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1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们的父母常犯的错误便是当着孩子夸奖他的同伴,这种“赞美他人”的结果,除了引起孩子的反感外,还会激发孩子的嫉妒心。不再把伙伴带回家,或不跟他们的朋友好。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正确评价别人、赞美别人,这是开阔孩子的胸襟,激发孩子上进心的有效途径。
当孩子回来赞扬他的同伴时,他的心是健康明朗的,父母应当热情对他的评价给予鼓励,使他明白这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有道是:“经常赞扬别人,从别人那里得到赞扬也特别多。”而在赞扬声中成长的孩子,总是比较自信、乐观、豁达。
对失败的恐惧心理
任何人面对问题时,心中都希望得到成功,但同时又怀着对失败的恐惧。而凡事积极的人追求成绩的意愿远胜过对失败的恐惧,他们敢于面对问题的挑战而奋斗不懈。
缺乏主动性的孩子,除了追求成功的意愿较弱外,更糟的是,对失败的不安感过于强烈。虽然心中想着:“我真想尝试看看,如果顺利成功,就可以得到父母的夸奖,那将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当此念头一出现,马上又想着:“万一失败了一定会挨骂,反正我做的事从来没有成功过……”还没动手就已经认输,当然尝试的欲望就会萎缩起来,因而始终裹足不前。
当孩子畏缩的心理出现后,就不愿向新事物挑战,为了避免失败,将会越来越消极,这就是所谓的“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即使被他人强迫或催促做事时,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所想的只是如何避免遭遇失败。
积极主动的孩子,为了追求成功,将尽力避免失败;而被动的孩子,避免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不愿挨骂,二者的基本动机有差异。因此,只要被动的孩子,每次总想着:“没有办法,只有姑且一试,但是不知有没有不必尝到失败滋味的方法呢?”还没做即想避免失败,所立下的目标,将会低于能力水准。
设下与本人能力差距过大的理想时,无论太高或是太低,都会从失败中产生保护自己的想法,而不会具有认真积极的意志,能力无法获得伸展,也就无从体会“成就感”的滋味了。同时,失败逐渐累积的结果,将会对失败怀有更强烈的恐惧感,因而陷入消极的循环中,仿佛一场永不停止的梦魇,困扰终生。
父母应该采取何种做法,孩子才不会对失败深怀恐惧呢?
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可体会“挫折感”,因为幼儿尚没有判断成功与失败的能力。“挫折感”的获得,主要来自于周围人们的反应,亦即受到赞美夸奖就是“成功”,而被指责嘲笑则是“失败”。
尤其幼儿的心理都极其单纯,受到赞赏时,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而挨骂时,就会灰心失望,难过到了极点。例如,当孩子玩折纸游戏时,若父母对他说:“折得真像,真聪明啊!”孩子就会高兴得连折许多个;反之,如果对他说:“折得四不像,丑死了。”或是:“为什么这么简单都折不好呢?”孩子将因为被责骂和被瞧不起而产生“我不折了”的想法。