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两面谈”之弊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看人,既看优点和长处,也看缺点和不足,此谓之“两点论”。套用其意,对那种对同一人、同一事,看法迥异的现象,不妨名之为“两面谈”。
有位多年的后备干部,一直表现很好,竟长期备而不用,原地不动。他待人谦虚,有人却称之为“虚伪”;工作勤恳,有人名之为“假积极”;屡做好事,有人认为“好显白”;受挫不馁,又被称为“官迷心窍”。于是,在一些人眼里,他的优点成了“缺点”,实绩成了“败绩”,提拔自然是以“有争议”而搁浅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颇不少见。承认做了好事,但做事人的动机值得怀疑,效果挑剔不得,但目的应该非议,可谓真伪模糊法,此其一;明明是鲜花,指之为“毒菌”,本来是病疽,偏说成“乳酪”,可谓指鹿为马法,此其二;你说其忠厚,我道其“怯懦”,你说其豁达,我指其“放荡”,你说其有主见,我称其“翘尾巴”,你说其敢开拓,我斥之为“胡乱来”,可谓视角偏差法,此其三;对同一人,忽而称其善,忽而称其“恶”,当此称其好,当彼称其“糟”,当面论其是,背后议其非,可谓变色龙法,此其四;对同一事,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既讲长的好处,又说长了无益,既讲亮了可喜,又说亮了刺眼,左右逢源,莫衷一是,可谓生物眼虫法,此其五……
在中国,好像善行和恶行都是源远而流长。这种“两面谈”的现象,也是古以有之,并流布至今的。所谓“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就是对此讥斥嘲讽的一句俗话。透过“两面谈”,可以看出某些人思想上的偏颇,心灵上的污垢,作风上的不端。染上了信口雌黄的恶习,做人失了正派,办事失了公允,说话失了信誉,形象是大不妙的。为其所伤的人,有的得不到公正的看待和使用,如良骥被困,珍珠沉沙,英雄无用武之地。才气横溢,壮怀激烈的有为之士,因此难酬报国之志,诚乃可惜可叹。
诊治这种政治疾病,大概要强调一个“正”字。一要把思想摆正。看人看事的标准,往往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所谓超时空的“好坏观”是不存在的。在古代,女人三寸金莲,弱不禁风,曾被视为最美的形象,在今天早被归为陋习。在非洲,有的民族把鼻子弄豁,耳朵挖洞视为时髦,在我们会感到不可思议。用折射眼看人看事,会以正为邪,以对为错,“头朝下”,把事情看颠倒了。只有矫正视力,才能恢复常态,看出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要把心思摆正。忌贤妒能是正确看人的大敌。不能有利则褒,无利则贬。实事求是,一碗水端平,亲不讳缺,恶不掩优,是最令人钦敬的品质和风格。三是要把方法搞正。“眼秤”是不准的,真要正确评价一个人,不能任人蜚短流长,应该有客观的标准和准确的尺度。这个尺子,就应该是事实和工作实绩。空口无凭,有绩为证,实绩在,非议也不要理睬。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