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奖励的误区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八十年代末我刚到美国的时候,电信业远无今天发达,电子邮件当时在美国刚刚起步,而手机则毫无踪影。我搬进公寓的时候需要安装电话,当地的电话公司没有长途服务,就要求我选择一家全国性的长话公司作为我的长途电话服务商。当时可选的总共只有三家:AT&T,US Sprint,和 MCI。虽然AT&T的服务费用较其他两个公司要高一些,但因为它是老牌公司,质量和信誉都可靠,于是我就选了它。半年过去了,一切正常,我每月付费,它每月服务;一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我渐渐就不再去考虑长途电话公司的事。
突然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电话是MCI的客户经理打来的,她问我是否愿意选择MCI作长话公司。我说我AT&T用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转到MCI。她说如果你转过来,我们会免费赠送30美元给你打下个月的长途电话,而且不需要你做额外的事,只要在电话中同意就行了。我一听大喜,心想30美元够我打一个月的长途了,立刻就答应了下来。没想到过了两个星期,AT&T的客户经理给我打电话了。他说你能不能把长话公司转回AT&T,如果回来的话,我们会送你一张50美元的支票给你支付下个月的长途电话费。我一听太高兴了,问他等两个星期行不行,他说没问题,于是两星期后我又把长话公司转到了AT&T。但事情到这儿还没完。转到AT&T后三个星期,MCI又回来找我了,这次给我的奖励是70美元;而最后来自AT&T的举动则是先给我寄来一张100美元的支票,然后电话跟进让我转回去。那段时间我在AT&T和MCI之间跳来跳去,免费打了好几个月的长途电话。这是我第一次亲身体验到在自由竞争的商业社会中做消费者的好处,所谓“蚌鹤相争,渔翁得利”是也。
但是回过头来从电话公司的角度仔细想一想,他们一定做错了什么。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客户经理之所以这么卖劲地拉拢新顾客或拽回老顾客,一定是公司的考核标准和奖励制度的结果。也许公司只看每个月新增顾客的人数去奖励客户经理,而不管流失的客户数量。从消费者的角度,我之所以跳来跳去,是因为他们奖励的是我“跳”的行为。我原先在AT&T一呆就是一年多的时候,它对我不理不睬,而一旦我去了MCI,它立刻对我加以重视,并以重金奖励回去。因此,虽然他们破费破力想要得到的是顾客的忠诚,而奖励的却恰恰是顾客的“不忠”行为—而这才是他们最后得到的实际结果,与其初衷完全背道而驰。这些公司不知不觉地走进了奖励的误区。
这样的例子在管理中举不胜举。比如一个公司鼓励员工有创造性,敢于挑战权威,敢于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提建议的人、不拘一格尝试新方法而遭致失败的人不仅得不到表扬,而且还有可能被穿上小鞋,那么最后这个公司得到的一定是一群俯首帖耳、毫无创意的员工,与公司的愿望相悖。再比如一个公司提倡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承诺,但是工资和奖金结构完全建立在完成业绩的基础上,与员工在公司服务的年限无关,那么“承诺”就没有得到奖励。此外,当有员工去其他公司申请工作并得到高薪高职的offer时,公司为了挽留就给该员工加薪升职,而对那些平日表现优秀但没有出去找工作的员工不闻不问,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大家都出去找工作,然后拿了offer回来与公司讲条件。公司实际奖励的不是忠诚,而是离心离德的行为。再比如一个公司提倡系统严谨的绩效考核制度,管理人员仔细地给每一项目打分,但最后老板还是凭个人印象决定员工的奖金和加薪幅度,那么再好的考核制度以后都不可能再贯彻下去,绩效考核一定成为一纸空文,达不到任何效果。在所有这些例子里,公司提倡的鼓吹的行为与它实际奖励的行为相脱节,从而走入了奖励的误区。
我个人感受最深的陷入奖励误区的事件发生在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香港的大学那时开始采用类似美国大学的tenure制度,即终身教授制度。但要得到tenure很难,教授不仅要发表大量的研究成果,而且要达到相当高的教学水准,因此我们系一共只有三个终身教授。年轻的教师们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希望自己在这两方面都有建树,从而能够拿到tenure。然而,有一天突然听说系里的某个老师得到了tenure,让所有的年轻教师大吃一惊。这个老师不仅研究成果平平,而且教学质量极差,属于不及格的范畴。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公开资料,所以大家十分不解,要求系领导给予解释。仔细分析之后,才发现原来该老师溜须拍马本事一流,用种种手段获得了三位终身教授的首肯,从而过了关。在这个事件里,真正奖励的是善于建立人际关系的本领,而不是学校本身提倡的科研教学双优的成绩。所得到的结果则是年轻教师士气的显著下降和他们对管理层的极度失望。不少优秀教师先后离开了学校,学校因此失去了其最宝贵的资源,增加了维持其竞争优势面对的挑战。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想丰收味道甜美的瓜,就得奖励有益于瓜生长的行为;而要想丰收颗粒饱满的豆,就要奖励促进豆成熟的举动。在提倡与实际的行动之间保持一致,才有可能避免事与愿违的结果,才能不出现以为种的是“瓜”,得到的却是“豆”的惊讶。
2005年9月
于美国西雅图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