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拿起”与“放下”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
禅宗六祖慧能的一首偈传诵至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真是坦荡的高妙境界啊!
许哲倾毕生之力帮助别人,并非出于宗教或其他目的,而是出于对所有人的爱,她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她的兄弟姐妹,她爱他们,帮助他们,从无所求。当有人提到她帮助别人时,许哲说:“我所做的只是很平凡的事,就好像当有人渴了,我就自然地倒一杯水给他喝。这是一种本能,我从不把它看成是一种成就。” 她的这种心态,不正是此种境界的现实写照吗?
这是一种坦荡的习惯,一切都在平平常常之间,并没有去刻意追求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许哲从无烦恼,只有快乐的生活状态了。
对许哲而言,她无所谓“放下”,因为她并没有“拿起”什么。所谓“放下就是快乐”,是因为“拿起”在先,苦恼在先,“放下”才得到短暂的快乐,将来再遇到别的事,还是先“拿起”再“放下”,循环往复,苦海无涯。孔子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是啊,若我们在心中“拿起”获取回报的目的行事,求之不得,自然心间多生怨恨,快乐何来呢?即使通过“放下”而得到快乐,这快乐也是大打折扣的呀!
而习惯坦荡,则会使我们心无挂碍,清净空灵。当我们去做对别人有帮助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无任何索取,不期求别人的感恩或愧疚,所以名与利皆成身外物,纯净的快乐自然就从心底升起了,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一点,许哲做到了,能行师父做到了,那对情侣和举重冠军做到了,冰心老人做到了,茅于轼先生做到了,我们呢?我们当然也可以做得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