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37节 演讲成败重在分寸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登台演讲,这可不是人人都能完成的事;即使能完成的,也未必每个人都算得上是成功地完成。那么什么样才称得上成功的演讲呢?一句话: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演讲,或者是给听众带来心动力量的演讲,才称得上成功的演讲。
无疑,作为演讲者,思想、道德和口才三方面素质都是必备的,然而仅有这三方面的素质还不够,还必须恰如其分地把握好演讲的分寸。如何把握分寸呢?还是一句话:根据听众的心理期待。演讲的目的无非有二:一是用语言的影响力说服听众;二是用语言的召唤力鼓舞听众。如果这两方面的目的都没有达到,你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你演讲的分寸出了问题。
由此看来,一个不会把握分寸的演讲者无论在什么时候发表什么演讲,都很难赢得热情的掌声,因为他的演讲根本就不受听众的欢迎。那么,应该怎样做才算是把握了分寸呢?要想把这个问题回答完整,恐怕得由一位专门的人士花一本专著才能完成。而我只是想在这里讲一般人最常犯的三个毛病:一是黄婆缠脚带,又臭又长;二是口讷读讲稿,动作露怯;三是不懂装懂,漏洞百出。
黄婆缠脚带,又臭又长 这是演讲者之大忌。俗语说,“油多也坏菜”。炒菜用油过多,就会让人腻味。演讲也是如此。能短则短的话,非得花大把时间且谈且论,其结果只会使人倒胃口。比如在公共场合发表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总想用语言的触角抓住每一位听众,其动机自然令人钦佩,但必须明白,并不是每一位听众都乐意听长篇大论的。很多人把他们单位的领导做报告比喻“黄婆缠脚带,又臭又长”,从中就不难看出大多数人对长篇大论演讲者的反感。一般听众更愿意听的是演讲者能用最简短的语句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明白。若是像一些大国企领导人做“八股式”年终总结报告那样,先由秘书花N天时间写出提纲,上台发言时则开篇讲大形势大环境,接着理论联系实际,讲若干个大标题,每一个大标题下又有若干个小标题,每一个小标题后面还有若干个基本点,每一个基本点讲完仍意犹未尽,你说谁在底下听了不昏昏欲睡?
成功的演讲者大抵都能抓住听众的心理,把自己的思想浓缩成最简单的语言,句句掷地有声,分寸俱佳,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这就很值得称道。
简短的演讲,不允许拐弯抹角、旁生枝节,必须抓住精髓,巧做对比,以求一语中的。请看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发表的十分简短却极有分寸的演讲:
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透过仅此一句话的演讲,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有对当时各种战线上“不战而屈”的投降派的谴责,又有对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勇敢战斗、绝不屈服的品格的赞颂。“不战而屈”和“战而不屈”,同样4个字的不同组合,成为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硬骨头精神的试金石。这极其精练的一句话演讲,巧妙地采用了鲜明的对比,使卑微者更渺小,使高尚者更伟大。尽管只是一句话,却激发了人们奋起抗争的勇气,鼓舞人们以鲁迅先生为榜样。
口讷读讲稿,动作露怯 就像埃菲尔铁塔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打造一个演讲家的才能也绝非一日之功。演讲家不但要思维灵敏,而且要有礼有度地切入话题,使听众会心悟解;除此之外,演讲者的动作也是不能忽视的。演讲演讲,“演”字是关键。“演”要靠动作来完成。有了合理的动作,才能使演与讲相得益彰,使演讲的内容增强影响力。可想而知,如果一段精彩的话通过一个口讷的人去讲,那就无异于宣读;如果动作与演讲之意不搭配,丢失了分寸,那就更像小丑登台,让人胃口倒尽了。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第一次上台演讲时,口讷得没治,满脸通红,嗓音变调,脸色铁青,双脚打抖,连手也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以至“言行不一”,分寸大失,弄得满堂哄笑。
再举个例子。德摩斯梯尼是希腊著名的演讲家。他初次登台演讲的时候,希望得到掌声、笑声。结果笑声没有,倒有了掌声——倒掌——最后他被人轰下台去,原因就是不仅讲得实在是不行,而且动作时时露怯。他有耸肩的习惯,差不多每讲两句话就耸一下肩。一个演讲者,耸肩这个姿势多难看!再说,他演讲时的气度也不够,说一会儿就要长出一口气。试想,一个演讲者动辄就当众长出一口气,形象岂不大损?所以听众把他轰下去是不奇怪的。
当然,我这里讲的只是林肯和德摩斯梯尼最初登台时的露怯情景,这两位后来都成了伟大的演讲家。靠的是什么呢?8个字:克服毛病,努力演练。
不懂装懂,漏洞百出 最容易失分寸的演讲者恐怕当属那些不懂装懂的人了。这种人大抵属于爱在公众面前作秀者。他们不登台则已,一旦登台便“情绪激昂”,毫无分寸地信口雌黄。自身知识浅薄,又好教导人,这么一张扬自己,自然要漏洞百出,怎不露怯?
不懂装懂又管不好自己嘴的人是令人厌烦的。特别是那些混得一官半职者,在长辈乃至真正知识渊博的人面前,以权压人,以话压人,而且不顾他人的感受,这样的人登台演讲的次数越多,给人带来的厌恶感也就越多。
应该说,已经有太多类似的教训足以劝导我们:在自知学识储量匮乏的前提下不要四处登台班门弄斧,以免把握不住分寸,遗漏要点,使演讲漏洞百出,予人笑柄。如果你在某一个团队里身居要职,那就更应该对自己不懂的知识或学问不耻下问。这样做不但不会丢失你的颜面,而且还会赢得更多的听众支持率。
我再举一个小例子来结束本篇。有一位演讲家,讲着讲着,突然间一个故事的年代忘了,于是他先把故事讲完,到最后把问题抛给了听众:“大家能否告诉我,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年代?”结果听众齐刷刷地按着他的设置把年代喊了出来。这个机智的演讲者就是刚才我提到的那个林肯。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