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9节:西部传奇(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联想电脑在1995年开发西部的传奇故事,很大程度上就是由陈绍鹏这样的业务代表和杜霆这样的代理商写成的。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行动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计算机市场上那些营销专家的注意。西方国家的电脑代理商在电视上看到“联想”、“长城”这些品牌的广告,一点也不放在眼里,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胜利中已有好几年了。不过,他们全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渴望“洋货”的风气盛行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大城市里,在西南、西北、东北和中部的广大地区,以及500多个中等城市和3 000多个小城市里,则是另外一回事。国产货长期在那里占领着市场。“洋货”却几乎没有立足点。外国制造商和他们在中国的代理机构似乎没有意识到,即使是那些最贫穷的地方,依然会有使用电脑的需求。杨元庆和他的销售人员显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决定先去蚕食这个市场最薄弱的边缘带。
不管怎么说,穷人的需求为联想带来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也对国产电脑有一种近乎神圣的价值。就像当年共产党的军队在国民党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一样,联想也在深入“敌后”,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席卷全国。陈绍鹏在西南的业绩证明,这个战略已经奏效。
到了1995年春天,陈绍鹏从西南转战西北,发现这里几乎还是一块处女地:陕、甘、宁三个省区只有两家代理商,而在西安这座城市,联想微机在过去12个月里只卖出231台。他还惊讶地发现,即使在甘肃、宁夏那么贫穷的地方,联想微机的遭遇也要比在西安要好一些。原来这城市是国防工业的云集之地,也是个科技中心,计算机圈子里的人只认“洋品牌”,圈子外的人则根本不知有“联想”。
陈绍鹏的到来有如一块石头投进一池死水。他在少年宫租了一层楼,把公司刚刚推出的“第二代多媒体家用电脑”摆在里面。“多媒体”是1995年中国计算机领域兴起的新概念,意思是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文字,还能处理声音、画面以及动态的图像。这真让人惊喜!更何况这些电脑还有自己的名字,配置因名而异:“宝瓶”上有光盘驱动器;“人马”加了电视卡;“金牛”则有一块特别的声卡。
开展第一天下着小雨,街上冷清,可少年宫里却挤满官员、学者、商家、记者和市民。当地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电脑展,展品挂着同一个中国商标,样子好看,又便宜,不免精神一振。记者们围着陈绍鹏问东问西。陈卖个关子,就把他们引到李树怡面前。李树怡曾是联想公司的副总裁,还当过计算所的所长,已经退休,被陈绍鹏从北京请来助阵。此人懂技术,还有一副好口才,当即把记者的情绪煽乎起来,纷纷回去发表新闻,结果把更多的市民吸引过来。这叫陈绍鹏很开心。“原来是可以这样利用媒体的,”他说,“在成都的时候我还没有学会这一套。”
展品都卖光了,但这并非陈绍鹏的目的。他是“业务代表”,举办展览只是为了让这个城市的商家看到联想微机是有人买的,愿意来做联想的代理商。看来他的目的达到了。经此一役,西安城里那些电脑经销商,人人知道联想来了一个姓陈的,还知道他的机器好卖,于是都来登门拜访。
可是他还没有门呢。他赶忙去借了一间房子,权当办公室,搬来几张桌椅,请个美术学院的老师给他写块牌子:“联想集团微机事业部西安办事处”。当时他是经理,属下只有一个兵。这两人那天手托招牌挂到门口,心里都挺美:“我们有独立的形象了。”
一切收拾停当,又租来一辆车,拉上所有的机器和人员,到陕西全境去巡展。他的目标是中等城市,每到一个地方先要侦察一番,看看哪个商店在卖电脑,就去拜访,满嘴花言巧语,他手下的那个兵就给人家打扫卫生,让人家觉得联想员工个个既聪明又踏实。然后就在人家的门口办展览会。所谓“展览会”,其实就是在电线杆子上拉起一个横幅,支起一张桌子,发出一批广告,这只手把样机卖了,那只手就签下一个代理商合约。
这个春天,西安市场上想买电脑的人们渐渐发现,推销“联想”的商家多了起来。有个代理商居然想到招来几十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人人推销“联想”。城市中心的雁塔路是条有名的“电子街”,本来挂满了AST、康柏和IBM这些牌子,现在有家商店把一面墙镶了磨砂玻璃,写上“联想微机”四个字,让来来往往的行人都能看到。在以后的几个星期,这样的牌子越来越多,那时候“联想电脑”招牌的颜色还没有统一,什么颜色都有,所以陈绍鹏自作主张,要大家都做黄底蓝字,“黄颜色更鲜艳,”他说。春天还没有结束,雁塔路上已经有了5块,然后又超过了10块。每一块“黄底蓝字”下,都有一个联想的代理商。他们在这一年里卖了1 111台联想电脑,差不多是前一年的5倍。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