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这里的人”(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当年,张海南在柯达澳大利亚厂学习时,感受到了陈和强在富士的那种震动。他的一些同伴远赴美国罗切斯特,而他在澳大利亚的柯达厂一直学习了半年。柯达的东西深深触动了张海南,让他以新的目光看待自己所在的企业。
1984年,张海南从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进入厦门福达厂时,刚好赶上引进柯达彩色胶卷生产线的项目。这在当时的厦门是一个大项目,一批年轻的大学生被分配进福达。年轻人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是一个大工程,我们现在好好学,将来一起把这个工程掌握了,这里就是世界最好的胶卷公司之一。”当时福达的人们就有这么一个朴素的梦想。福达厂要选拔30多个人,送到柯达全球的公司去学习技术,张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
这一批人从柯达学习回来后,立即开始培训下面的工人。几十个柯达的专家从美国赶到福达现场工作,张海南他们与柯达专家一起安装、调试、验收、试车,对柯达的工作方式、观念有了相当的了解。这激发了福达人的抱负,“要代表感光行业的一种梦想,要一流”,福达的心情代表了所有引进项目的心情。
但所有的人,无论是从日本回到公元厂的陈和强,还是从澳大利亚回到厦门的张海南,都不会想到,前面一场巨大的失败正在等待着他们。当组建一流企业的梦想被残酷的企业危机吞噬时,他们不得不走上谈判桌,依靠一场前所未有的合资大谈判,来解救命运。
如果说,最终陷入失败的中国胶卷工业的“洋务运动”还有什么意义的话,就是沉淀下来这样一批人才。柯达组建合资企业时,获得了这个果实。
但是,为什么进入柯达?
“因为,很想进去看看伊士曼柯达到底是什么!” 李春娣当时是无锡阿尔梅的一个中层干部,在与无锡石化局领导讨论自己的去留时,情绪有些激动,“如果面试不成功,我不后悔,就是做一线操作工也干。我就是想看看到底什么是伊士曼!”
这位一眼望去精明强干的女士为什么这么冲动?一个埋藏了很久的秘密是,当年在上海化工学院悬挂的大横幅:超越伊士曼!
当1975年李能站在这幅巨大的横幅下时,她刚从遥远的东北黑龙江建设兵团争取到上大学的机会,进入上海化工学院,学习感光专业。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前,她其实对这个专业几乎一无所知,只知道这和拍照片有关系。
从那一天起李春娣才明白,伊士曼柯达是全球胶卷工业的领头羊,乔治·伊士曼是一个了不起的创始人。而中国人要有志气,要发展自己的胶卷工业。老师们常常要传诵郭沫若写的一句话:中国如果能够制造胶卷就相当于自己能够造火箭。
如同当年无数胸怀梦想的中国人那样,李把英文版的感光教科书翻出来,查着英汉词典,学习乳剂制造原理等等,3年学习了很多东西。但老师说与世界水平差距还很大。“这个梦一直埋藏在心里。立志要出一份力。”李后来被分配到无锡电影胶片厂,原阿尔梅厂的前身。
李春娣的梦想在1989年有了一次释放的机会。她参与了从阿克发引进黑白涂布线的项目。尽管,她并没有到比利时受过阿克发的培训,但李被调到引进阿克发设备的分厂,成为分厂副厂长兼党委书记。当时,主要的任务是怎么样把这条阿克发先进的生产线更好地使用起来。
李春娣他们创立了“阿尔梅模式”:打破传统大锅饭,定岗位,定技能,拿岗位工资,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但定岗必然有人离岗,那时国企还没有大批员工离岗的现象。面临失去工作的危机,对员工震动很大。现在看来都不是什么革命性的东西,但当时的普通工人就受不了,纷纷向李志成(当时阿尔梅的党委书记)抱怨李春娣的不对,这时候,李志成和公司经营集团支持了她的工作。
但这样修修补补的改革是无济于事的。国企追赶伊士曼,她觉得真是太漫长。20多年过去了,伊士曼不仅越赶越远,现在,连企业都被柯达“合资”了。柯达就在眼前了,她一定为自己寻求一个解脱,一定要进去看看,到底什么是伊士曼?!李春娣选择了参加柯达面试,但这有些风险。不知道面试之后,柯达是否选择她?
总经理豪治主持了对她的面试。他的问题相当仔细。当李春娣说起当年上海化工学院“超越伊士曼”的大标语时,豪治在异常惊讶之余,竟然频频点头,似乎有些理解中国人当年的心情。他说,他希望寻找符合柯达价值观,但又能结合中国国情的人。李春娣就这样进入了柯达。
这位女士的想法,几乎代表了这一批人的内心感受。在进入柯达,解决个人生计问题的同时,内心也郁结着一种不服气和好奇的心态,这形成了一种冲动,想看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柯达! 但这些人内心还是有些不安,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跨国公司的环境。
叶莺这些柯达中国的领导层也相当明白,这是一批背景和传统完全不同的经理人,如何让他们融入柯达的传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进入合资企业,只是一个职业上的选择,而要赢得他们的心,就绝对是一场攻心之战。
未来还会有什么发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