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男人的性格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心灵常展示记忆的图像,但心灵也展示未来创造的图像。
——荣格
人们说,北京人调侃、天津人质朴、上海人精明、深圳人匆忙、西北人豪放、成都人悠闲等等,其实,这仅是一种地域文化的积淀,或者说,一个地域“类”的特征,而不是性格的范畴。
又有人说,性格是财富。
这无非是说,当一个人性格随和,善于与人沟通,善于把握对方心理、又善解人意等等,从而具有“亲和力”,减少了从政、经商、务农、治学中的不必要的磨擦,容易获得成功。
“个别”才美
那么,什么叫性格呢?
性格是一个人特定的心理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一个人的“人生经验”,包括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间接与直接的“经验”,构成了这个人对待客观世界的心理特征。而当他对客观世界做出反应时,就变成了他的行为体系。
初出茅庐的男人,对人热情大方,与人交往从不设防,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把世界看得十分美好,常按自己的“情绪”支配自己的行为。
而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后,知道了太阳也有“黑子”,鲜花也有凋谢的时候;漂亮不能当饭吃,爱情也要物质基础;为人也要“悠着点”,人生道路有陷阱等等。由此,成熟男人开始“设防”,其性格也变得“沉稳而坚定”。
有时在评价某一个人的时候会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无非是说,见多了、看多了、听多了,人生经历构筑了处世立身的“防波堤”,达到了处变不惊的境界。
我们又说,“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无非是说,某君性格已经“综合化”了,七色光都已“合成”为可见光了。
青年人,总是单纯的;儿童,总是天真的;山里人,总是质朴的;江湖上,总是义气的等等。为什么人们怀念儿童的天真,这是对“人之初”的向往。
人的性格形成,除了先天的遗传之外,更多的是后天的社会实践。人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或者说,人的短视与狭隘是一种本能。当社会生活出现某些巨变的时候,畸形的环境会造成畸形的性格。
鲁迅笔下有个“阿Q”,他是“争当奴隶”而又“不想当奴隶”的矛盾体。“阿Q性格”是什么,是“奴隶心理”并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安于现状
人生的依附可以使奴隶“苟活”,虽然活得并不开心。阿Q不仅“该割麦就割麦,该撑船就撑船”,他还在喝了二两“马尿水”之后,唱着“我执钢鞭将你打”,回到他的土谷祠中做梦去了。
——攀附权贵
阿Q总说自己姓赵,是赵太爷的本家。虽然挨了一顿打,虽然赵太爷说他不配姓赵。但阿Q说,“我祖上比你还阔”。更未所料及的,被名人赵太爷打了嘴巴的阿Q,也成了“名人”了。从此,阿Q在“未庄”真的“名声大噪”起来。
眼下也有如此之流:“我舅舅的表弟是部长”、“我爷爷的姨妈的儿子是将军”,“我与里根总统照过相;我与克林顿握过手”等等,就只差没被“打嘴巴”了。
——不屑同类
阿Q“上饶下骄”,欺软怕硬。王胡与小尼姑是阿Q最瞧不起的。“王胡算个什么东西”、“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
联想到“蛇头”、“人贩”、“菜霸”、“渔霸”,他们见到海关、公安、工商的态度与他们对“同类”的态度,可谓天壤之别。甚至不惜剥夺“同类”的生命和青春,以此填满自己血污的口袋。新“阿Q”同老“阿Q”比较,真的厉害了许多。
性格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
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的东北山区发现了“狼孩”。当人们把她重新“融入”社会的时候,发现她的思维及行为都已全面“狼化”——她用四肢行走,夜视能力强,听力特别好,能嗅到三里之外“鸡血”的味道,并能发出“嗷嗷”的狼嚎……尽管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当她十七岁时,智力还不如一个三岁的小孩。
由此,我想到:
——单亲家庭的孩子,为什么“内向”、“孤僻”?
——久闭国门而突然出国的孩子,为什么显得“懦弱”和“茫然”?
——穷家子女一旦进入城市,为什么胆小和自卑?
——蛮荒地带的“命案”,为什么“杀人”的理由竟如此简单:因为他“多看了我几眼”;
——离婚家庭,孩子为什么会受其他小孩的欺负?
——为什么毫无能力者的最大能力是“溜须拍马”?
——自认为有能力者为什么显得“横空出世”?“坎井”为什么只养青蛙而养不了鲨鱼?
——“暴发”了的穷人,为什么比早已暴发的富人更骄奢淫逸?
结论是:环境这玩意儿确实太重要了,教育这事业确实太重要了!
黄金性格
我们并不像“心理学”家把人的性格分为“感情型”、“意志型”、“疑虑型”;我们也不像病理学家把性格分为“胆质型”、“非胆质型”……我仅仅想说,什么样的性格可称为男人的“黄金性格”。
其一,性格应体现“善”。
“善”是一种伦理学的概念。但“善”是人格魅力的体现。
亚力士多德比一般美学家聪明。他说“美是一种善,善在美的背后,是美的本质”。
我们说:“临危不惧”和“勇于牺牲”的男人是可以信赖的;
我们常说,“乐施克己”、“赤胆忠诚”的男人具有安全感;
我们说,“富而不骄”、“贵而不奢”,具有“平常人平常心”的男人很有境界;
我们说,对母孝、对子慈、对友信的男人有人情味等等。
这种“黄金性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财产,因为“人格魅力”体现了“善”。不然,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以及莫泊桑的作品就不会成为人类的共同遗产。
不然,《诗经》的“为民而歌”、屈原的“上下求索”、专锗的“除暴安良”、杜甫的“愿得广厦千万间”,就不会成为千古绝唱。
其二,性格应体现才能。
古人说,“丈夫立世何所求,赤膊条条任去留”。我们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理想去追求。
中国知识分子历来就是“入世”的进取者。就连那些“归隐山林”或者“谈玄说道”者,也是“入世”的另一种表现。
修身,可看成培养德行与健全人格。这是“齐家”与“治国”的先决条件。齐家,可看成“发家致富”的尝试。凡事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从“零”做起。
一个“家”都治不好的男人,他能领导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省?
治国平天下,才是最后的政治理想。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不是每一个士兵都能当将军。
上述三项,除了“修身”属于“德行”之外,其余两项都讲人的“才能”。没有“能力”,何以“齐家”?没有“能力”,何谈“治国平天下”?
人品和人格,是通过才能去体现的。
心理学家吉尔福(J.P.GUiford)讲七条性格要素,除了“体格”、“品格”两条外,其余五条都是“才能”去体现的。
人的性格是一个“综合体”,才能更是一个“综合体”。
一个人素质高,取决于对外部事物的反应速度。“应变能力”是知识、记忆、判断三种能力的综合:
一个人素质高,取决于对“新知”的吸取与把握。抢占“商机制高点”的“开拓能力”,是知识、技能、技巧的综合;
一个人的素质高,取决于他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包括了“发现能力”、“联系能力”、“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些婚后女人,为什么常感丈夫乏味?男人乏味并不是女人已经“红杏出墙”,而是丈夫性格缺陷熄灭了情爱的火焰:
试想,一个优柔寡断、遇事不决又不敢承担责任的男人,还有什么魅力?
试想,一个为人吝啬、事事精于算计、对自己母亲都“抠门”的男人,还有什么味道?
试想,一个做事“半途而废”、胸无大志、成天“喝酒谈玄”的男人,还有什么吸引力?
试想,一个做事“心黑手黑”、“六亲不认”、“有奶便是娘”的男人,还有什么安全感?
试想,一个只会工作、不会娱乐、不会与自然对话,是一部疯狂运转的机器,还有什么情调?
试想,一个兴趣单调、说话木讷、不知幽默为何物的男人,还有什么格调?
试想,一个“欺软怕硬”、一遇困难就绕道走的男人,还有什么出息?
难怪,女人向男人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不要金山银山,我们要男人的“黄金性格”。
还是女人聪明。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