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善舞舞翩跹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刘华“文革”期间大学毕业,分到企业职工食堂当服务员,负责付饭付菜工作。在“吃不饱肚子”的年代,在“接受再教育”的“臭老九”中,这也不失为既能“填饱肚皮”,又不辛苦的“俏活”。而且简单易学,还有一定“权力”——多给少给,他手中的勺子说了算。当时的主食主要是馒头,副食则是“大菜汤”。到食堂就餐时,同样付粮票,同样花钱,买到的馒头大一点,菜汤干一些,都会暗自欢喜。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一盆馒头做得再均匀也会稍有差别,有大有小。至于大菜汤,更难保证一勺中都有同样多的菜叶。有心计的人开始讨好服务员。而怎样让大家都满意,则成了刘华钻研的课题。久而久之,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每当人们怀着期盼的目光站在付饭口前时,他总是在盛馒头盆中选来选去,选出相对大的付给来人,又总是在汤盆中捞来捞去,尽量多捞几片菜叶给来人。于是乎,不管谁来,他都如法炮制,照此办理。因此,人人满意,个个欢喜。很快他以“对工人阶级有感情”的美誉,成了接受“再教育”的典型,被评为市级活学活用毛著的积极分子,并从服务员升为炊事班长、后勤组负责人。
斗转星移 , 刘华在改革开放、提拔年轻干部的大潮中已经一个“三级跳”,跃升为某市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手中握有分房大权。在走后门主要集中在“孩子、房子”的年代里 , 给谁批一套新房,可谓是天大的恩惠,得到房子的人会感激涕零的。于是乎,刘华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整天应接不暇,条子雪片般从四处飞来。然而,房子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谁要给谁。否则,再多的房源也不够。但是,又不能当面回绝,回绝一个就得罪一人乃至一家。一时间,面对诸多的“条子”,有权的喜悦变成了难以用权的苦恼。
然而 , 这也难不倒“聪明”的刘华。他很快想出了新的“不得罪人”的妙法。他坚持有条必批,来者不拒,而且批示明确,绝不模棱两可。往往是“认真办理”“努力解决”“不得有误”“抓紧落实”云云。条子被其批过的老领导、老同志、老同学,满心欢喜,笑逐颜开,交口称赞,莫不被刘华的尊敬老领导,不忘旧情谊,有求必应,处事果断所感动。
然而,背地里刘华却对房产局长、房管办主任明确交待,他用三种笔批条子,批语相同,含义不同。用红蓝铅笔批的必须办,用园珠笔批的可办可不办,用钢笔批的不用办。这样最终如愿以偿的自然千恩万谢,把情记在刘华头上;没有分到住房的,也会抱怨具体办事人员,而不会迁怒于他。在这个极难驾驭的权力岗位上,靠着他的左右逢源,他结交了诸多有权势、有发展潜力的人,又没有得罪任何人,为继续升迁创造了条件。
刘华的官阶越来越高,职权越来越大 , 机谋也越来越深。在“三讲”教育中,他也拿起了“批评”的武器,对一位比他职务高的领导,他“批评”其“不爱惜身体,玩命地工作,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一位职级相同的领导,他批评其“忽视宣传舆论工作”,本来这位领导所在的地区成绩突出,经验丰富, 外面却不知道。这样既落实了“批评”的要求,又使被“批评”者非常舒坦。
他也开始爱护自己的“羽毛”,注重“形象”。比如,西服和衬衣都用一种衣料,一个颜色,一个款式的,外人看起来他的衣服很少,是“艰苦朴素”的。而实际上他的西服有几十件,都是高档服装店订制的;他的衬衣更多,都是纯棉的。
他也开始讲究生活“质量”,但绝不造成负面影响。比如 , 供他专用的车有几辆,各有各的用途。坐沙漠风暴出游,穿街入巷,舒适安全 ,警察肃然,百姓悄然;坐奥迪去开会工作,符合规定,与身份地位相符;坐桑塔纳去见老领导,“纳言慎行”之余,让他们看看,都什么年月了,本人还坐着这样的车,自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