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在巨人肩膀上创第二品牌(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3)高级俱乐部。公司如果不能取得第一名或攀附第二名,便退而采用此策略,借助群体的声望和模糊数学的手法,打出入会限制严格的俱乐部式的高级团体牌子,强调自己是这一高级群体的一员,从而提高自己的地位形象。如可宣称自己是某某行业的三大公司之一,50家大公司之一,10家驰名商标之一等等。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宣布自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使消费者感到克莱斯勒和第一、第二一样都是知名轿车了,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蒙牛的比附定位策略是非常成功的,透过蒙牛的成功,可以折射出三个层面的思考。
思考一:比附定位策略有利于品牌的迅速成长,更适应品牌成长初期。蒙牛认识到,中国大部分奶制品企业采用的都是国际一流设备,生产水平不相上下,产品同质化。面对有极高潜力的市场和加入WTO后与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最紧迫的事莫过于搞好品牌建设,因而对于要创名牌的蒙牛来说,在创业初期使用这种策略是适宜的,可借伊利的名气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但当品牌成长到一点程度后,一般不适宜再用。蒙牛的品牌战略是“三步走”:第一步,做“内蒙古牛”;第二步,做“中国牛”;第三步,做“世界牛”。显然,蒙牛走完第一步后,不宜再采用同样的策略。
思考二:比附定位有利于避免受到攻击,防止失败。蒙牛采用比附定位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保护自己。蒙牛刚启动市场时只有1300多万元,在伊利、草原兴发这两个资本大鳄面前显得非常弱小,从竞争层面上看,兴发和伊利联手干掉蒙牛,是完全可能的。即使伊利只跺跺脚,蒙牛也可能东倒西歪,而事实上也出现过蒙牛的奶车被拦截的事情。蒙牛名为伊利和兴发免费做广告,实为自己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壮大了自身,防止了两败俱伤。而且蒙牛有一句口号:提倡全民喝奶,但你不一定喝蒙牛奶,只要你喝奶就行。蒙牛明白,只有把这个行业的市场做大了,大家才都有饭吃。伊利和兴发看到蒙牛如此“大度”,不仅为自己,还为别人,又怎能忍心去“扼杀”它呢?如果蒙牛只顾自己的广告轰炸,则完全有可能遇到更多刁难甚至重创。
思考三:比附定位策略并非真正的谦虚,体现了实在风格。蒙牛将“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打在产品包装上,给人一种谦虚的印象,并非是纯粹的营销策略,而是蒙牛的缔造者牛根生的“感情用事”。牛根生在伊利干了16年,从一个刷瓶子的小工干到伊利副总的位置,完全是伊利一手栽培的结果。提起伊利总裁郑俊怀,牛根生言必称“领导”,牛根生是感恩的,不管他和郑俊怀之间有什么恩怨,牛根生都对郑俊怀、对伊利怀着一股感激之情,在牛根生看来,伊利仍是蒙牛的榜样,应该向它学习;而事实上,从蒙牛的实际情况来看,也应该是这样。正如牛根生自己说:“蒙牛要和伊利竞争?我们不配!”所以,蒙牛是现实的,真实的,蒙牛的比附定位策略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谦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