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企业兴亡,员工有责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公司跨了那是领导的事,与我没关系,大不了换个地方。”这是典型的没有责任感的员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用到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上应该是:企业兴亡,员工有责。
员工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而是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树立“公司兴衰与己有关、公司发展我发展”的思想。要看到公司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积极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并运用于工作当中取得一定实效。
要和公司在一条船上
土光敏夫在担任东芝株式会社社长时对员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事业的人请来,为了工资的人请走。土光敏夫这样做有什么深刻意义吗?
土光敏夫认为:能够因为事业的价值聚集在一起才能真正把事业做大,即使当企业面临困境时,这些人也会和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那些因为工资才来的人,只是看重企业的福利和待遇,并不是企业本身对他有吸引力,如果有一天公司出现困难,他们肯定会拍拍屁股走人,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公司已经不能再给予他们了。他们自然会到一个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质满足的企业,但绝不是现在的企业。
员工必须关心企业的发展,心忧企业兴衰,与企业一同成长。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是一个员工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员工的忧患意识更能决定企业的成败衰荣。
本杰明•鲁迪亚德曾经说过:“没有谁必须要成为富人或成为伟人,也没有谁必须要成为一个聪明人;但是,每一个人必须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我认为,在今天并不缺乏有才能的人,那些既有才能又能与组织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人,才是老板心中的最佳人选。只有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团队才会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作为一个员工,首先要有责任心、上进心,还要有对企业价值的认同,要有和企业一同发展的事业心,因此,你的责任感越高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责任感越强,就越有可能获得提升。把根深深地扎在企业的土壤里
张瑞敏在回忆他刚到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厂的情形时说:
我1984年12月去的这个厂。一年之内派去了四位领导,前三位都没能呆住。我这第四位也不愿意去,当时我是青岛家电公司副经理,我不去就再没人去了。欢迎我的是53份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到厂里就只有一条烂泥路,下雨必须要用绳子把鞋绑起来,不然就被烂泥拖走了。
我想,信心没有,创业就难,做事很难达到第一流。一听说要整顿,厂里人就搬出过去订的一人高的规章制度;我没让他们多订条文,只制订了13条,最主要的一条就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这些最基本的没有,其他更是空的。
可是有人说:“第四任领导(指张瑞敏)是败家子。”为什么呢?张瑞敏到厂后,经过大量市场调查分析,决定退出洗衣机市场而转产电冰箱,限定一个星期内处理掉过去的积压产品,腾出地方上新产品。厂里原来那些用不上的东西都减价处理给职工,让员工拣拣便宜,一些员工见状,不免嚷嚷:“这小子恐怕还不如前三任,厂里的东西都被他分光了,是个败家子。”
不管当时人们是怎样看待张瑞敏的,但事实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张瑞敏没有像前三任领导那样呆过一阵就走了,而是把根深深地扎了下来。他也没有把这个家败掉,相反,他把这个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更大更辉煌。我想,这是一种责任心和大局观所得到的回报吧。
惟有忧患意识才能永远长存
综观当今世界,企业间更新、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当一些著名大企业江河日下难挽颓势之时,一大批中小企业却如旭日初升光华显现。
每天都有新的公司创立,同样每天都有一些公司倒闭,更加明显的是企业的寿命越来越短,企业要想保持昔日辉煌越来越难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竞争是一场不进则退、永无止境的竞赛。
比尔•盖茨反复向员工强调:“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意在使员工保持创新的紧迫感。葛洛夫也有一句名言:“惟有忧患意识,才能永远长存”,并说英特尔公司一直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懈怠,“让对手永远跟着我们”。张瑞敏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危机意识,早已深入到海尔的每一个员工内心深处。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赋予这些企业一种创新的紧迫感和敏锐性,使企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能力。
我们的工作方式应随着社会形势不断变化,相应的我们的头脑也应该发生变化。如果你对这些变化不加理会并且自己也消极沉溺,那就很危险了。我们来看看松下幸之助是如何做的。
在松下公司还是无名小厂的时候,松下幸之助本人不得不亲自带着产品四处奔波推销。每次松下总要费尽唇舌,跟对方讨价还价,直到对方让步为止。
有一次,买主对松下幸之助的还价劲头钦佩不已,就向他讨教原因。松下幸之助微微一笑,扶了扶自己那副旧式黑框大眼镜,平静地说:“每次当我要脱口说‘我就便宜卖给你吧’时,脑际就会突然闪现一幅工厂景象。那是什么景象呢?那是正值盛夏、酷热蒸人的工厂尤如炽火烤着铁板,整座工厂宛如炙热的地狱一般令人汗如雨下,工厂中辛勤挥汗的从业人员的脸部表情。”就是这么一幅场景,时刻激励着松下幸之助不能懈怠,必须兢兢业业地工作。到了1960年时,松下公司已是日本乃至全球著名的大企业了,松下幸之助仍然保持着危机意识。
松下幸之助说过,五十多年来,他每天都是在连续的不安中度过的,虽然时时都处在不安与动摇中,但他却具有能抑制那不安与动摇的一面,克服它们,完成今天的工作,产生明天的新希望,从此找到生活的意义。他这五十多年就是这样度过的,如果他没有任何不安,说不定就没有今天的他和今天的公司了。
松下幸之助的一番心里话也许能让每一个员工领悟出其中的真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