”这一切,只因郭士纳在来IBM前就职于美国一家大型袋装食品公司。
本质上,郭士纳是一个内向的人,但突然间,他成为了一个公众人物,成为了众矢之的。郭士纳立刻意识到自己必须为IBM改变。在危机关头,他发现了IBM内部信息系统的能量,郭士纳选择了高质量的沟通方式。
郭士纳开始用朴素、简单易懂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去说服员工,并让他们行动起来。他开始以“亲爱的同仁”为名给员工们写信。IBM员工从不害怕说出自己的反对意见,郭士纳就收到过一封连他都不敢写的信:“得了吧!收起你的那套把戏吧!干点儿实事,缩短定单的循环周期,向市场提供一些新产品,找到新的市场……干点儿实事会让你不至于在每6个月后就让越来越多的人痛苦。”
郭士纳在IBM任职的10年期间,给全球员工共写过几百封信。他和员工探讨问题,在信中极力强调在IBM公司的改革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关键性。
郭士纳的公开信分为几类:处理危难事务的、变革公司文化的、员工参与战略的制度和实施的,此外还有感谢信和表扬信。
2001年郭士纳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最佳经理人。
郭士纳以持续不断的有效沟通方式,成功地使IBM从生产硬件转为提供服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个不制造计算机的计算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