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多考试,少知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998年12月17日
近几年,各地林林总总的职业考试层出不穷,甚至到了荒谬的地步:舞厅歌手要考乐理才能“持证上岗”;公务员要考“创造性思维”才能照章办事;财务会计要考“二进制”计算机语言才能核算企业的盈亏,诸如此类。
铺天盖地的考试现象,原因有两个:一是用人单位缺乏真正的人力竞争机制,只好论“考”排辈;二是主考当局巧立名目,以“考”牟利。
在计划经济年代,产品老式单调,脱离实际,虽然当中的确凝聚了不少资源和心血,但仍然是废物。同样,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教育和锻炼出来的很多“才能”,实际并没有用处。精神垃圾就算通过了考试,也依然是垃圾。
况且,即使有用的知识,也未必人人都要掌握。邓丽君和“甲壳虫”乐队可以不识五线谱,公务员无须懂得“创造性思维”的定义,而会计人员不必知道“计算机的心脏是什么”。我们都讨厌商品搭配,但是,对培养人力资源过程中的搭配现象,我们又有多少觉察呢?
计划经济的幽灵,并非一夜之间就可以摆脱。市场机制越不健全的地方,这类考试就越受重视。因为,很多企事业单位缺乏寻觅和任用贤能的内在动力,往往乐于简单照套什么“职称考试”的规定来指导利益分配;另外,某些主管部门,每每打着“规范化管理”的旗号,巧立名目,插手行业的自主经营,靠主办“考试”,搞考前辅导和颁发“上岗证”来牟利。
为了迎合这类跨公司、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职业考试,人们被迫在一些对本职工作无用的东西上下功夫。这类考试举办得越多,人们主动去汲取知识的精力、机会和动力就越少。不是说知识、技能和文凭等不重要,而是说对人才的评定不能一刀切,更不能由行政机关来负责一刀切。
要减少这类不必要的考试,关键在于加速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改革,促使企业所有者真心关注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采用更灵活和务实的标准来选拔人才。同时,还要限制行业管理部门以“考”牟利的权力,将人才的评判权和任用权还给企业,还给消费者。只有按照市场规律来利用人力资源,“不拘一格选人才”才会成为社会的惯例。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