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73节:一场生死之战的前奏曲(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柳传志脑子里想的问题,有可能和朱基的问题非常接近。让这两个人头疼的事情是同样的:中国人的购买能力虽然增长很快,但他们的购买欲望却没有相应地增长起来。这是比新技术革命更加紧迫的问题。朱基副总理在1993年制定的“16条”将高速前进的中国经济列车牵到一条可以控制的道路上,在1994年颁发大案的改革步骤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然而他在就任总理之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向中国企业的老板们交代,那就是,用什么办法让他们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
整个国家都在经历“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折,这一变化的背景是商品在局部市场上的供过于求,计算机产业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我们已经提到,90年代中期是电脑进入中国家庭的历史性的起点,现在想要进一步说明,电脑市场上的竞争也在这一年里升级,即将成为一场令人恐惧的生死战。
战争的前奏其实早就已隐隐作响。IBM公司决心以“OS/2 Warp”的800万用户与微软“Windows”的8 000万用户相抗衡。4月份,它在中国市场推出“OS/2 Warp中文版”,比尔·盖茨接着就用他的“Windows 95”和 5亿美元推销费,在全世界的电脑市场上闹了一个不眠之夜,又在1996年3月将“Windows 95中文版”推向中国市场。但是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制造商似乎更喜欢IBM。联想为自己生产的最新一代奔腾微机和“万全服务器”选择了“OS/2Warp操作系统”。可惜“OS/2Warp”很快就被证明是一场灾难,到了这一年9月,就连IBM也不得不购买“Windows 95”的许可证。
除了操作系统的白刃战,这一年还有更多的应用软件和新兴的多媒体技术,后者在1995年夏季全国计算机展览会上被宣布为“未来世界的方向”;还有互联网,它在美国已经弄得人人兴奋,比尔·盖茨这一回是反应最慢的,可也在这一年12月幡然醒悟,给微软的全体员工写了一封叫做“因特网大冲浪”的信。在中国,政府一定是还没搞清楚它的含义,所以并没有严令禁止,但是大学生们已经如痴如醉地偷偷使用教室里的电脑进入网络大门,他们成了中国的第一批网民,就像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一样刺激和兴奋。一个叫“瀛海威时空”的公司在这一年诞生,成了中国第一家网络公司。他们在白石桥路口悬挂起自己的广告,上面写着“向北1 000米,走进网络新时代”。瀛海威召开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研讨会,有个年轻的员工为与会者解释什么叫网络,朗声说:“地球村的设想就要变成现实了。”联想的张惠湘听了这话,说他当时就觉得“英特纳雄耐尔”真的要实现了。
联想花了9 000元委托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提供市场报告。7月20日,报告出来了,结果证明个人电脑销量的前10名里,国产品牌只有联想一家,排在第五,其市场占有率为6.6%。在它的前面有康柏(27.3%)、AST(13.6%)、IBM(11.5%)和惠普(7.3%),在它的后面还有DEC、戴尔和台湾的宏。这份报告还详细开列各家电脑的价格、库存量和销售手段。所有情况都证明,竞争处在胶着相持的状态。IBM那个著名的电视广告,就是在这一年里出现在全世界的电视屏幕上,也在中国弄得家喻户晓。广告画面展现了世界上那些最偏僻的角落,一个苏格兰牧羊人在使用个人计算机,两个曼谷船夫在讨论IBM如何提供服务,既生动又轻松,最后才让公司的销售主题跳出来:“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意思是无论何时何地,IBM都会为你排忧解难。但是说老实话,康柏才是那一年当之无愧的电脑之星,其电脑销量连续两年以30%的速度增长,1994年在世界市场上超过了IBM,1995年又在中国市场打败了AST,成为两个市场的“销量第一”。AST如所预料地走到下坡路上,它在这一年里亏损9 870万美元,其微机出货量降低了19%,首席执行官辞职,董事会则以2.5亿美元把公司股权卖给韩国三星,开始了离开中国市场的步伐。联想多少年来都在窥伺着AST让出来的市场份额,可是现在看来,这块蛋糕的大部分却让身边那些更强大更狡猾的“狼”给吃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