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业良的失策(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其实,1988年的大陆青年,并非个个都是1988年的夏业良。早在1985年,现北大教授周其仁就已经在北京读到“私印”的张五常的《卖桔者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周其仁,2001年);1988年初,四川人民出版社将《卖桔者言》收入“走向未来丛书”出版,首印32000本,一售而空;1988年9月11日,弗里德曼在入住上海希尔顿酒店后,一位厦门大学的女同学登门求见,她当时已在翻译弗里德曼的著作,自费来上海只为听一场演讲(Two Lucky People,Milton & Rose D. Friedman,1998)。
我认为,任何一个有求知欲的青年,只要读过《卖桔者言》,就难免想恭维张五常几句;任何一个愿意为弗里德曼无偿倾注精力的青年,若忽然遇见弗老,都难免喜不自禁。顶多可以修正的是,若那青年恰好是夏业良,当然就什么都不会发生。
(9)
夏文的修订版呼吁要为“张五常热”降温,要同学们不要过多关注“下场的主力队员”,而应该把仰慕的眼光转移到“来自中国大陆”的经济学者身上,其中包括杨小凯和钱颖一等人。夏业良不知道,学术可不是时尚,从来没有地域和年龄标准可言!
但说到提携后辈,我知道张五常曾经力荐过一位“出自清华、资历一流”的华裔经济学者接替他的教职,可惜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张五常还因此大发牢骚(《中西兼通何难之有?》,张五常,2000年9月28日)。这个人就是夏业良所说的钱颖一。对比之下,夏生劝别人不要“仰慕”张老,就更显酸溜溜了。
我与夏业良有一面之缘。前年,他向我任顾问的报刊投稿,编辑问过我意见;去年,他主动请求把他的文集加入以张五常打头阵的经济散文系列出版,出版社问过我意见;最近,他又去信代理张五常作品的花千树出版公司,请求在香港出版他的文集,编辑又来问我意见。我读过他三篇文章,前两篇是关于“微软垄断”和“价格听证会”的,都不同意他的观点,但这一篇写得最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