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顽固的垄断来自政府(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经济分析告诉我们,不需要担心商品的捆绑,因为它有助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不需要担心捆绑会帮助厂商掠夺垄断产品的利润,因为厂商无需捆绑,只要提价就可以达到目的;也不需要担心被捆绑的商品会排挤其他厂商的优良产品,因为只要物有所值,明智的顾客就会另行掏钱购买;我们更不需要担心自然垄断,因为注定“皇位轮流坐”的自然垄断正好激励着厂商不断进取、创新、冒险和奉献。
经济分析还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担心的是政府在行业入口设置重重障碍所造成的垄断。那些倚靠专营权、配额和关税保护等暴力手段建立起来的垄断,与像微软公司这样靠消费者自愿的钞票投票建立起来的垄断,两者根本南辕北辙、不可相提并论。越来越多的人觉悟到,政府不是垄断的克星,而恰恰正是垄断的根源。显然,政府应该拆除那些障碍,还市场更大的自由。
凭什么挑战微软?
1999年7月15日
按:1999年4月28日,美国微软公司起诉北京亚都科技集团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令制造、销售和使用盗版软件的企业和个人顿成惊弓之鸟。反咬微软公司“霸权”、“暴利”、“垄断”,甚至主张“盗版有理”的文章和书籍不胫而走。6月20日,我接受《IT经理世界》记者郭晋华先生书面采访,批评了上述论点,详见本文附录1。7月15日,《南方周末》以“凭什么挑战微软”为题选载其中部分内容,引起国内广泛而激烈的讨论。两星期后,我应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制作组邀请,到北京录制并播出一辑与“反微软霸权者”方兴东对话的节目(详见本文附录2)。《南方周末》随后刊登了主要内容。
如果一个人,既要偷东西,又要立牌坊,那他就不得不搬出很多言之不成理的东西。我读了汪丁丁的《知识产权,垄断利润,反暴利法案》,以及方兴东在《起来——挑战微软霸权》一书中的部分观点,感觉是在读《中国可以说不》的IT版。
到底偷东西在理不在理,到底是我们欠人家还是人家欠我们,我觉得正直的人应该心中有数。汪丁丁说:“你的软件2000元一套,是普通中国人年收入的20%。你怎样指望中国的民众不受盗版诱惑呢?”这等于说“你的法拉利2000万元一部,是100个普通中国人的终身收入。你怎么指望我们不受偷窃的诱惑呢?”什么叫“法不责众”?难道很多人都想偷,所以就不算偷吗?
汪文和方文我都读了几遍,始终摸不清楚他们主张应该怎么办。方的题目是《起来——挑战微软霸权》。怎么挑战?起来干什么?应该是起来说“不”。那到底“不”什么呢?是“不”用微软的产品呢,还是“不”准微软告我们?
两位对微软说“不”的人,各说各话。方文指责微软纵容翻版软件在国内的泛滥,认为那是“零关税倾销”,必须“抵制恶性竞争力量的侵入”。看来他主张“不用微软的产品”。而汪文却认为,微软告中国企业的做法不够“本土化”,“伤害了民族感情和民族文化”。看来还是舍不得微软。吞吞吐吐,内心那一句是“不准微软告我们”,但谁也不好意思直白地说出来。
“不准微软告我们”倒确实是可选择的策略之一。问题在于要衡量这个策略正反两方面的后果。
不准微软告我们,首先的结果就是方兴东所说的“恶性竞争力量的”继续“侵入”了。接下来,就是对国内软件开发商利益的间接损害。这时候,微软会游说美国政府,在其他的贸易项目上施加报复手段。而微软也确实曾经这样做了,我认为这是不道义的,但现实就是这样。结果是,当中国的网虫在享受盗版软件带来的愉快的时候,中国的软件开发商,以及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商,都在默默地承受网虫招致的惩罚。这难道符合汪丁丁所说的“公正”和“公义”的原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