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勤奋的落伍者(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肯定非常惊讶:勤能补拙,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怎么到了这里成了勤奋的落伍者呢?下面我讲一下孙先生的故事。
C的勤奋是出了名的,他是在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跨国企业F的,当时C已经超过30岁,本来C的英文非常差,但是C硬是凭着勤奋在一年内练出了一口标准而且流利的英语。这让老外和同事们都特别吃惊,更令上司感动的是C做事十分勤奋,老外提出这些资料要整理一下,第二天早上这些事情已经干完了,C硬是熬了通宵搞掂。C的勤奋终于有了回报,到1995年的时候,C已经成为公司里为数不多的华人管理人员了,而C的发展也似乎进入了快车道,1996年上半年,C已经销售部直接向总经理汇报的三架马车之一,由于C的英语比其他两人都好的多而总经理一句中文也不懂,实际上C起这总经理和另外两位销售经理的桥梁作用,看来C离销售总监的位置已经不远了。。
但是,C也有一些让人感到不快的地方,C对手下的指导不多,给手下安排的事情非常琐碎但特别辛苦。C非常喜欢加班,而C的要求是他加班他的手下也都别走,就算你将活全部干完了也不能走,有些人不吃这一套,结果就被C点名或者不点名批评。而爱加班的下属往往得到C的首肯。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也要拖拉一下,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C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他领导的团队效率并不高。而且更麻烦的是C的手下非常难于留下聪明人,由于C的努力全公司有目共睹,总经理对C也非常支持,C在F公司的发展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是到了1996年下半年,事情开始发生变化,首先是公司的总经理发生更换,新的总经理D是一个ABC(America 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中国人),一个年轻的MBA,D对完全的Hard Working(努力工作)不感兴趣,D喜欢看到高效的组织和更聪明的工作方式,而且D非常喜欢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这样C和D的关系马上就出现了问题,首先C的努力工作在D看来只是一个非常微不足道的优势,而C工作方法不够聪明则是一个大的问题;其次D经常和C的下属尤其是C过去的下属进行沟通,结果是C过去的下属对C的评价相当负面,而这些负面的评价全部是有凭有据。这样,C在D公司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D在上任不久进行了他的架构调整,而销售系统的改革则是对C有重大影响,本来C是负责销售的三分之一而且直接向总经理汇报。经过调整,过去直接向总经理汇报的三人改成两人,除C以外的另外两人同时升职为销售总监,而每个销售总监则有5个销售经理(大多数都是过去销售主任直接提拔的)向其汇报,C成立十个销售经理中的一个,而改为向过去平级的同事汇报。当然,C的职位是高级销售经理,理论上讲和其他的销售经理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的确没有什么区别。过去向C汇报的5个销售主任则有两人被提升到销售经理的位置。
这么一调整让C非常没有面子,向过去的同事汇报,和过去的手下平级,C认为D是在给自己难堪,因此工作上都有一些情绪,在不同的场合都说一些怪话,但是C依旧努力的工作。抛开个人成见不谈,大家对D的安排都十分佩服,本来销售部门的三架马车分工十分混乱,职责交叉,这导致效率低而且矛盾大。经过D这么一整合,整个安排非常清晰,竞争也变得良性,而且平心而论,销售部门也应该设立两个总监(渠道完全不一样),实在也无法安排第三个人的位置。
D的架构调整三个月后,销量有了爆炸性上升,销售部门的大多数员工因为可以多拿不少奖金而喜气洋洋。但是,C依旧不是特别开心,而且C的怪话也比较多。当D的改革进行了6个多月的时候,忽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D新提拔的一位销售总监接到一个企业的邀请离职了,由于对方的开价实在太高,所以F公司几乎没有办法挽留,而碰巧这位销售总监是合同刚刚到期,所以离职手续办的也异常迅速。这样就空出了一个总监的职位, 由于公司内资历上能做这个位置的只有C,所以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位置非C不可,就连C也认为这个位置就应该是自己的了。
但是D做了一件谁也想不到的事请,通过猎头公司从外部引进了一个销售总监,C向这个新来的总监汇报。这的确让C感到实在太每面子了,C在新总监到职的第三天就辞职了。经过短暂的交接C离开了F公司。这时是1997年的5月份。由于1997年的市场非常好,C非常轻易的就在L公司找到了一个高级销售经理的位置,但是平心而论L公司的高级销售经理的含金量和F公司是有非常巨大的差距的,F公司在中国经营多年,业界名声非常好,F公司的一个主任级别的人出去都非常容易混个经理当一下。而相对来讲L公司在1996年刚刚进入中国,知名度还不行。如果C不是失业状态的时候去L公司见工的话,到L公司当个总监根本没有问题。但是,一切都不能假设。可能C注定和总监无缘了。
C在L公司的业绩应当说是非常不错的,L公司刚刚进入中国,只是试点做几个重点市场,C做事认真并且身先士卒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应当说C在L公司的威信十分高。时间一晃到了1998年,当时的市场上对MBA十分看好,C决定自己也要读一下MBA,而C认为自己做事太认真肯定是无法兼顾工作和学习的,所以C决定要全职读一下,而且C决定要到国外去。我们必须佩服C的决心,在一切学校都没有联系好的情况下,C不顾公司高层的挽留,毅然拿着商务签证到了美国。当时C一年的薪金可以达到30万,而在美国不仅仅没有收入还需要大约比国内多花费20万元,实际上C一年的成本为50万/年。
经过漫长的转学生身份、申请学校和读书,C终于如愿以偿得在2001年初拿到了一所不错学校得MBA证书,但是,这个时候MBA明显已经降温,C当时面临两个选择,留在美国找工作,根据移民局得规定C可以在美国待一年老找合适得雇主,而如果找到稳定得工作则可以申请绿卡;另外是回到中国,但是这可能导致你不能再获得回到美国的签证。由于C没有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在美国本土找到合适的工作几乎不可能,在折腾了几个月以后,C回到了中国。C离开中国的这几年恰恰是消费品行业发生巨大变化的几年,形势和几年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雇主变得非常理性,大多数雇主关心的并不是你是否是MBA,而是你是否有足够的经验,你是否能为公司盈利,而且很多雇主对海归的兴趣也在明显降低。
但是C可能对这些变化并不敏感,C认为自己出国前薪金是30万,如果留在国内三年每年加10%的薪金,现在的薪金应该是:30×1.1×1.1×1.1=40万,出国前后的成本大约是100万,这100万应该在5年内回收,也就是40+20=60万。所以C开价为60万一年。坦率来讲,按照当时的行情,出国前拿30万,回来能保持现状就非常不错了,但是,C对此根本不接受。结果C在5个月的时间内投了超过50封简历并和超过5家猎头公司联系过,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最后,坦率来讲由于经济的压力,C在2001年底的时候接受了K公司的聘书,出任大区经理(Regional Manager),坦率来讲,对方给出的价格也基本上是市场价格,大约2万/月,年终双薪。但是C却感觉自己被克扣,所以情绪比较低落。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